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底层官员的背景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陆金华是刘克服此行的一个重点。这位老板近几年摊子越铺越大,除了早先在岭兜的那家水泥厂,还办了一家水电厂和石材厂,占了大片山地,厂区规模很大。这人不只在本县投资,在市区也办了企业,实力日渐雄厚。陆金华是重点外商,本市本县搞经贸活动,他这样的人自然应当是座上宾,主方一定要请,他也自当欣然光临。所以齐副县长到港第二天,就带着刘克服等人跑到香港北角,专程到陆的公司总部登门拜访、相邀。陆金华却含糊其辞,不明确答复是否应邀参会。待到送行吃饭时,刘克服再三邀请,他还不明确表态。为什么会这样?刘克服心里有数。

此刻陆老板正与县里洽谈一个项目,拟在县城附近建一片厂房,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运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生产的新型运动健身器材具有高科技含量,将尽数出口外销。县里对他这个项目很重视,全力支持,打算把城北一片山地给他,他却看中城西区域,提出要一块俗称“苍蝇巷”的地块。双方没有谈拢。

本县旧日有民谣,称“北门金,南门银,东门牛屎,西门苍蝇”,说的是县城各个角落的特点和地位,其中西部最差。这一带地势较高,位居城乡边缘,与乡村农田相接,早先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巷两边是平房,后边是田原,周围遍布大粪坑和猪圈,苍蝇最多,所以有“苍蝇巷”之芳名。改革开放之初,县城城区扩展,苍蝇巷被列入改造,确定划为乡镇企业区,当年费了很大力气,填了粪坑,迁了猪圈,修路拉电,办起了一些小作坊小工厂,曾经热烈一时,若干年后又陷衰败,因为规划不当和其他多种因素没能发展起来。如今苍蝇巷一带基础设施残缺破旧,企业多不景气,到处污水横流,依旧满眼苍蝇。港商陆老板偏偏喜欢苍蝇,要把他的现代运动健身器械基地建在这里,认为昔日苍蝇巷有望发展起来,可以变成一个黄金圈。

陆老板慧眼独具,别人只看到满天害虫,他却看到满地贵重。让他在苍蝇巷投资办厂,创造出一个黄金圈有何不好?城西一带眼下非常破败,小工厂小作坊倒的倒散的散,只剩几家手工业小纸制品厂还在开工,生产销售的主要产品是黄裱纸,以及城乡居民出殡上坟的各类用品,包括纸钱。这里有一种纸钱模仿美元样式,币面面额巨大,数以亿计,发行者号称“冥国银行”,俨然已成阎罗王的金融寡头,实际没有几个GDP。让陆老板在苍蝇巷化腐朽为神奇,把供奉鬼魂的黄裱纸烧成本县人民的黄金圈,看起来好处很多,为什么不呢?县里却再三说服,婉言相劝,多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旧民谣有道理,城北地点最好,真正的黄金地,建议陆老板按照原先安排,把厂子办到城北去。这里边有个原因:陆老板之前,县里已经答应把苍蝇巷给另一客商开发改造。陆老板不幸晚踩一步,人家已经占了先机。 。 想看书来

仕途升迁 第一部分(4)

陆老板非常执著,无论怎么解释,主意不改,只要那堆苍蝇,其他地方免谈。这就跟年轻人找老婆一般,情人眼里出西施,看中谁只要谁,拿谁换都不行,老爹老娘谁讲都不听。事情谈不妥,老板有意见,县里请他回来出席5·18招商会议,他不哼不哈。旅港同乡会为刘克服一行送别,他迟到早退,说是碰到麻烦事,其实事出有因,旨在表达不满。

他却给刘克服送了钱,表明意见归意见,交情归交情。四万港币不是巨款,也不算太少,刘克服一个小局长,不能盼望太多。刘克服一行往港联络招商之前,恰县里久旱无雨,山区一带旱情相当严重,旅港同乡会组织赈灾募捐,慰问灾农,陆老板也认了捐,出两万聊表心意。相比而言,显然陆老板对刘局长比灾农心意更足一些。这笔钱除了陆老板刘局长你知我知,只有电梯稍微看到一点。以当时情况分析,不至于暗藏杀机,本款基本安全。

刘克服回到县里,隔天就找领导汇报。不巧副县长齐成到省里开会,要求刘克服直接找县委书记方文章报告。方书记是老大,说一不二,脾气不小,不好对付,小局长个个都怕,此刻事到临头,不上也得上,刘克服硬着头皮去找,果然出师不利。方文章一听陆金华没有请下来,张嘴就批。

“这点事也办不了,你们去干什么?香港很好玩?”

刘克服强调一行人谁都没玩,除了坐车就是办事。

“办成这样还嘴硬?”

