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星际农民采矿速度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打开培育仪,把稻1的原种在各项需要测试的培育皿里放上几粒,设定好数值后,就只需要等待结果了。

原种也叫母种,用在培育方面,是指每一类型植物最初的种子,从原种生产出的就是二代、三代、这样的排下去,有些像是培育良种马的定义。

研究种子的基因,必须从原种入手。生产的代数多了,种子的特性就会慢慢的减弱。产量,防病虫的抗性就会减少。原种不丢,那么种子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同样的,也杜绝了别人从下几代的种子里探查出奥秘的可能。

但原种的习性对韩真没用: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原种,或者说,所有的稻1结出的稻谷对他来说都是原种,用德鲁伊特有的方法,韩真在把几公斤的种子变成原种后,其他的,都设定为五代一换,就是互相授粉也不行。就是说,想自己研究稻1的秘密,行,只要你有这个能耐,但一旦轮回了五次,不管是怎么做,就是把两个一代种子生长出的植株互相授粉(不用自己搞自己了),它得出的还是算第二代,五代一到,就直接的变成寡种。

韩真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的强,他可不想像农神六号一样,市面上到处都是从六号衍生出的产品,这哪里有做独门生意过瘾呢!原种还是韩真唯一的筹码,以后吃干吃稀全靠它了!

编写基因图谱,这是韩真现在的主要工作,想让稻1得到认可,必须把图谱做好。

韩真在培育那几十吨种子时,就对照了六号的基因图谱随手改了一处。这改动的地方,其实没有任何的作用。韩真用德鲁伊的名誉发誓。

但没有这也不行,就算把人误导,韩真也只有说声抱歉了,他也是没有办法,要是和六号一摸一样,那谁会相信稻1的好呢?

基因,是个长久的话题,千年前的地球古人,曾经宣称解开了基因图谱。

他们认为,“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这话没错。

‘它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即DNA分子,DNA分子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由两条相互盘绕的链组成,每一条链都是由单一成分首位相接纵向排列而成,这种单一成分被称为碱基。碱基有4种,分别简写为A、T、G、C。它们排列组合构成了基因。……人类有23对染色体,把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一一找出来。所谓基因图谱就是31亿个“字母”——A、T、G、C的排列组合。而人类的基因有数十万之多。’这段话,就有问题了,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可科技的进步、仪器的升级后,发现古人只是看到了基因非常明显的极小一部分,就是现在,也没有谁敢说把人类的全部基因都搞清楚了,就是最高文明的外星人也同样不敢说这话。

基因研究对任何的国家都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的课题。

水稻的基因,刚开始时还有人说会比人类简单的多,事实证明,是一样的复杂,能够对水稻进行改良,只是在无数的基因中恰好找到了有用的一个后,才产生的一些效果,就好比到海边游玩的人捡到了一个海螺,他就敢声称自己已经了解了大海一样的可笑。韩真改变的那处地方,就是无数没有用的其中一个。

韩真在培育基地里呆了一个星期,详细的记录了稻1每个时段的资料,当然是用的能量催发,不过好在个数少,一点都不累,基因图谱也修修改改的力求做到完美。这期间,韩真还让赵叔在育种基地里用全天候的摄像仪器把育种的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在外面,也对种植下的水稻选择了一块进行全天候的记录,这可都是凭证啊,都会用的上的。

“在水稻成熟的前十天,就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要让所有人记住我的名字——韩真!”拿着存进电脑的资料,韩真心中呐喊。

第四十二章 稻1面世

在农场变成金黄色的海洋之时,韩真踏上了回学校的路。

先到学院里,在办公室门外看看,教自己的几名老师都在,韩真进去后就把自己在农神六号基础上研发了新型种子的事说给了老师们听,可在说到亩产可以提高四百达到平均3千公斤时,包括刚刚进门来的系主任桑逢文,全部都哈哈大笑起来,教韩真育种课的那个名叫郭兆泰的最夸张,竟然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没有任何的表情,韩真停下讲述后就看着他们,在持续了近一分钟的笑声后,办公室慢慢的静下来,最后针落可闻。

韩真的班主任张民元,咳嗽一声打破平静,说道:“韩真,不是我们这些老师故意想笑你,而是你说的这个事,实在有些太……”

“有些不可思议是吗?”韩真冷冷一笑,“很对不起,我真的可以做到让亩产提高四百公斤,这不是笑话。最多再过九天,我家的农场就要收获了,我昨天来时,特意去田里估算了一下,每亩绝对不会少于三千公斤!”

