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天作不合by许乘月TXT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船家老大笑呵呵又端起酒碗:&ldo;我瞧您是聪明人,有些事咱也不必说破不是?反正,我若知道什么那也是听来的。真真假假那可保不齐,信不信在您。&rdo;

他半含半露,并没有正面承认自己就是&ldo;希夷神巫门&rdo;的人。

&ldo;那是自然,跑江湖的谁还能不懂规矩了?我就小小一个说书班子,惹不起事的,聊几句闲话而已,&rdo;赵荞笑意疏懒地咬着一条肉干,在背后揪住贺渊衣服的手攥得更紧了,&ldo;您说的这事儿吧,毕竟官府讲了碰不得,我也不知能信不能信。&rdo;

想是察觉了她的紧张,贺渊揽在她腰间的长臂收了收。

&ldo;这么跟您说吧,朝廷讲&lso;希夷神巫门&rso;违律犯禁,其实都是淮南府那群昏官陷害的。您之前不也听官差说过这事么?除了些虚头巴脑的官腔,您想想他们还说出啥了&rdo;船家老大歪身靠向木墙,也从食盒里拿起一条肉干咬在嘴里,不以为意地笑笑,&ldo;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您说是不?&rdo;

寻常人不识字的多,即便官差当面宣读了朝廷禁令,许多人也只听得个云山雾罩,最多就明白&ldo;这事做不得,要坐牢、要杀头&rdo;。

这就给这些人留了继续坑蒙拐骗的余地。

&ldo;倒也是。早前我听官差沿街读那半晌,就听懂说&lso;这事不对&rso;,却也没听见他们说具体怎么不对,&rdo;赵荞顺着他的话点点头,好奇发问,&ldo;服了那&lso;赛神仙&rso;,真能见着故去的人?可之前那人不就没见着?&rdo;

船家老大口齿含混、飞天玄黄地讲了一通,大意就是&ldo;赛神仙&rdo;宛如踏上天梯仙道时提在心中的灯,循着那灯光所指引的方向,就能见着心心念念的故去之人。

&ldo;……早前那个人啊,他是没稳住心神,一时踏歪了道,&rdo;船家老大遗憾叹息,&ldo;得先戒荤戒色约莫半个月,过后再试就该稳了。&rdo;

&ldo;原来是这样啊。&rdo;赵荞垂脸笑喃,实则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推脱才不露痕迹。

&ldo;船家老大方才不是说了?要先戒荤戒色半个月,否则机缘不对,就要与之前那人一样走岔了道,&rdo;贺渊淡声徐缓,反手与赵荞十指相扣,扭头淡垂眼睫睨她,&ldo;就你?戒荤半月或许勉强可行,另一条么……呵。&rdo;

语毕,他抿了抿唇,右脸颊上那枚浅浅梨涡隐隐浮在赧红绯色中。

赵荞除了红脸瞪他之外无话可说。

实在不知该赞美他的机智,还是该夸他突然这么豁得出去。

贺渊话虽只说了一半,可弦外之意着实孟浪,将见多识广的船家老大都给惊呛着了,边笑边止不住地咳嗽起来。

因贺渊抓着船家老大话里的漏洞不着痕迹堵住了他,他打算向他们二人兜售&ldo;赛神仙&rdo;的念头只能作罢。

毕竟他一开始光顾着撇清之前那人的异状,没料到被贺渊抓到其中话柄,若他这时又说不必戒荤戒色,那就等于自打脸了。

赵荞陪着船家老大又喝了两碗酒后,趁机追问了&ldo;希夷神巫门可助人续命新生&rdo;之事。

长途行船本就枯燥,虽眼见做不成他二人的生意,船家老大还是继续与他们聊着解闷。

&ldo;我瞧着二位也不像是会乱说话的人,闲说几句你们听听就成,&rdo;船家老大笑意微醺地嚼着肉干,再次强调,&ldo;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全是听别人说的啊。&rdo;

语毕,抛出去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赵荞笑吟吟点头:&ldo;对对对,闲谈么,还不都是听人说了又转头讲给别人听。&rdo;

船家老大对&ldo;续命新生&rdo;这件事的了解显然不如&ldo;赛神仙&rdo;,三言两语颠来倒去,实质的内容并不多。

赵荞从他空泛的絮叨里只听出一点有用的,便是给人&ldo;续命&rdo;这种事,需由&ldo;大神巫&rdo;亲自作法,要价高达千金之数。

他歪身靠墙点起水烟,指了指食盒里还没人都动过的枣糯团,舌头打结般招呼着:&ldo;哎,别客气啊,这是我从家中带来的,只管吃就是,又不问你们收钱!对了,我不识字,早前你们登船时,路引名牒我只看了官印,都忘了问您二位尊姓大名了。&rdo;

&ldo;我姓赵,赵大春。&rdo;

&ldo;贺逸之。&rdo;

两人自然地报上路引名牒上的假身份。

&ldo;相逢就是缘分,我叫冯老九。让您二位见笑了,家里往上数三辈儿都没个读书的,兄弟姐妹的名字就从老大排到十二,照排行走就算完。&rdo;

&ldo;这有什么?都差不多。我这夫君家里还好点儿,虽落魄了几代,到底祖上有过读书人,起名字讲究些。我家也就父亲略识几个字,起名跟您家一样省事。我二妹叫赵二夏,三妹赵三秋,弟弟叫赵小冬,哈,&rdo;赵荞随口胡诌完,拿起块枣糯团咬了一口,赞叹道,&ldo;咦,您家这团子还有祖传秘方不成?吃起来怎么与别人家做的不同?&rdo;

&ldo;枣糯团&rdo;这种吃食不稀罕,做法也很难出奇。

糯米炒香至微微发黄,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一并倒到石臼里晾干,再用大杵捣烂捣匀成糊状,最后捏成一个个团子铺在草木叶上晒好就得了。

只要不是三伏盛夏,这东西带在路上十天半月都不会坏,配水或酒一并下肚又很能饱腹,出远门的人带在路上做干粮,甚至战士行军做应急口粮都是很方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