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士兵突击高袁岁月静好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也只能如此,若是袁朗高岚打起来,倒是一石二鸟,两人鹤蚌相争,我再和高将军约好起兵之日,你我和蓟州共同起兵,无论他们谁赢了,都无暇旁顾,到时候,你我不在南渡,而是一路向北,与南下的蓟州兵马会合,杀一个回马枪……”

伍六一闻言忍不住笑起来:“真是个好计!而且袁朗就算知道是我们隔岸观火,却也无可奈何,他与高岚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

两人定下计策,由史今去找吴哲透露消息,伍六一却是暗中传信回蓟州,请老将军那边做好准备,待到这边传来两败俱伤的消息,便适时举兵。史今伍六一跟着袁朗一路到长江边,其实有些他们自己打下来的路州都是史今和伍六一的人守卫,高城与霍余的十几万兵只要沿着那些城镇一路走来,并不会遇到太多抵抗,这个计中计看来是万无一失的。

然而这时,谁也没有想到,袁朗并非病重,闭门谢客的原因是,袁朗此刻并不在六安。

袁朗当日将万庆瑞,史成渝,伍焕等人掳来六安,可称神不知鬼不觉,申帝得知自己的朝廷大员一夜之间丢了四五人,想都没想去找找,而是担心的不得了,生怕哪天来人不是掳人,而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太子袁宸轩想的更多,对申帝说:“父皇,如今抚州三万亲军都是王庆瑞一手布下,若是王庆瑞被暗杀也就罢了,若是被那贼子掳了去,严刑逼供或威逼利诱说出个分毫,父皇岂不是很危险?”

申帝此刻怕死怕得要命,他目前也仅剩下二十多万禁军,都布置在沿江,与袁朗的军队对峙,抚州仅有三万亲军护卫,亲军都是没上过战场的,甚至申帝还在幽州皇宫的时候,做亲军的大多是世家子弟和俊朗少年,一来是朝廷的门面,二来也是世家子弟高升的阶梯,指着这样的军队护卫自己,申帝自己想着就无法入眠。因此便觉得袁宸轩所言甚是,而此时,驻防在抚州最近的黔中将军胡克一本奏折递到案前,胡克称,愿以自己手中的五万人马进抚州护卫皇上。袁宸轩在旁怂恿,将胡克大家赞赏,于是申帝竟然就答应了胡克进抚州,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让胡克带着两万人马进抚州,另外三万兵马大权交付到太子袁宸轩手中,驻守抚州城外。于是胡克将兵权交给太子,自己就大摇大摆的进了抚州,住在了皇上临时行宫外的一处院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就叫引狼入室,光这一点看,袁宸轩就不是个有脑子,堪当大业的人。

真不知道别的作者是不是会存稿,我现在天天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实在是很没底,真心佩服那些天天现码字上传的作者!都是牛人!

第35章 (五)

刚开始胡克还能律己,毕竟是在皇上面前,胡克还有几分忌惮,不过没过多久,胡克就撑不住了,做事越发肆无忌惮,申帝几次三番训诫,也只当耳边风。而胡克本是太子故意招来抚州,意欲控制朝中众人,可是到了这个地步,胡克竟然完全不听太子的,让太子极为惶恐,于是又教唆几位太子党的大臣上书,请申帝下令将胡克逐出抚州,谁知旨意一出便惹恼了胡克,竟然带着两万人马冲进申帝行宫,虽然胡克人数没有亲军多,可是胡克的兵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骁勇野蛮,一向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亲军如何打得过,也就仗着人多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于是今天胡克打进来,明天亲军又将他赶出去,如此三番五次,太子惊慌之中跑去调动胡克交给自己的三万人马进城抵抗胡克,但是生养深宫,只相信权利的太子又怎么能明白将军与战士之间那种在生死中形成的亲密关系,三万人马进了抚州就倒戈,全部回到胡克身边,于是胡克很快打散亲军,占领行宫,将申帝和太子袁宸轩以及后宫妃嫔囚禁在行宫后配殿。不过胡克这人还是胆小一些,没敢面北称帝,只是自封丞相,统领百官,过着末世的富贵瘾。

长江以南仅剩的两位将军虽然心焦,却不敢随意调动人马去抚州救驾,胡克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风光无限。

而早在胡克进抚州时,袁朗安插在宫中的人就已经将消息传到六安,接着消息不停传递,吴哲看到这些消息就狠狠的骂申帝和太子是猪脑子。每次得到消息,袁朗都要递给王庆瑞,史成渝,伍焕他们,王庆瑞又急又气,没几天竟然气急攻心,重病卧床了。病中,王庆瑞自知睿申江山摇摇欲坠,也知道就算袁朗不做皇帝,想做皇帝的人也多的是,于是将袁朗请来自己房中,强撑着身体密谈一番,王庆瑞不顾身体虚弱下床对着袁朗跪拜,袁朗急忙伸手扶住他:“王尚书不必多礼,有事直说便可!”

