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第一卿色最后相认了吗 > 第49章 面圣(第1页)

第49章 面圣(第1页)

;f

“平身!”

众人起,嘉康帝扫了一圈,目光落在许澄宁身上。“你,叫什么名字?”

许澄宁上前一步:“回陛下,草民许澄宁。”

“原来是你!”

嘉康帝见她形容声音皆稚嫩,便微微笑了,“你师从何人呐?”

“草民出身长安府学,也师从燕竹生燕先生。”

“燕竹生?”

嘉康帝笑道,“原是他的学生,难怪,难怪!”

“朕看你的文章,不论农事水文地理风土人情,无一不是头头是道,你小小年纪,为何涉猎如此之广啊?”

许澄宁不紧不慢道:“陛下谬赞。草民曾随恩师整理各地地方志风物志,有所见识;也曾在书肆誊抄过几年书,故书读得杂了些。”

嘉康帝笑问:“你又是如何知晓赤葭之地瘟疫盛行?”

许澄宁道:“草民随恩师游经西南时,曾遇见数名越境流亡的赤葭人,其人道,赤葭终年湿热,虫蛇盛行,赤葭人每年因虫蛇噬咬致死者数不胜数,加之气候炎热,多发瘟疫。”

嘉康帝满意地笑了。天知道他看到这份考卷时,心里有多震撼。当大多数人都在附和吹擂朝廷的决策有多英明睿智之时,唯有这个孩子另辟蹊径,不提朝廷的对错,只表明前人投石,后人知路,时过境迁,而后世人观前世事豁然开朗,以史为鉴,如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然后一一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民若不安,必起暴乱,所以赈灾抚民为第一要务。拨灾银,以工代赈,修建水渠,并调遣一部分民工在山地、江河两岸多植草木。草木固土固水,草木丰茂处,雨雪丰沛,沛而不涝。除此之外,还重点分析旱涝不均的原因,提出哪处的水库修得不当,阻碍了下游用水,导致一边旱死一边涝死;哪出适合修水渠,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而在敌寇来犯上,她却不主张忍气吞声,但却不过多分析,言明大魏人才济济,不缺平定寇乱的将才,内忧外患同时发生之时,钱粮便是最重要的东西。对此,这个十四岁的孩子直接提出与赤葭交易。赤葭是大魏西南的国,疆域并不小,平原广布,因其终年炎热多雨,水稻一般可一年三熟乃至四熟,其谷仓殷实,新粮压着旧粮。但赤葭最为困扰的便是瘟疫,每年因瘟疫都要死掉许多人,其先王便是因瘟疫驾崩的。而大魏手握治疗瘟疫的草药和方子,大可以药方子去换得米粮,且必须要湄水上游出产的新粮,此处为赤葭贵族聚居之地,瘟疫少,河水干净。这几乎彻底解决了嘉康帝多年的心病。要知道大魏对赤葭向来敬而远之,言语不通,风俗习惯大相径庭。赤葭也一向是个懦弱本分的国,大魏人便对之爱搭不理,更不知道赤葭的国情,从没有想到大魏还有这么一笔划算的交易摆在手边。事关国政,嘉康帝自然不会问太详细,转而问起了许澄宁的举业,一听她逢考必是头名,顿时哈哈笑了。“本朝有令,年满十六方可为官,你十四岁下场,朕可是不能放官给你的。”

这早在意料之中,许澄宁道:“草民幸得燕先生教导多年,愿随恩师继续治学精进。”

嘉康帝心里暗暗点头,不骄不躁,又是极务实的,更难得的是这份至纯至性,非那等沽名钓誉、恃才傲物之辈。又见许澄宁容貌极好,尚未长开便已见绝色,可见日后定是一位才貌双绝的翩翩佳公子。嘉康帝向来立志做个有作为的明君,在他执掌江山的期间,能出这样的奇才,便是他治国有方、人杰地灵的最好体现。嘉康帝转而又点了沈耘、梁兆琦等人,问了些话,却远没有对许澄宁说的多。最后他道:“先皇在位时,曾出过一位十七岁的状元,便是当今的谢大儒,没想到朕有生之年也有这样的际遇。”

话里的意思已经不能再明显。许澄宁猛地抬头,心怦怦跳了起来。她,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