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厨神食堂开饭了全文阅读 > 第94章 滑炒鱼片(第1页)

第94章 滑炒鱼片(第1页)

望天星饭店端的是一个中高端上档次的饭碗,和陆知新这种美食广场大家随意挑选的不锈钢普通饭碗看起来丝毫不沾边,两边的客人群体可能重叠但也各靠本事,不应该因为开在旁边就产生什么摩擦。

可别人不清楚,陆知新自己清楚,他这纪录片算是虎口夺食从望天星饭店的饭碗里抢来的,望天星的老板也曾跟人打听过他,虽然现在陆知新想不起来为什么林泽要打听他,但他还记得何宇的语气,望天星的老板对他来意不善他需要小心一些。

果然,从隔壁望天星饭店开业的第一天开始,他们两边就因为各种问题开始发生摩擦,隔壁望天星饭店的服务员拿着菜单就往他这边排队的人群中塞,有的客人是本地的觉得队伍太长不想再等,有的客人是外省的觉得满天星也是本地特色还有名厨连锁加成,比一个被网红争端捧上去的饭店有手艺,在陆知新门口拍了个照片当做来过就做到旁边的望天星饭店里点了菜。

陆知新在后厨炒菜中,陆瑶的学姐阮媚气鼓鼓的就进来了,她本来人如其名是个脸蛋圆圆的软妹,可她那参加音乐培训而自然大嗓门的声音,一下就把陆知新震到了。

“太欺负人了。”阮媚说:“哥,咱们门口的客人都被隔壁饭店拉去了,你把这几道菜炒了之后就别炒了,这没有你出头,我和五婶说话旁边的服务员听都不听,把我们当空气呢。”

她不服气地嘟囔道:“明明都是哥辛辛苦苦找人拍摄、努力做饭才吸引来的客人,反而让他们这些后来的人占了便宜。”

陆知新本以为望天星已经把自己门口的客人都拉走阮媚才会有此一说,刚热的灶台本来打算做水煮鱼也立马变了主意改成滑炒鱼片。

葱、姜、蒜、辣椒都是早就切出来备齐的配菜,鱼片本就切得薄,在锅里倒入的温油中稍微一过便变白可以翻面,轻松翻炒两下鱼片就可以熟成备用,煎鱼没用完的底油放入洋葱爆香,姜蒜后放,炒制到微微有些焦边倒水没过洋葱,再放入泡好的木耳,盐、酒、生抽、白砂糖,越是调味的重点越后放,放糖之后就可以再次放入鱼片滑炒几下,淋一点水淀粉浓稠后即可出锅。

这一炒锅能出六盘子正常北方菜量,陆知新交给阮媚两盘,自己用托盘端出去四盘,还没放到橱窗里就被客人们认了出来,有人专门来就是为了打卡,见陆知新上来赶紧掏出手机一顿拍,陆知新在闪光灯的夹击中往门口看,在门口排着队的人群还是那样多,他并没能看到队伍的末尾。

阮媚也往外看,只是一撇,她的脸就嘟起来快要气成河豚,放下手里的菜就往外快走,一边走还一边对着外面大声说:“目前还需要五分钟左右能空出两个座位,请大家排队时不要随意走动,以免过号。”

说着避免过号,但阮媚的眼睛跳过前排动也没动的客人,直直的朝着后排就要被旁边服务员劝走的客人瞅,望天星饭店的服务员早就看到了阮媚的眼神,却丝毫不在意,就当没看见一样仍对着动摇的客人劝说着,当着阮媚的面就把客人带到了旁边的饭店桌子上。

“哎呀。”阮媚知道不能跟客人发火,可这种情景要她什么也不说乖乖忍了她反而更难受,她回身一看,陆知新已经回了后厨,让她闷气又憋火,五婶过来招呼她重新盛凉菜摆到橱窗里,顺带着劝她“客人太多了等不了就由他们去,这里还有等着的客人呢,总得把他们先关照好才行。”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阮媚心里发瘪,晚上收拾碗筷时动作就慢吞吞的挨到了制作组上门的时间,陈景他们也见过阮媚两次,可从没有跟阮媚搭过话,不知怎么的,竟是阮媚先上来问他们,“哥,你们的纪录片拍完会不会给知新哥这放块牌子啊。”

“什么牌子?”黄一鸣没听懂阮媚的问题。

“就是那种会写上《舌尖上的中国推荐》,黄铜色能挂在门口的牌子,好多纪录片里的店铺拍完后都有这个牌子。”

“那都是自己定制的。”听明白之后黄一鸣就戳破了阮媚的幻想,“这全国上下几百家说自己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面庄都有这个牌子,都说自己是正宗的,谁家门口都得挂这么一个牌子,都挂的不值钱了。”

“怎么,你想给小陆这也挂一个。”

阮媚叹一口气,圆圆的眼睛配合无奈下垂的眉头紧凑在一起显得十分委屈,“隔壁仗着自己是连锁店,总公司有名厨抢了我们好多客人呢,明明客人都是为了知新哥来的,他们光占我们便宜。我是想,要是有这块牌子,人们就会相信知新哥的手艺,也能对我们这更包容一点。”

