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代名士张伯驹读后感200字左右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我们也不需要办年货,逛一逛就回去吧!”伯驹说。

“今年春节……”慧素还不晓得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在哪里过,她脱口说出了这几个字,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丈夫。

“当然是回家啦!”

张伯驹的大家一直在天津,后来又迁往北平。

夫人挽着丈夫的胳膊,兴奋地说:“这一下我可以见到北平了。”

潘素与张伯驹从相识到结婚,先后遍游南方名胜,唯独未游览过故都北平。

当张伯驹决定将自己的新婚夫人带往北平家中度岁之后,常有些心神不定,因为他有一番话,需要向夫人说清,但始终难以启齿。

这一日,张伯驹坐在书案前,淡蓝色的青花茶杯端起来,又放下。这对夫妇均喜好饮用咖啡。潘素的那一杯早已用了,伯驹的这一杯却已经凉了,却丝毫未动。他还是端起来,又放下,不断地发出轻轻的长吁短叹,显然心事重重。

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墙上挂钟滴答滴答地响着。

夫人以为丈夫在外面遇有为难之事,便很温和地问他,可丈夫摇了摇头。夫人又以为或许身体不适,便决定陪他看医生,丈夫摇头说:“不需要,不需要。”丈夫张开了嘴巴,正要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有人叩响了房门。伯驹的两位诗词朋友来访,他们又天南海北地扯了起来。

客人走后,潘素将自己临摹邵僧弥的《青绿江南》送至丈夫书案,请他赐教。这是潘素在老先生的指导下,初期临摹的作品。伯驹看着虽显稚拙的笔墨,心中却甚是喜悦。他沉思片刻,题道:

白露划青天,黄鸟绵蛮。鸳鸯栖宿波绿间。更有东风双燕,对舞翩翩。  暖水净开奁,山染绿螺鬟。柳丝织雨草仓烟。春与征人如有约,先到江南。

夫人一遍遍地诵读丈夫为自己的作品题写的词章,喜不自禁。这时她又想起再过一两日,就要随丈夫北上度岁,与家人团聚,幸福和喜悦溢满心头。

她走进卧室,打开箱子,取出一套套华贵的衣服,对着衣镜试穿。试来试去,她喜欢那件麦尔登红呢大衣,款式讲究,而且穿上显得身材修长。她还选了几件,其中有两件裘皮大衣,都装在即将随身带去的皮箱里。

腊月二十二,伯驹偕夫人乘车北上。小年的早晨,他们到达了银装素裹的北国。

北平。在一处十几亩的土地上,白树林立,几座红色和黄色琉璃瓦盖顶的楼房矗立在眼前,蔚为壮观。这就是张伯驹的宅院。

伯驹偕夫人步入正厅,这里有一进门,二进门。两门之间有一方形水池,池上有一架银桥。中间是主楼,主楼两侧是耳房。这里的建筑均用游廊贯穿。廊宇建造仿排云殿的规模。这原是清朝太监李莲英的旧墅。传说建筑落成后,西太后曾临此地。这幢别墅后被张镇芳购得。

“京兆”铸情 姑苏完婚(3)

夫妻俩进入主楼,室内金碧辉煌,陈设华美。一应家具,几案、床榻、桌椅、橱柜、书柜等,尽是由紫檀等珍贵木材制成,红色缎子制成的垫褥,铺陈其上。深紫檀色的木床,雕龙画凤,格外古朴、典雅。特别是这里收藏的众多的古玩、古瓷器、古书、古字画等,让潘素欣喜不已。她兴奋地对丈夫说:“我们的家有如艺术宫殿,美妙极了!”

“我只收藏了极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悠久璀璨,为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今后当潜心研究,并争取有所成就。”

潘素爱慕地看着志存高远的丈夫,倍生敬意。

小歇后,丈夫偕夫人拜见了婆母。婆母端详着这位彬彬有礼、如花似玉的儿媳,乐得合不拢嘴。

按着张家习俗,小年的晚餐,是一次团宴。张伯驹也就是要赶在团宴这一天,把新婚夫人带回家。张伯驹的一大家人陆续进入餐厅,大部分人均已落座。

这时张伯驹偕慧素双双步入餐厅。所有的目光一齐射过去,投向这位身着盛装的夫人。只见她—张美丽的面庞,显得异常聪慧,白皙细嫩的皮肤,丰满迷人的朱唇,含情脉脉的眼神,苗条、柔美的身段,丽中带秀。

丈夫把她介绍给家人,她含笑微微点头,款摆着杨柳腰肢,进入自己的座位。

这时坐在上首的婆母依次介绍,这是伯驹的原配夫人李氏、二夫人邓氏、三夫人王氏。潘素以为是自己耳误,可定睛一看,婆母身边是伯驹,依次是三位夫人,然后才是她的座位。她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

她极力克制着自己,在那丰盛的团宴上,勉强吃了几口,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了餐厅。

她哭了整整一夜,眼前一片漆黑,天旋地转,泪水润湿了枕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