刘克服不吭声了。

方文章也对陆老板不满,说陆金华喜欢苍蝇,总要讲点道理。如果可以办,哪怕已经卖给别家了,县里也会想办法把地赎回来,转给他陆老板投资办厂,打造黄金圈。问题是不可以,这事没法办。

刘克服说:“我看他很固执。如果不给,可能会走人。”

“你这个外经局长怎么当的?”方文章批,“他要走人,撤你,你们一块走。”

刘克服请示:“能不能让我跟林渠他们商量商量?”

方文章眼睛一瞪:“你嫌自己麻烦少,还是嫌林渠麻烦少?”

刘克服不再说话。

方文章要求刘克服不放松,继续做工作。首先必须保证陆金华回来参加招商会,接着还要把陆金华这个项目争取下来,不能放过。

还没说完,他办公桌上的座机响铃。方文章抓起话筒,片刻间神情语音完全变了,不再像训斥刘克服那样满嘴喷火。

“是我。领导啊,有什么交代?”他问对方。

刘克服站直,这时挺为难。方书记还没发话,他不能离开。但是站在这里听领导打电话似乎也不合适。

“那个地方啊,”方文章对着电话笑,“老名叫苍蝇巷,一地破烂。”

他突然意识到屋里还有个人,于是抬手,指着刘克服,再指指门口。刘克服明白了,领导这是让他出去,人家有要事跟电话说,谢绝旁听。刘克服赶紧走出书记办公室,把门小心掩上。

他没离开,站在走廊外等候。除了因为书记没有发话,不好擅自逃遁,他心里也有些好奇,在屋里听了领导只言片语,知道书记突然接到的这个电话似乎跟苍蝇巷有关,以方文章的口气推想,来电话的人职位显然比县委书记更高。这是个谁?怎么也关心起苍蝇巷了?刘克服不禁猜想。

方文章这个电话足打了二十分钟。刘克服守在外头没有离开,期间有几个人过来探头探脑,都是刘克服一类县直机关中层官员。他们问刘克服方书记在吗?刘克服告诉他们书记在里边打电话,想见领导请排队,按先来后到为原则,请排于刘克服之后。那几个人比较计较,不甘排名在后,均掉头离开。

仕途升迁 第一部分(5)

然后方文章打开房门,喊了一声:“小刘!”

看到刘克服还在,没有变成苍蝇上天翱翔,他表示满意。

“你还有点脑子。”他说,“事情没完。”

他对刘克服发布指令,口气完全变了。

“你找林渠商量一下陆老板这个事。”他说,“告诉他是我让你去的。”

刘克服大觉意外:“方书记有什么具体要求?”

不做明确指示,就是让刘克服先商量,深入探讨,然后酌情研定。

于是刘克服找林渠。当时林渠恰在苍蝇巷办公,让刘克服过去见面。刘克服坐上局里的普桑,立刻赶去。

此刻林渠在县民政局当局长,与刘克服为县直机关同僚。当年岭兜移民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林渠受处分被撤了书记,事过将近一年才被重新启用,安排到民政局去。民政局掌握着不少人的财物资源,在机关比较热门,显然林渠还是很得方文章看重。相比之下,刘克服从乡书记调来外经局就显得差了,不如林渠。民政局有实权,自有一幢办公大楼,地点在县城新华大街上,里外装修都很好,林大局长不在自己的办公室坐着,跑到苍蝇巷那种破地方办公去了,为什么呢?有些特殊原因。

原来苍蝇巷有大片地盘是林渠的,准确说是归县民政局管辖。早年间苍蝇巷被辟为乡镇企业区时,当时的民政局长有远见,在这里插上一脚,占一块地盘,建了两家工厂,分别生产纸质和木质用品。生产木质用品的叫民政木制品厂,说法比较文雅,实际就是棺材铺,根据需要为各种死者打造棺材。后来因为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棺材需求锐减,木制品厂不再做棺材,改做骨灰盒,以及相关丧葬用品,以满足各类死者需要。民政局下属另一家企业生产纸质用品,叫民政纸箱厂,是一家福利性质企业,主要安排本县残疾人员就业。因纸箱包装行业竞争厉害,残疾人企业比不过健全人,该厂后来转产,虽然还叫民政纸箱厂,却不再生产纸箱,改产花圈、黄裱纸等纸品,同时大量印制纸钱。类似产品的竞争也很激烈,该厂依靠政策扶持,勉强维持。近些年,苍蝇巷一带小作坊小企业多因产品销路困难停产,民政这两家厂子始终坚持生产,他们的员工工资很低,产品也有销路,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人死了都要治丧,用得着骨灰盒黄裱纸以及花圈纸钱种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