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长姐如母后半句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大亏。

张先生的本事不能小瞧,不然也不能将丈夫笼在手里,三年无所出也没有纳妾,丈夫去世后还能从那深宅大院里全身而退,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釉姐儿知道这些东西自己以前没条件接触,可却关乎自己后半生的生活,所以很是感谢张先生,学的也相当认真,可沈悦刚开始还有点兴趣后头就开始嫌烦,整日家吊儿郎当的。

张先生也不说什么,她只是凭着本心做事,可这么些年的生活早就将她的心磨砺的异常坚硬,没有多少同情心,既然拉不到真路上的人她也不会再费心思。

釉姐儿也看明白了张先生的意思,可她和沈悦从小一起长大,如今又是自己的小姑子,当然不忍心看她日后吃亏,但也知道沈悦是小孩子心性,脾气也犟,一些话要慢慢说,省的她越发听不进去。

其实沈悦也不傻,她只是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单纯以至于她不明白张先生讲的这些东西和她有什么关系,对后宅的手段只觉得万分厌恶,没有一丝认同感。

釉姐儿也只能从这方面入手,给沈悦有意无意的说些庆城大家族里的阴私,嫡妻和妾之间的明争暗斗,只当讲故事一般的说出来,沈悦开始听的很起劲,后来就开始思考,悄悄的问堂姐妹这些事的真实性,后头知道这事情都是真实的后,好一段时间脸色都不好。

釉姐儿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残忍,将一个孩子童话般的世界打破,告诉她这个世界很黑暗很丑陋,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对沈悦来说起初定然很难接受,但这总比她日后亲自经历后醒悟要来的强。

沈张氏也知道釉姐儿的打算,虽然心疼女儿可她也知道这是为了孩子好,她以前娇养着沈悦不过是想着将她嫁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自己护着也不会吃什么亏,就算天真一辈子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如今孩子注定是要嫁到大户人家去,那些家里门道规矩多,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这些年就算没见过,但听到的也不少,她也知道沈悦的这性子嫁进去要是没人护着恐怕会被欺负骨头都不剩。

这些事情她也不是想不到,但看着女儿天真的笑颜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如今釉姐儿替她做了,她只是感到松了口气,心里也清楚釉姐儿这是真心的替沈悦考虑,自己也不能拖了孩子的后腿。

索性也叫了沈悦道跟前,一番话下来,可算是下了一记猛药,就算之前沈悦对釉姐儿和张先生的话排斥可同样的话从自己最信任的娘亲口中说出来,她是再也没办法自欺欺人了,抱着沈张氏狠狠的哭了一场后,就老老实实的去赵家学习了。

釉姐儿看到沈悦苍白的笑脸,虽然还是同以前一样笑着,但终归是不一样了,心里有些难过,但又有些欣慰。

沈悦如今也知道釉姐儿对自己是真的好,对自己前段日子的表现很是羞愧,扭扭捏捏的道了歉,釉姐儿觉得很是好笑,送了她一套新春装,两人就又好的跟一个人一样了。

张先生也知道釉姐儿的打算,但什么都没说,如今见沈悦又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默默的点了点头,暗道“还没算傻透顶,好歹还有救,既如此以后也就好好教教,日后如何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釉姐儿除了跟着张先生学习外,更多的注意则放在了修建新宅子上,本来釉姐儿并不着急,可沈老大却是打算一开春就开始动工,争取一个月休整好,三四月时自己正好可以出去跑一趟江南。

釉姐儿对此也没意见,索性两家一起开始,也省的再麻烦一次,虽说还在孝期,但新宅子离家也很远,倒没有多少影响,而且釉姐儿也不觉得自己一天吃糠咽菜就是对爹娘守孝了,对她来说只有姐弟几个过的好,才是对爹娘最大的安慰。

