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末朱重八免费阅读 > 第98部分(第1页)

第98部分(第1页)

“不是看死人多……”斥候认真地道:“朱八哥教过我们,如果两军发生了战斗,败逃的一方,没有时间收拾同伴的尸体,他们会把尸体扔下逃命。而胜利的一方则不同,他们应该会简单地打扫一下战场,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会掩埋同伴的尸体,如果时间不够,也会在休息的时候先把同伴的尸体搬到一边先放着,等追击完了敌军之后,返回来收拾。”

斥候得意地道:“咱们发现,乡勇军的的尸体被公公整整地并排放在一边,而流寇的尸体则乱七八糟地倒着,从这一点来看,是乡勇军赢了,他们简单地处理了一下战场,恢复了一下体力,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挖坑埋葬同伴,就追着流寇去了……从这一点来判断,乡勇军对这股流寇是志在必得。”

“厉害!”许人杰伸出大拇指,对着斥候比划了一下:“你这斥候真是不错。”

斥候脸红了红:“都是朱八哥教的……”

许人杰对着朱元璋摊了摊手道:“朱八哥,您以前究竟是干嘛的?我怎么感觉天下没有你不会的事!”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不作解释。这些军旅知识,是他上辈子戎马生涯慢慢练就的,这事情解释不清,他向着东北挥了挥手道:“咱们加紧行军,看来情况非常严峻了,乡勇军已经咬住了苗美的尾巴……照这样下去,士气比较高,补给也充足的乡勇军,是肯定可以把苗美一伙人全部吃掉的。”

许人杰扁了扁嘴:“朱八哥,乡勇军的士气比较高我是可以猜到的,但是您怎么知道乡勇军的补给比苗美一伙人好?您真长了千里眼不成?”

“不……我不用看就知道。”朱元璋认真地道:“这是从人心的角度来分析的……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是苗美,我是王左挂……你从我的军队里分离出去,带走几百人也就罢了,如果还要带走大量的粮食,我能答应吗?”

“这个……”许人杰楞了楞:“对啊,苗美从王左挂的军队里分离出来,应该只能带走一些不愿意投降的人,或许他们有些随身兵器,但绝对带不走粮食。”

“没错!”朱元璋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没有补给的军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地丧失战斗力,最终被后面的追兵给吞食掉,如果咱们不能赶紧追上苗美,他难逃一死。”

朱元璋估计算得一点都没错,在真实的历史中,苗美带着几百不愿意向朝廷投降的流寇,离开王左挂的大军之后辗转逃亡,然而却糟到清涧秀才李攀龙率领的乡勇军追击,最终力尽战死,为明末农民战争史写下了染血的一页。

只不过这件事太小,苗美这个人物也太微不足道,朱元璋上一世在天空中游魂观察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小人物。他能猜到苗美的下场,完全是靠着自己的经验与判断。

队伍开始加速,小跑着向东北方向前进,果然,跑了五里之后,一个染血的荒村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村外的平原上,乱七八糟地躺着几十具流寇的尸体,旁边还并排摆放着几具乡勇的尸体。

如果没有斥候先介绍一通,许人杰是看不懂这个场面代表什么的,但经过那名斥候的解释,他只看了一眼面前的情况,就将所有情报一丝一环地联合了起来,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是活的,能够告诉他很多发生过的事情。

“有这样的斥候,真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许人杰忍不住叹了一声。

一七四、我来教你个乖

苗美的情况确实不太好,这位曾经与王二相斗,只落了一点下风的好汉,此时满脸都是泥尘,还混合着一些血污,他的背上被打了一棍,震伤了内腑,所以走起路来也有点歪歪斜斜的,飞山虎和大红狼一左一右搀扶着他,在他们三人的身后,还有两百多名弟兄,大多数人身上都带着伤。

其实他带着这两百多名兄弟,全部都是彪悍的好汉!不彪悍的,或者胆子,没冲劲的人,都已经跟着王左挂乞降去了,肯跟着他离队出来继续做流寇的,无一不是百里挑的亡命之徒。但是这批亡命之徒勇则勇也,却没有智谋,在秀才李攀龙率领的乡勇军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就在三天前,他们在荒村里休息,李攀龙率领的乡勇军就远远地发现了他们。随后李攀龙就在荒村的东北不远处,布了一个伏。

话说平原上怎么布伏?不是远远就要被看到吗?

