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表妹难为春 > 第57部分(第1页)

第57部分(第1页)

是太后病着总也不见起色,他不好扔了太后自己去城门牌楼上看花灯,就叫大皇子替他去了,结果就闹出这么件事来!

百姓死伤个百十人,在皇帝眼里倒还不算什么。毕竟上元节不管哪年也总会出点儿小事,只是今年特别的大,又是在一年的头里,兆头就不好。且渐渐的就有流言出来,说上元节这祸,乃是因着大皇子代皇上观灯的缘故。大皇子是火命,跟这些花灯啊烛火的撞上,难怪要出事呢。还有说得更厉害的,乃是说大皇子命格太轻,到那城门楼子上观灯的本应该是皇帝,大皇子压不住,才有了这场祸事。

皇帝听了大怒,命令去查这流言是从何而起的。说大皇子命格轻,听起来似乎只是在说他不如皇帝,但往深里想,就是说大皇子没有做皇帝的命!做为一个皇帝就是这么奇妙,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说哪个皇子命格贵重是天生的皇帝命,他必然勃然大怒觉得有人有心篡位;但是如果有人说哪个皇子合格不好做不得皇帝,他也要发怒,觉得必定是有人有心争夺皇位才贬低其他的兄弟。

可是流言之所以成为流言,就是因为它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皇帝查了一番,并没查出根源来,反而又带出另外的说法,说当日大皇子本该带着正妃金国秀去城楼上,结果两人因着些事已冷了几日,大皇子竟带着侧妃吴氏和柳氏去观灯了,因着城门楼子上没有正妃压阵,所以才出了事。而正妃当日一气之下自己便衣出宫回了国公府,结果又被显国公骂着送了回来。

关于金国秀便服出宫的事,是墨画回来说的。上元节闹了那么一出,吴知霞关切家中亲人,就遣了墨画回来问平安。

“皇子妃真私自出宫了?”郑氏十分惊讶。

说起来皇子妃比皇帝的妃嫔要稍微**一点儿。一般来说皇子成了婚就会自己开府,到时候皇子妃就是一府主母,出门也是可以的。但今年两位皇子选了正妃,却因皇子府还未曾竣工,所以一直都住在宫里,大概要到三月才能迁入皇子府。既是住在宫里,出入就都要禀了皇后才行,尤其是回娘家。

“是。”墨画略有几分兴奋,“如今皇子妃已经自行请罪,皇后罚她去宝华殿诵经三月,等到皇子府建好之后才许出来呢。为着这事,长皇子也有些气恼,都不曾替皇子妃求情。倒是咱们姑娘――惠侧妃替皇子妃讲了几句好话。”

郑氏不禁皱眉:“瞧着皇子妃不像是那么不懂事的人哪?”未嫁前在家里上侍祖父下抚幼弟,进退有度既才且贤,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呢?

“那都是嫁人之前了。”墨画倒有自己的见解,“皇子妃确实能干,长皇子宫里一切都妥妥贴贴的,宫女内监没个敢不规矩。只是皇子妃自入了宫,长皇子总歇在她房里。可是她一直也没个动静……因着灯节前几日,长皇子在柳氏房里歇了几次――也是柳氏说身子不适的缘故――皇子妃就有些不喜了。”

“这可是大忌……”郑氏不由得说了一句。妒嫉本就是女子大罪,何况身为皇子正妃,若连侧妃都容不下,可如何坐这位子呢?皇后罚金国秀去诵经,怕也不是为着她私出宫门,而是为着她妒嫉罢。

“到底是年轻姑娘――”郑氏虽则批评了金国秀一句,却也忍不住说了句实话。新婚燕尔,哪个女人愿意与别人分享丈夫呢?别说是皇子正妃,就是中宫皇后,看着下头一溜儿的妃嫔,心里难道就喜欢吗?

“这倒是霞儿的机会,只是你回去务必告诉她,皇子妃再被罚也是正妃,照样要恭敬着,能时常去探望或送点儿东西最好。如今长皇子宫里是谁管事?”

“是咱们姑娘呢。”墨画喜滋滋地说,“长皇子说咱们姑娘能干,近来也稳重,所以就交了姑娘管事。”

其实虽然同为侧妃,但吴知霞有个“惠”字的封号在,自是比柳侧妃要高一等,管理宫中事也是应该的,难得却是长皇子的称赞。尤其吴知霞刚入宫不久就因责骂宫女被正妃禁足过,所以今日得这“稳重”二字的评价殊为不易。

“这就好。”郑氏虽然还有些疑惑――金国秀曾以不稳重为由罚了吴知霞,自己怎么又做出这不稳重的事呢――但毕竟对女儿的关切压倒一切,也就抛到了脑后,“叫姑娘不要累着自己,萧规曹随,一切都依着皇子妃的例来就是。不要因此与柳侧妃交恶,最主要的是借着这段时日好好侍奉长皇子!”