黄一鸣一听,给阮

媚出主意:“你拿个风扇对着菜吹吹,门口的人们闻着味道肯定就不想走了。”

“那可不行,风把菜表面的油星都吹出去就不好了。”陆知新刚从后厨拿出食材来就听闻黄一鸣在出主意,赶紧出声制止这荒唐的发展。

“不行。”阮媚也不认同黄一鸣的主意,“本来大家就觉得这里是网红店,半信半疑的排着队呢,要是再干点吸引人眼球的事,那客人们都把我们这里当打卡的地方而不是吃饭的地方了。本来知新哥的手艺刚上菜的时候吃是最好吃的,大家都要你拍一下照片我拍一下视频,把菜快拍凉才入口,再拿风扇吹一吹,那菜就吃不得了。”

“先赚流量嘛,”摄制组的男生起哄说,“宣传出去才会有人来吃。”

陆知新知道他们理解不了阮媚话中的意思,只好详细解释道,“我们这里是十八线小县城,现在也就是端午节假期来的外地客人多,等这阵子热度过了,客人走了,留下来的还是本地人和影视城里的打工人,本地人吃饭时不看线上平台评论的,人们都是口口相传谁家的饭好吃,如果有一个客人感觉我做的饭不好吃,他就能宣扬到至少有二十个人不会踏进我店铺的门。”

“我又不是干的一锤子买卖。”

“行了,这种话都要人家给你掰开解释啊。”陈景吆喝一声打断了几个人的对话,“咱们开始录制吧,回去还得剪辑呢,早点弄完别熬大夜。”

黄一鸣也跟着安排起来摄影器材放置的位置,在监视屏后面看手底下的人拍出来的画面里光影是否到位,要他们把光打冷一些。

夏天总是燥热的,偏冷的画面颜色配上带冰的菜肴,似乎只是看就能抚平人们心中的躁动,黄一鸣和陈景商量剪辑镜头,询问道:“第一集的开头要不直接用这个镜头怎么样,上线的时间是七月中,来点凉的画面冲击我觉得可以有效吸引观众注意。”

“回去捋一捋,之前的素材也有些相同的内容,看一下是按时间顺序排还是按颜色顺序排,”陈景笔头在备忘录上左滑右滑,得给每集找一个中心点,给全部的内容找一个核心最后剪出来的纪录片才好看,总不能把美食啪从头到尾拍完就传上去,那是做菜教学,不算纪录片。

拍完素材后,休息了一整个白天的摄制组还有力气回去开会讨论剪辑,陆知新已经没了力气只是挥挥手跟他们告别,原本想和陆知新一起讨论一下的陈景也只好收起自己的问题,回到住宿地后和分派到其他地方由刘猛带领的录制组线上开会,讨论第一集的剪辑内容。

“平台有要求吗?”刘猛那边的网络不是很好,断断续续的,所以说了几句话之后他就换成了电话给陈景打了过来。

“甜瓜平台的要求就是要好的纪录片。”陈景推了一下自己的蓝光眼镜回道,“平台那有好多纪录片可供选择,咱们只是其中一家,他们当然不会说出具体的标准,不然到时候拒绝谁买谁都是问题。”

甜瓜平台是近几年崛起的视频网站,以

片单质优无广告而广受年轻人的喜爱,他们这次的纪录片放映活动对各个纪录片导演摆在明面上的要求是看片,他们要看四集均长达半个小时的纪录片内容,可供平台从7月第一个周末起每周末更新,总体最少十二集,然后就是择优购买,平台给的都是独播买断价,价钱很高,可以说是陈景他们从事纪录片行业以来遇见的最高待遇,不可错过。

“早知道是独播买断,咱们去年拍的《民宿,民俗》压一压,不那么着急卖出去就好了,不过这个还没播,咱们找一下当初买片的制片主任,把这个纪录片买回来怎么样。”刘猛感叹他认为的他们拍得最好的纪录片没赶上这个活动,想找个办法把纪录片再要回到手上。

陈景却不这样想,他觉得自己现在对分镜头的把握已经高于去年,当然是要用现在正在拍摄的内容去竞聘,“你拍的内容和我们这拍的内容凑一凑都有两集了,平台竞聘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肯定能拍够他们要的四集,我们今天拍的内容特别好,一会儿我给你放一点你也看看给个剪辑的意见。”

卡得断断续续的网络会议上屏幕共享了陈景他们晚上刚拍完的冰镇梅汁苦瓜,刘猛的脸色瞬间就暗了下来,好在大家都专注的看着屏幕,没人发现他的面部表情变化。

刘猛知道他在电话这头隔着话筒是肯定不能劝服陈景的,于是他把手头上的工作当天晚上交代给手下的摄影师,买好了票第二天早上就换乘各路公共交通前往影视城所在的小县城,他必须要劝服陈景,在向平台投稿的这件事上站到他这一边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