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长姐如母后半句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礼时会去公主府观礼,这对李采薇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她绝对想不到釉姐儿做这套衣服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相信等她回来时这件事情也就进展的差不多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李采薇兴冲冲的赶回庆城,收拾妥当后也不多做停留第二天就起程去了赵洼镇。

蕙姐儿当家后第一次招待客人,所以她今天看起来有些紧张,带着李妈妈忙里忙外,茶水、点心、菜单还有礼物蕙姐儿检查了好几遍。

珊姐儿今天是所有人中最兴奋的一个,因为她马上就可以跟着她的师傅去学习,为了给李采薇留下好印象珊姐儿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打扮自己,因为她们还在孝期所以不能穿艳丽的颜色,所以看着自己一柜子的素色衣服珊姐儿很是郁卒,最后还是釉姐儿实在看不下去,帮她选了套前几日新作的绿裙子,梳了一个略显成熟的发型,才让她满意。

等李采薇一行人到时还不到中午,这次也是五辆马车,不过赵家姐妹显然已经淡定了,很是自然的迎上李采薇,丫鬟又从车里扶下一位三四十岁的夫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衣服也很是得体大方,她看到釉姐儿很是自然地打了招呼,釉姐儿看了眼李采薇就猜到这位夫人想必就是女先生了,也不拖大,赶忙带了妹妹上前问好,留下李妈妈和三位绣娘招待后面的人。

李采薇一进赵家就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釉姐儿这段时间不是很忙,所以在蕙姐儿的提议下两人很是热忱的将家里改造了一番,沈家的车马行自然帮到了大忙,如今家里的摆件家具等都很是雅致,釉姐儿对改造一个小小的院子很是得心印手,在蕙姐儿的帮助下,这个家变得很是温馨典雅。

如今到了春天院子里的花草抽出新芽,使整个赵家看起来焕发着一种别样的生机,正屋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压抑阴沉的气氛,家具都换了新的,两边各是一溜的梨木雕花椅,旁边的桌上各色精致美味的点心摆放在粉底印花的碟子里,看着让人食指大动。主位上放着一张软榻垫子和引枕都是釉姐儿和三位绣娘亲手绣制的,青底绣着暗花很是清贵典雅,小几上摆着两个彩釉花瓶里面错落有致的插着说不出名字的鲜花别有一番意境。墙上是赵父身前所做的字画,正中是赵家家训大气磅礴的字很是多人眼目。整个房间摆设很是简单大方,虽不贵重但别有一番意境。

张夫人来之前并没有对这小小的乡绅之家抱太大的希望,她只是想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来了却残生,大宅门中的勾心斗角她已经忍受了半辈子,所以她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所以听到那位的请求时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今日的所见让她对自己的学生家产生了很大的好感,别的不说,从家里的细节来看这是一个很有教养而且很清贵的家庭,这就够了,相信她的下半生会在这里过的很好。

众人分主次落座后,秋娘马上上了茶退下,李采薇和张夫人端起茶后抿了一口皆露出惊喜的表情。两人都是懂茶的人,自然尝出这茶的特别之处,茶叶虽是普通的龙井可这水确实今年的雪水,并且是用特别的方法保存下来的,味道清冽,泡茶人的手法更是老道,硬是将七分的茶泡出十分的味道。

要说刚才张夫人是满意的话这会就真真的是惊喜了,实在是没想到在这个小乡村中竟还能养出一位这样出众的闺秀,真是难得。

釉姐儿进来后一直观察着这位夫人,看她举止大方庄重,礼仪规矩得体,坐姿行走优雅甚至挑不出一丝错。釉姐儿就知道这位夫人不是普通人,反正在庆城的大家妇中几乎都找不出一位比这个夫人礼仪更好的人了。

釉姐儿想到这里更是满意,忙朝李采薇露出一个感激的笑,李采薇自然知道釉姐儿这个表情的原因,她挑了挑眉很是玩味的挑挑眉,釉姐儿不知道李采薇是什么意思也没放在心上。

李采薇也没多说什么,寒暄几句就将张夫人介绍给众人,她只是很简单的介绍这位夫人夫家姓张,今后就是赵家姐妹的先生,负责教授她们礼仪和知识。釉姐儿虽然好奇但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好当面问,忙将自家的几位妹妹向张夫人一一介绍,大家互相行礼后,张夫人又问了一些类似读了什么书,多大了之类的问题。知道李采薇她们有事情相商略座了一会便言道自己坐车太久有些困乏便起身告辞。