王庆瑞喘了两口,被身边的侍从扶着靠在床上,说:“王庆瑞只请云王能将皇上救出险地!”

袁朗微微皱眉,没说话。

王庆瑞缓了口气,沙哑的说:“我知此事必然会让云王为难,但是此事不光是云王与皇上之间的家族恩怨,也是我睿朝生死存亡的关键,这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皇上刚登基时的确兢兢业业,不失为明主,只是江山日渐稳定繁盛磨灭了皇上的雄心壮志,渐渐沉迷于奢靡和女色中,如今的确算不上好皇帝,却也不至于人人得而诛之。”王庆瑞抬头看到袁朗坐在对面圈椅上慢吞吞的喝茶,也不表态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况且我也知道当今太子并无天子气度,与……云王相比,差之甚矣!如今我并无他愿,只请云王能将皇上救出,脱离胡克贼子的控制,将来……我王庆瑞率朝中老臣助云王登基。”

袁朗冷笑一声:“你是不是还想说,让我不光救申帝一命,将来也要放他一马,只要让他活着,衣食无忧,那你才能听我的?”

王庆瑞眯起眼睛,似乎支撑不住的样子,却颤巍巍的跪下:“臣王庆瑞替睿朝历代皇上叩谢云王!”

袁朗这回没动,低头目光凛冽的看着跪在地上还颤抖着的王庆瑞,手中的茶碗盖子慢慢在茶碗上滑动,空气静谧。足足半盏茶的时间,王庆瑞的身体摇摇欲坠,袁朗才叹了口气,说:“忠臣做到王尚书这个份儿上,倒也少见。也罢,虽然我并不在乎什么袁家的江山是不是稳固,甚至不在意谁当皇帝,不过看在王尚书忠心耿耿的份儿上,我也不好袖手旁观。”

听袁朗松口,王庆瑞提着的一颗心才放松下来,整个人软软的倒下来,旁边的侍从急忙扶住,将王庆瑞扶到床上。

袁朗待安静下来,才说:“只是我那皇叔,你那皇上又如何能听从我的话,随我走呢?”

王庆瑞让侍从取出封信给他:“这封是给驻守钱塘的护国将军赵赫的,其实赵将军早就看透皇上昏庸,几次三番想要投诚云王,偏我对赵赫有知遇之恩,他不好弃我而去,如今带我这信去,赵赫定然会助云王一臂之力!”

袁朗将信取出看了一遍,的确是一些劝降的话,又去师父铁路房间共谋。

说起来铁路与王庆瑞也是老相识,当年王庆瑞上京赶考,刚到京城便听说当世名流铁路也在京中,当时的王庆瑞心高气傲,对这当时名流完全没有什么结交的想法,谁知一日山中闲游却与铁路偶遇,两人一见如故,共谈天下,铁路见解独到,但是在王庆瑞眼中那些话未免有些离经叛道。出榜时,王庆瑞并未看到铁路名字,回到住处才听说铁路在卷面上写了那些离经叛道的话,皇上大怒,勾了铁路的名字。后来王庆瑞听说铁路在大皇子门下做西席,再后来申帝继位,大皇子和皇妃向后离世,贬为庶人的袁朗去了云州,而铁路再没了踪影。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一直在暗中辅佐袁朗,以图后起。

袁朗将书信给了铁路,躬身问:“师父,王尚书此举是否真降?”

铁路将信看了一遍,叹了口气说:“王庆瑞为人正直端方,雄才伟略,他既然肯写出这样的手书,定然不会诈降。只是不知那赵赫是不是如王庆瑞所说。此去千万小心,申帝若是肯和你走,便带回来,此人对我们大有用处。若是不肯,切莫伤了他,此刻他还不能死!最好留两个影卫保护他周全,而你此去,有个很重要的事情……”

袁朗眯起眼睛看着铁路:“您是说……?”

“申帝在圣旨上盖的私印,这个你一定要得到,若是申帝肯写一纸禅位于你的圣旨,那真是再好不过,至少战火可以尽早平息,百姓少些惶恐。”

袁朗冷哼一声:“他如何肯!”

如此一来,袁朗让人连夜将王庆瑞搬到自己房间,挂了层层叠叠的纱帐,叫最好的大夫来看病,自己却带了齐桓等一小队随身影卫金蝉脱壳,趁夜渡过长江,直奔抚州而去。

按着王庆瑞的本意,是袁朗过江后先去找赵赫,然后由赵赫派人协助袁朗将申帝和袁宸轩救出来,不过袁朗心思慎密,尤其这两兵交战的关键时刻,自然不会完全听王庆瑞的,他的目标是先救出申帝和袁宸轩,最少也留两个影卫在他们身边,有他们扣在手中,再拿着王庆瑞的手书劝降赵赫,赵赫投降必然好,若是有诈,申帝在手,王庆瑞和赵赫必然有顾忌,也能全身而退。

然而无论是铁路,王庆瑞还是袁朗自己都没想到,此去竟然让很多很多事走向一个诡异的方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