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不为寒冷所苦 > 第二十八章 十面埋伏(第1页)

第二十八章 十面埋伏(第1页)

汤姆现在一看见羊毛就想吐。每天早晨西班牙人都送来一捆捆既粗糙又油腻的羊毛,让英国人和印第安人梳理。整个漫长又闷热的白天,他们都坐在长凳上大汗淋漓地忙个不停,闷闷不乐地挑出粘在一起和打结的羊毛团,再把梳理整齐后的羊毛打包、垛成堆,然后让西班牙人运走。他们要整理完所有的羊毛才能吃东西。汤姆算过至少要梳理完一打羊身上的毛,才能喝上一碗辛辣的稀汤。

刷毛板是扁平状的木质工具,除了手柄外,其他部位镶着一排尖锐的钉子,可以当作武器使用。这个臭气熏天的长条形石屋关押了总共30名俘虏,既有英国水手,也有印第安人。每天总会爆发一两次冲突。大家围聚在冲突两派身边大喊大叫助威鼓劲。通常是一名英国人和一名印第安人相互拳打脚踢,扭打在一起,双方都企图用刷毛板在对方脸上留下一排深深的平行刮痕,直到西班牙看守用马鞭将他们分开才作罢。以前,鞭子总是很管用的;但是今晚,战斗有所不同。

汤姆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他们刚到墨西哥城时,一度被遣送到修道院,但没有在那里停留多久。自从被转移到羊毛梳理棚,由于缺乏食物,大家都日渐消瘦。如果他们还不逃离,他就会虚弱得想跑也跑不动了。透过皮肤,已经可以清晰看到他的肋骨了,很多人比他的情况还差,瘦骨嶙峋,胳膊瘦得几乎只看见骨头。但他们又没办法让西班牙人带来更多食物——在这种情况下,不想饿死就只有逃亡。

这次打架的是两个英国人。大家按计行事,当西班牙人进来回收当天梳理的最后一批羊毛时,冲突突然就爆发了。这两人扭打在一起,恶狠狠地咒骂着、叫喊着。顷刻间,其他人都起哄着围了上来,汤姆混在其中。有人趁机推翻了几条长凳和一张桌子,砸到了印第安人中间,从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不一会儿功夫,这个低矮昏暗的茅屋就陷入一片混乱,大家吼叫咆哮着乱成一团。卫兵如常提着长鞭走入人群,见谁就抽谁。

但卫兵只有三个。当第一个带钉子的刷毛板重重打到一名卫兵后脑勺时,他慌忙地转过身来,只见又有十多个刷毛板举了起来,像一个个爪子将他抓到了地上。这三个卫兵很快就被干掉了,脖子被划破,身体上布满了长条状排排伤痕。水手们麻利地取走了钥匙、宝剑、鞭子和刀具,快速跑了出去。印第安人起初愣了一下,随后也跟了出去。一行人转眼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雨天连成一片,一颗星星也看不见。即便能看见星星,对他们也没太大帮助,因为大家都只有水手用来辨别方向的基本技能,没人知道陆地的地形。大海在东边——他们只知道这点,却无法分辨哪边是东。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整夜奔跑,顾不得脚下步履艰难,不停奔向地势更高、更荒芜的地方,直至黎明伴着淅淅沥沥的雨点降临。他们跑到了一片丘陵地带,离墨西哥城只有数里之遥。

他们自由了,却浑身湿透、精疲力竭,没有食物,更别说武器。他们没有周详的计划,只想抵达海边。汤姆记起去坦皮科那次旷日持久、损失惨重的长途跋涉,大家一天比一天更加憔悴虚弱,因此这一次他们必须避免像上次那样一点点缓慢走向衰亡的过程。于是大家聚到一起商议下一步怎么走,疲惫绝望的眼睛在彼此脸上寻求着希望和方向;就在这时,彷如天降神助,山下林间小路上传来一阵骚动——西班牙人的喃喃说话声,听起来一大清早还没睡醒,随之还传来嚼环叩击声、马铃声以及骡马的踢踏声。

“骡队!是前往城里的商人!他们一定有食物、马匹和钱——我们抢过来就有救了!”

“对,说不定还带了银子——我们就都发财了!”

“别操心那事儿。现在我只想填满肚子,穿上暖暖的衣服……”

“再有匹马可以骑着去海边……”

“对,还有马!不过,伙计们,要想把这些据为己有,就要一个活口都不留。只要没人跑去通风报信,我们就可以安心上路!”

“说得没错!”

汤姆看着身边这些冷峻坚定的神情,感觉自己疲惫的身体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信心。他们早就该这么做了——这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出路!

骡队越来越近。大家快速分散到路两旁长满青苔的灰色岩石和松树之间。大家约定了一个暗号——安东尼·戈达德一喊“为了耶稣和圣乔治!”,大家就开始进攻;而一旦发现情况看似不妙,就学猫头鹰叫三声。

但只准成功不能失败,汤姆暗暗想道。他蹲伏在一根倒在地上的木头后面,手里握着一根很重的短树枝,他专门找来当棍棒用的。失败就意味着再被抓去当奴隶,再回到忍饥挨饿的生活!为了避免这种命运,我们有理由大开杀戒。他记起很久以前,自己责怪黑人杀死西蒙时,堂兄弗朗西斯在船上说过这样的话。现在自己却跟那时的非洲人一样也被人抓去当奴隶。也许,非洲人杀死西蒙也情有可原,如果他们也保持同样的想法。对弗朗西斯的回忆让他想起了英格兰,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在屋子里纺纱的母亲——他也许能够再次见到故乡,只要能够抵达海边!