最后一句话是重中之重。任你贵为后妃,也是有子女傍身最为重要。金国秀要在宝华殿待三个月,倘若吴知霞能赶着这段日子怀上身孕,那可就抢了先手了。

墨画跟郑氏自然是在宁园里秘谈的,但金国秀入宝华殿诵经的事却是瞒不住的,一时间京城之内颇有人议论此事。

绮年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跟如燕两人默然对坐,半晌,如燕才小声问:“姑娘,你说金姑娘她,她是替谁――”

那天从街上回来,两人就没敢再议论此事。皇子妃亲自来接这封信,标志着这件事已与皇家有了牵扯。

“会是长皇子?”如燕只觉得心惊肉跳的,“如果不是为了长皇子,那――是为了显国公府?”

“别说了别说了。”绮年苦笑,“管他们是为了谁,我们今后再也不出门了就是。那个银香薰球你藏起来了?”现在她真是后悔,不该把那个香薰球塞到金国秀手里的,应该把信拿出来,只把信塞过去就是了。可是当时她太紧张,总觉得一旦把信拿出来被人看见,自己也会被捅上一刀,所以把香薰球一塞就跑了。现在回想起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藏好了。”如燕已经把那个香薰球深深塞到了箱子最底下,“奴婢已经跟如鹂说了,姑娘挤丢了一个球,这一个要好好藏着,再不拿出来用了。”

绮年回忆了半天,断定自己从前绝对没有戴过这东西,但是就不知道吴氏从前有没有戴过这东西,不过吴氏嫁出京城都已经十多年了,想来不会再有人记住这么一件小饰物的。

“这事再也别提了。任她是为了谁,都跟我们无关。”

“哎。”如燕答应着,犹自心惊胆战,“京城的事实在是――”从前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最严重的事就是那次西山寺惊马事件,就连这件事都是跟京城有关的。

“是啊――”绮年揉着额头,“我都有点后悔来京城了……”

☆、54 冷玉如乍遇难关

一月底的时候;京城里终于来了好消息。其一,在外地失踪的昀郡王世子终于找到了;其二,二皇子的一个侧妃有了身孕。

第一件事真是大好事。承文伯出任当地知府后,不但找到了郡王世子,还查出了流民暴动的原因;揪出了当地一批贪官污吏;就是他们官逼民反。而且;承文伯调动附近的卫所军队;剿杀了一批山匪;发现他们当时也参与了袭击广东献俘队伍。

昀郡王世子没能去山西给外祖父上坟;就惨兮兮地给送回了京城。他受了不少伤,当时马车被流民与山匪所惊;摔到了山崖之下,是他的贴身小厮立秋抱着他跳了车,当时就摔断了一条腿。为了躲避山匪,这小厮背着他钻了山林,还有另外一个丫鬟清明找了过来,三人翻过了半座山,躲在一个猎户家里养了将近三个月的伤,终于被承文伯找到了。最妙的是他们躲藏的地方离着山匪的老巢不远,这小厮立秋胆子极大,竟悄悄儿的将老巢的位置摸了个清楚,最后告知承文伯,带着官兵一举拿下了山匪,无一漏网。

这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颇有几分戏剧性。人人都还记得,这位郡王世子刚出京城,家里就给他订下了锦乡侯的女儿为妻,结果因为后来生死未卜,郡王为免耽搁人家姑娘,以八字不合为借口把亲退了。现在郡王世子不但活着返京,而且还立了功劳——虽则探明山匪老巢的是立秋,但立秋声称是自家主子指点的,所以功劳当然算是世子的——可是锦乡侯家的小姐,却在数日之前已经与别人家定了亲。

有不少人都在议论锦乡侯家这位姑娘没福,但也有人说世子打小儿身子就不好,如今又这么三灾八难的,若锦乡侯的女儿真嫁了他,没准过不了多久也要守寡,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呢?

虽然关于郡王世子的事议论纷纷,但还都不如第二件事来得热闹。

二皇子的这位侧妃,是他的生母陆婕妤娘家的外甥女儿,姓李,出身算不得高贵,但也是知书达礼,生得一身江南少女的娇柔,颇得二皇子欢心,宿在她房里的时间仅次于正妃。也是她运气好,正妃丁意如尚未有孕,她倒先传出了喜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