张民元当韩真的班主任有近四年,也知道这个学生一向不会说大话,可这事也太难以置信了,正想劝劝韩真不要整天的瞎想,那教育种课的郭兆泰刚刚被韩真看的有些不舒服,抢先问道:“我问一下,你的新型种子是怎么研发的?在哪里研发的,使用了什么器材吗?”调侃味道浓厚。

“我是在自家的农场进行的研发,工具,当然有,七千万的培育仪XN-8-1,应该足够了吧。哦,忘了件事,您估计还没有见过这种仪器吧?”韩真小小的刺他一下后接着说:“我家的农场,一直是种植农神六号,可在收割时,无意中发现了几颗变异后呈良种变异特征的颗粒,我把他们进行杂交后得到了原种,在原种种植后,发现了产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呢,”郭兆泰先是被韩真的一句话讽刺的气极败坏,在听到韩真的解释后,实在忍不住打断,“没想到早上一来就有人开这么大的玩笑,捡到良种变异品种,还能融会研发出来?实在是太好笑了!难道种子都听你的,你想什么样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吗,你确定你精神没有问题?醒醒吧!”

历史上,找到变异后的良性种子来进行优化的这种情况,确实有过,但少到微不可计,在水稻的发展史上一共才出现过三次,最后的一次还是在六百年前,后来的农学家都普遍的认为:现有的水稻种子,产生变异的机会非常的小,就是有,也是朝不好的方向,就是说产生劣种型变异,其原因,就是现在的种子已经是优化到了极致,提升空间压缩到了极限。

韩真也不知道农学家这话是不是对的,也许用科学的角度有其正确性吧,但韩真用的是从来没有在这个宇宙出现的德鲁伊手段,是控制着种子直接让它们产生的变异,变异的好坏,还不是一个念头的事?

我还真的可以命令种子,不过我懒得和你说,忙着呢!“桑主任,这是我新型种子广济稻(就是稻1,韩真随口安了一个名字)的基因图谱,这是我记录的全部生长过程的资料,这是我培育的方法,这是我录下的录像……您看一下吧,看看我到底有没有撒谎,有没有吃多了没事干来这里开玩笑。”

系主任桑逢文其实也把韩真当做来这胡闹的,但在随便扫了一眼后,脸立马的变色,瞬间就被韩真打开的电脑勾住了,张民元见状也凑上来,两人的眼睛越睁越大。

“这种水稻的原种你已经试验过了?一共几次?”系主任懂的到底多些,桑逢文严肃的问道。

“当然试验过了,共六次,应该够了吧,六次的实验结果都在里面!今年嘛,我把家里的所有耕地都种了广济稻。”韩真开始摆谱了,只要是搞农业的,就没有人能抵御这种诱惑:“我来学校,本来是想请几位老师去我家农场看看,并帮我监督一下,看来,老师们都不那么的情愿,算了,我想有的是人想去我那看看的,不打搅了。”韩真一说完,就去收拾电脑。

“等等!”桑逢文和张民元同时的按住了韩真的手。

“主任,他是我班的学生,叫韩真!”张民元的声音有些颤抖,对桑逢文说道。

“这个,韩真同学是吧,”看到韩真一副你明知故问的表情后,桑逢文接着说:“非常感谢你在有了研究成果之后,就第一时间想到了学校,对你这种不忘本的优良品质,我们要狠狠的表扬……”

“桑主任,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时间不太多。”韩真大大咧咧的说道。

“好的,好的,”桑逢文忙说道:“就是今天闻开达老教授也在学校里,能不能把资料带过去让闻老看看?”

韩真本来还想刁难他一会,听到闻开达教授的名字,暗叫一声,不会这么巧吧!来时就是想联系这老教授,他可是国宝级的权威啊,可自己没他联系的方式,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见自己,现在到好,直接送上门来了!“好的,我还带有原种,也需要闻老教授给我把把关!”

桑逢文大喜,等韩真拿起电脑后就在前面带路。

“主任,我能不能……”张民元眼巴巴的看着桑逢文。这事要是真的,那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光是新型水稻研发者班主任的这个名头,就是块金字招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