他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让快速剧烈跳动的心脏平缓下来。他听见一行人接近时嚼环叩碰的声音和西班牙人的轻声低语。他舔了舔嘴唇,绷紧膝盖,准备随时起跳。

与卡洛大人同行时,马杜常常有逃跑的念头。在城里,他根本没有机会,但在苍莽的乡间,那无疑是轻而易举吧?他可以趁夜色溜走,然后昼伏夜出,像个男子汉一样独自靠打猎为生。在家乡,他在成年训练时就那样生活过。现在这么做也许能再次证明自己是条男子汉。

那他为什么没有跑呢?也许是因为时机没到。他们住的乡村大农场总是随处可见狗和奴隶——也许这就是原因。但还有其他的理由。在家乡他可以独自生存,但这里的农村大部分地方都以高原为中心,四周围绕着连绵的群山以及乱石林立的荒原和松树林,与非洲迥然不同。另外,他又有何处可去呢?他不可能一辈子独自过活,也无法漂洋过海回到非洲。他在这里见到的非洲人全部都是奴隶,其中玛尼人更是屈指可数。印第安人他他又信不过。因此他无处可去,更不指望能找到结伴出逃的人。

再说了,如果他被抓住,那他作为奴隶的处境会比现在更糟。他已经从许多农场和矿场里见识到这一点。有些地方本有数百名奴隶,但每过五年就全部变成新面孔,因为一个个在劳作中接二连三的死亡。现在他的生活和那种地方相比简直有如天堂。

他们正沿着一片高约十四五米的松树林往上爬行。前路蜿蜒向上,在长满苔藓的灰色岩石间曲曲折折,形成了一条最易行走的路径。这是一支强大的队伍——卡洛大人正押运一批价值不菲的盘子和布匹。为防打劫,这支队伍配备了二十名士兵。卡洛大人和军官骑着马走在队列前面;一群士兵汗流浃背地跟在其后。他们身穿镶嵌着动物皮的沉重铁质铠甲,脚蹬厚厚的靴子,头戴笨重的金属头盔。接下来是马杜带领的骡队;十来头枯瘦的长耳朵畜生由印第安人牵着;后面又是一群士兵。

队伍一路向上攀爬,清风吹得高高的树冠在头顶上轻轻摇摆,发出沙沙的响声。清晨的缕缕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低矮蕨类植物和小树苗的枝叶上闪闪发光。这片林子非常清凉静谧,与马杜家乡林木茂密、群鸟啸鸣的森林迥然相异。他心想猎人在这里实在太容易就能留意到异常动静,即便是最轻微的动静;再者,此处也实在太难隐蔽。此时他虽无遭受突袭之虞,却倍感孤单寂寞,这在家乡的森林中是从未有过的感受。因此当他看见一个男人的脑袋时,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一个红毛的脑袋,在一块巨石后边窥视着。他看见那双眼睛时,对方也看到了他,然后马上缩了回去,不见踪影。有一瞬间他觉得是自己在胡思乱想,但接下去又见到一个脑袋,还有身子,在灌木后面压低身子快速爬向前一个人。马杜意识到肯定有事发生。打头的队伍马上就要走进一条狭窄的沟壑,两旁林立的岩石高及马头,足以让人从上面跳到正在通过的骑手身上。卡洛大人和其他骑手已经离那处陷阱很近了。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马杜什么都没做。奴隶是不能主动开口的,除非别人先和他们说话。再说这不关他的事儿。马儿任劳任怨地稳步前进,卡洛大人和军官们悠闲地聊着天,仿佛还在美梦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前方即将到来的杀生之祸。箭已在弦上,但在这时……

“喂!喂,卡洛大人!打住,打住!停下,停下!”

马杜用脚跟在骡子肚皮上狠狠踢了一脚。它打了个响鼻,不情不愿地迈着沉重的步子小跑起来。马杜清楚地感到了一张张皱着眉头的脸惊讶地转向自己。

“喂!打住,打住!岩石上有强盗!有陷阱!”

马杜一只手指着红毛埋伏的方向,做这个动作时差点从骡子身上翻了下去。就在卡洛大人要张口斥责这个无礼奴隶时,他向前瞥见树后冒出一个衣不蔽体的红毛。那个红毛在树后怒视了他们一阵,然后学猫头鹰叫了三声。叫完他转身开跑。顷刻间,前方的树木和岩石上到处都是半身赤裸的身影四下逃窜。

“上!抓住他们!冲啊!”卡洛大人挥舞着手里熠熠发光的西洋剑。他在马鞍上转身向士兵发号施令,调转马头离开道路进入林间,俯身避开树枝,策马冲向袭击者。

士兵们叫喊着四面出击。他们冲进树林,缩短矛头,并把步枪倒过来当成木棒进行攻击。马杜的骡子起初不听使唤,后来兴奋起来,和其他人一道,斗志昂扬地跑出路边,马杜只好拼命抓住它的鬃毛,紧贴着骡背,以对抗骡脊梁突起造成的剧烈摇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