这次动工请的还是之前的那个班子,因为修阅书阁让他们出了一次风头,打出了名气,所以他们也乐意买赵家一个面子,知道赵家和沈家要修宅子,立马派出两队老手过来,规矩还是老规矩。釉姐儿对此很是满意。

第六十六章 新家设想

这次因为两家买下了一座山,木材什么的倒是不缺,沈家要把地开出来种棉花,所以树什么的都是要砍掉的,雇了镇上的劳力,半个月时间砍下的树,完全够两家用了,就连做家具的木材也是尽够了。

釉姐儿他们也砍了一些树,但主要还是用着沈家的木材,她们的山是阴面,也不能种东西,好在山上有好些菌菇和野果子,树木也很茂盛,李军他们闲了上山还能猎到一些野味。

所以釉姐儿只是将半坡的一片树砍下来种了一些果树,山上其余的东西都没有动,之前李军他们在山上找了几株极品兰花,这次釉姐儿跟着上了趟山,没曾想这山可真是个宝库,除了药材外,釉姐儿竟然发现了好些珍贵的植物,这让釉姐儿很是满意。

本来都是熟手的工匠,再加上赵家一应材料也都准备便利,大家上手很快,这次的负责人还是张贵,他也算也赵家打过交道的,这家里几个孩子你别看年龄不大,可各个都是人中龙凤,不敢小瞧。

抱着这样的心思,两处相处起来很是和谐,釉姐儿对张贵也很是满意。自打算在后山修宅子后,釉姐儿和泽哥儿几个将那处的地形仔仔细细的查探了一番。

此处虽然在山麓可这山上草木茂盛,树木高大万不会出现山洪之类的灾害,当初学堂之所以建在此处也是就是因为此处环境宜人,而且很是清幽。

在学堂背后三里之外有一条自山上流下的一汪溪流,很是清冽,这处地也颇为平整,约莫有四五亩的样子,背后靠着学堂前面一条路则通向镇子,交通倒也便利。

而这块地地势也高,斜刺里有一条小路往下不远处就是阅书阁,要是在此处建了庭院,一眼就能望见那阅书阁的全貌,瞩目远眺的话连不远处那两层高的绣坊也能尽收眼底,视野颇为开阔。

头顶处就是茂密的树林,各色高大灌木丛生,恰恰将此处给巧妙的围了起来,左侧不远就是釉姐儿让人移栽过来的果园,一抬头恰好能看到上面的一大片桃林,想必等到春日里那满眼芳菲定是美不胜收。

对于这块宝地釉姐儿姐弟自是十分满意,就是后面来把关的沈老大和张贵等人也是看直了眼,竟没想到小小的赵洼竟有如此美丽的地方。

找妥地方后自是开始动工,釉姐儿这次也不例外的收到了李采薇的大礼—一份图纸,对于李采薇在建筑上的大才釉姐儿还是很信服的,和泽哥儿几个叫了工匠联系自家那块地的实际情况将图纸做了大体上的修改后,釉姐儿便很是满意的放了手,将事情全部交与泽哥儿和李军两人。

釉姐儿打算建一座三进的大宅子,后面带一个大大的花园,宅子四周种上柳树杨树等,斜面的山坡上开一道小路,铺上石子,从后花园的小门内出来就能走到山坡的果园中,在上面建一座亭子,饭后也可在这果园中歇歇,岂不快哉。

有了计划动起工来就快了许多,自那日沈老大见了釉姐儿家的那块宝地后就心痒不以,自家的如今的这座宅子是沈家的祖宅,当年这座宅子倒也修的气派,可到底是行商之家总有股小家子气。

后面又因着沈家族人增多,一个家就被拆分的七零八落,这家隔出去一块,那家分得一座,到如今沈家走的走,卖的卖,昔日的沈宅也就剩下沈老大住的这一座宅子了。

嫡支的老二老三家也早就变卖了分得的宅子跑到了庆城发展,这样一来剩下的老宅就有些不伦不类,一点也不似别人家的宅子般规整,狭长的一道,就算要想休整也不大好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