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纨绔公子txt > 第98部分(第1页)

第98部分(第1页)

她把儿子拉到一旁跟他小声说道:“凛儿,你明日可得上朝参政了,陛下在朝会上都点了你几次了,明日我在这里看护怜卿,你别担心,过一段时间事情就会淡下来的。  ”说完她又转过身去跟儿媳妇安慰了几句。

长孙凛叹了一口气,说实话他也开始有些心灰意懒的。  以他的性格而言,似乎更适合于做一个商人,当然不是军火商和投机商。  他知道政治的背后必然有许许多多的残酷和血腥,但一件事情的必然性并不能说明它的合理性。  不可能说历史上都是这样的,那么他就得认可和同意,不然人类这一千多年地文明进步就白费了,更何况这件事情导致地结果就是他心爱的女人成了现在地这般模样。

然而令他更痛苦的是,他必须改变思维中现代人的人道思想,因为如果他要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自己的家人,甚至要与一国之君抗衡,那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比对方更狠,更强。

窦凤拍了拍儿子,对他说道:“善婷到咱家来了,你出去招呼她。  这会儿怜卿的情况也好一些了,娘在这边照看着,你不要担心,快去……”

长孙凛回头望了妻子一眼,见她已经渐渐回复些生气,正在抱着女儿逗着她玩,他走过去和她说了几句话,然后也不顾母亲在一旁看着,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吻,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

长孙府正堂前的庭院已是*光明媚,晴日映照着池塘,碧绿澄鲜。  *光徘徊在庭院里,蝴蝶儿也在繁花丛中飞舞忙乱。

几个年轻人正围在一块席地而坐,除了方善婷和慕容无双两位客人以外,长孙兄弟,长孙凝和杜罗子也都在此接待客人。  下人不断地送上新鲜的瓜果和小吃,还有侍女在一旁服侍蒸茶。

难得家里集中了那么多同样年龄的人,所以在长孙况兴致勃勃的提议下,经过大家的同意,便在这阳光灿烂的庭院里举行诗会。  若是往常的话,说不定无双会反对并且提出其他她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然而她却是一直默默无语,心不在焉。

同样心不在焉的还有方善婷,自坐上了来长孙府的马车时,她便是心情慌张不已。  这可是她第一次到长孙府上拜访,而且是以未婚媳妇的身份,因此不免有媳妇见公婆的紧张。  更何况此次上门她也许还能见见先自己入门的怜卿姐姐和夫君的第一个女儿,这更是让她心情激动难平。

只是来到长孙府后,婆婆和大伯二伯都热情来迎接了,然而那正主儿却是迟迟没有出现。  听说是因为怜卿生病的缘故,善婷本来也想去看望,可是却是开不了口。  毕竟她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所以也就一直陪着他们在这里吟诗作乐。

长孙况拿来了一沓熏满西域罗香的奥陆纸,然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他自己也是兴致勃勃而殷殷切切地递了一张给坐在身旁的慕容无双,见她频频四下张望,便笑着说道:“无双,你若是想在这庭院里走走,待会儿我陪你一块看看。  ”

无双恍惚地点了点头,她接过那张纸,香气顿时扑鼻而来,便小声地赞了一句:“这纸的味道好香啊……”

“这纸是在长安西市从胡人的手中买来的……”

长孙况笑着解释道,然而这是长孙凛却是迈着快步走到了庭院,顿时在场至少有两个人的心是剧烈跳动的,善婷更是突然笑容绽放,宛若一朵花儿似的。  只是现在周围都是眼睛看着,她也不好意思主动上前去。

“三弟,快来,就等你一个人了……”长孙冲见到老三便招呼道,顺便往罗子身边挤一挤,以便腾出空间让长孙凛和善婷挨在一起。

长孙凛见状便走过去席地坐了下来,对着慕容无双颔首示意,在他看来对方是家里的客人,所以得先打声招呼,而无双也是咬着下唇望了他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便把视线撇过了一边。

然后他便拉着善婷的手,见她粉脸被阳光照得红扑扑地,便笑着问了一句:“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吗?”