这简单!李攀龙让他的乡勇军全部躺在地上装死人,四百个死人睡了一地,何其壮观,这样的装死人埋伏方式,换了任何一只稍稍有点常识的军队,也不可能中伏,派几个斥候一侦察就会露陷。

但是苗美这队人却缺心眼儿,几百条汉子远远看到一堆尸体,居然没有人起疑心,反而个个都很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两百人傻乎乎地跑到“尸体”堆中去看热闹,“尸体”齐刷刷地跳起来,瞬间就完成了包围!

苗美大败,损失了好几十名弟兄,靠着他和飞山虎,大红狼三人的悍勇,强行杀出了重围,这才没有全军覆没,但是大部人身上都带了伤。

身上带伤、缺医、少药、没有足够的粮食、后有追兵没法停下来休息……苗美这只队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苗美等人走到了一个颇有点古怪的地方,说它古怪,其实也未必见得,不过就是一个宽阔的河湾罢了,但是在洛川这种大平原的地形上,偶尔有点地形变化,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河湾很宽,因为这里曾经有一条很宽阔的大河,河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儿,形成一个拐字形的河道。但是此时河水已经干涸了,只在河床中间看得到一条小溪在流淌。

在这条干涸的河道旁边,还有两片已经干枯败落了的树林,这原本应该是两片很茂密的树林,每颗树之间的间隔都很小,所以树干密密麻麻的,站在林外,根本就不看透里面有什么……苗美可以想到,如果这些树林没有枯死,那眼前该是多么漂亮的两片绿林!

“唉!”苗美对着树林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对身后的兄弟们叫道:“兄弟们,前面有条河湾,虽然河道已经干涸了,但是还有一条小溪呢,咱们有水喝了。”

流寇们精神一振,脸上带起了一丝喜气,乱哄哄地就向着河床跑了下去。河床比地平面低了很大一截,是下陷的,如果士兵要下河床去喝水,按道理来说,必须在河床外安排哨兵,但是苗美不懂这个,流寇中也没有人懂这个……所有的流寇,连同苗美、飞山虎、大红狼三人,都一起下到了河床底下,去小溪边取水喝。

他们刚刚一下去,在西南后方的地平线上,就钻出了一只乡勇军。这只乡勇军有四百人,全都穿着整洁的蓝色麻布衣,手上提着粗制的长矛,其实中还有大约一百五十名乡勇的背上背着猎弓,腰间挂着箭囊,虽然这身装备不怎么好,但是比起流寇来说,已经是天上和地下的分别。

乡勇军的领队是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留着两片小胡子,正是秀才李攀龙。

李攀龙生于清涧,自幼就对自己这个名字感觉到很满意,因为他和几十年前嘉靖朝的一位“宗工巨匠”同名,那位巨匠的名字也叫李攀龙,号沧溟先生,乃是著名的文学家。

李攀龙自幼就以沧溟先生为自己的榜样,也想做一个文坛巨匠,可惜……此人才力有限,几十年苦读下来,仅仅考取了一个秀才的功名,就再已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了。此人倒也有自知之明,既然考试做官无望,那就用别的方法登上仕途也可。

正值陕*西群寇乱舞,李攀龙心里的小算盘一打,如果我能剿灭几股流寇,说不定也能积功混个小官来当当。于是他大破家财,组织了这只乡勇军,人不多,四百,但是花了他许多心思训练,倒也有板有眼。

最重要的是,李攀龙认为自己的智谋很厉害,打仗嘛,不外乎就是用计克敌,在他李大秀才的指挥下,以少克多不是问题。

这人还真有点小聪明,荒村外的平原上,他用装尸体的方式伏击了苗美一场,打得苗美身受重伤。

再一次追上苗美之后,他还不急着动手,而是一直尾随在苗美的后面,寻找一个新地理想的进攻地点,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输的一方撒腿一跑,赢的一方就很难追上,大家都是两条腿的,追兵不见得就比逃兵跑得快。

要想将敌人一网打尽,活捉贼首,往往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例如诸葛亮火烧葫芦谷什么的,想把敌军一网打尽,非得有特定的地形。

李攀龙在后面尾随了好几天,你别说,还真给他找到了好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