釉姐儿忙对蕙姐儿示意,蕙姐儿亲自起身将张夫人领到前两日亲自为其布置的房间里,就是恩哥以前的屋子。鉴于家里住房越来越紧张的原因,釉姐儿将正屋改造了一番,以后泽哥儿就住在正屋里,恩哥儿住在泽哥儿的房间里,空出的房间给新来的先生住。

屋子里一应物品都是新置办的,很是干净体面,张夫人表示满意,她带来的两个箱子已经抬进来了,蕙姐儿很是体贴的留下素心帮着张先生整理归置后便告辞了。

第四十二章 十个绣娘

这头等张夫人出了门,釉姐儿便迫不及待的询问起这位女先生的为人,李采薇斜睨了眼干着急的釉姐儿,抿了口茶卖关子道“这人的事情我可不清楚,你实在是问错人了。”

釉姐儿看她一脸促狭的样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起那人也不禁红了脸,李采薇见釉姐儿害羞又打趣了一番,才说起正事。

这张夫人在京城也算是有点来头了,她原是宫中的女官,在皇后面前也颇有脸面,可是后来看上了当年的探花郎。

这个探花郎虽是个穷书生,可却长的一表人才,内有乾坤颇得圣上赏识,少女情怀总是诗,当初的张夫人也是最美好的年华,这一见便倾了心,求到皇后跟前。

可谁知道这探花郎原是皇后替她那刚刚回京的妹子相看的,皇后不傻,她知道自家手握重兵皇上不会容得下,如今这般光景就是烈火烹油,她一个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什么好歹也要将自家的妹子扒拉出来。

这探花郎无帮无派,本事虽不小但胜在无根基,如今又得了皇上的青眼日后想必就算自家倒了,皇上也能饶过妹妹。

既然她有这种想法自然不能将此人配给如茵(张夫人闺名)。最后自然是皇后妹妹嫁了探花郎。

半年后皇后又给朱如茵赐婚嫁给了礼部尚书张家的小儿子,这张廷茂也是文采**的人物两人婚后很是恩爱,可是好景不长一次酒后张廷茂落马重伤,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便去了,朱如茵也就是现在的张夫人膝下连个子嗣也没有就守了望门寡。

后来皇后知道她在夫家日子不好过便派人将其接入宫中做专管礼仪的女官,直到皇后娘娘仙去她才自请出宫,也不回娘家和夫家一个人住在皇上赏的宅子里。

后来有大家望族请她去教导家里女孩子礼仪知识为了打发时间她也就去了,如今年岁大了见多了那些尔虞我诈便想到乡下过几年清净日子,可她也不认识什么人一个妇道人家不安全便只好作罢。

四郎自知道釉姐儿有意找个女先生后便上了心一直打听着,四爷知道他要找个女先生后便随口提了提张夫人,四郎也不知道四爷是何意但还是去打听了此人,后来亲自上门,张夫人也得了示意没多推辞就应了下来。

釉姐儿听了这些秘辛也颇感惊讶,两人叹了番张夫人的命运有庆幸自家走了大运尽能找到如此难得的先生。

想到四郎的体贴釉姐儿心里甜甜的,李采薇看到釉姐的样子不禁好笑也不取笑她,把四郎拖她带来的信递给釉姐儿,又指着丫鬟小青脚边的一个清漆小箱子道:“呶,那是你的未婚夫拖我带来的,不知道是些什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带给你。”

釉姐儿毕竟脸皮薄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些很有些不好意思,索性转了话题开始问起京里的生意。

提起生日的事李采薇果然来了兴趣,将京里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又大谈了一番自己的设想把个釉姐儿听的云里雾里,不过听到李采薇说的大长公主的事情,釉姐儿偷偷的勾了勾嘴角。

后面又说到作坊的情况李采薇这次带来了十个人,训练出来后两边各留五人,等以后绣坊扩张釉姐儿可以自己买人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