“恩,不要紧,我听罗子姐姐说怜卿病了,待会儿我能过去看看她吗?”善婷小小声声地说道,因为两人的距离靠得比较进,所以她也渐渐偎依在他身边。

大唐万象 166。李泰再访

166。李泰再访

魏王李泰最近可是有些郁闷不耐。  一直以来,他都对大哥李承乾不满,更不服气,久存与之一争高低的决心。  然而尽管父皇一直对大哥不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要改立太子或者真正地疏远他,甚至有时还命东宫代掌国务。

尽管他自己开设了文学馆,而且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但现在看来,要办成这样的大事,光靠做那些玩嘴皮子、整天价掉书袋的穷酸儒生是不济于事的。  门客心腹是得养,但要养那些身怀绝技,杀人不眨眼,取人命如探囊取物的有用之士。

因此,他与他的门客已经着手在暗地里招兵买马,笼络心腹死党。  李承乾擅募长安恶少及四方骁勇达二千多人,李泰则倾心搜罗和结交那些杀人纵火的在逃犯以及长安附近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采花大盗和土匪流氓,以各种身份分散藏匿与长安市上,给予极为优厚的待遇,以备使用。

于此同时,他的一个幕僚萧建则给他点出了魏王府最大的弱势,那就是李泰在朝廷上的势力太过薄弱,欲成大事,则必须暗结朝廷重臣。  这个李泰自然是很清楚的,否则他之前也不会放下自己的架子,到长孙府上与长孙凛交好。  可是这一招并没有十分奏效,那厮却是不识抬举,竟然不给他堂堂魏王一点台阶下。

然而李泰和自己的手下多次协商,反来复去地历数朝廷里的几位重臣。  像魏征王珪这类地直臣他们就不用想了。  要是刻意与他们交好反倒还有可能被弹劾;而像房玄龄萧瑀这样的老传统的臣子,他们通常都会支持太子,是很难拉拢过来的。  最终,他们还是把目光盯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认为也只有他才能在太子之位上说得上话。  而东宫似乎与长孙家有那么一点微妙的间隙。

尽管三个嫡子中,这位国舅与小九亲密,但是李泰是完全不把雉奴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  围绕着争宠立储,兄弟之间只能形成两个阵营。  那个平日里胆小怕事的小九根本不可能在此列。

然而长孙无忌可不是那么好容易就拉拢过来地,平日里他都是比较小心谨慎,不曾对太子之事表过态。  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

“魏王殿下,何不再试一试笼络长孙家的三公子?此人近两年来在朝中地地位是节节攀升,从原来的一个纨绔公子成为了可以参朝的五品大臣。  而且其手握部分军权,最近还因江南瘟疫之事而立了大功,被陛下赐予金书铁劵。  而且据称这位长孙府长房的幺儿甚受老太君和长孙夫人的喜爱。  如此以来,不仅可以拉拢长孙凛这位朝廷新贵,更可以影响到尊舅长孙无忌的想法。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萧建在一旁分析道。

李泰望了他一眼,然后叹了一口气,心有怨气地说出了之前他在长孙府上吃了长孙凛闭门羹之事。  最后还一脸忿忿地说道:“当时这家伙还没在江南立功,就已经如此嚣张了,这会儿恐怕眼睛都长在额头上了。  哪还能把我这个魏王放在眼里。  ”

萧建闻言便劝说道:“魏王殿下,所谓做大事不拘小节。  当年刘备还三顾茅庐请诸葛出山,这长孙凛虽然不类于诸葛亮,但他在改立储君上能起着甚大的作用。  先不对长孙阁老信任有加,就看看陛下近来对长孙凛地恩宠态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他有特殊的亲近。  长孙凛本来就有功在身。  这样一来,其在群臣的威望便会迎风徒增,如此看来陛下对他是刻意栽培为下一代的辅国之臣。

殿下若是能够不计前嫌,放下姿态与其修好,那么易储之事则就更易办成,毕竟无论哪朝的皇帝都不会选一位与自己储君有间隙的臣子来辅佐储君。  待日后殿下登上九五宝座,再来算清以往的恩怨也不太迟。  ”

“本王也并非不想那样做,只是长孙凛那家伙的态度是十分强硬,恐怕是很难笼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