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执掌光明顶校对 > 第72部分(第1页)

第72部分(第1页)

芡吮堋!?br>

听到方丈一锤定音,空智也不再多说。他传回的信中只说魔君率军五千,那无从抵挡的凛冽兵势却非言语能够尽述。瞧着众人气势正盛,他也不再泼人冷水,便将与鲜于通商议的计策娓娓讲出来。

空闻大师听完此计,沉吟良久,才说道:“鲜于掌门不愧神算之名,只是不知寺外那些俗家弟子是否肯附和。”

圆音大声道:“师门重恩,譬如父母养育之恩!况且这是拨乱反正,诛杀魔教的江湖大义,哪个也不敢推脱!”

众人商议一番,便准备力拒魔君,各自分头行事。一面着令各俗家弟子尽起庄丁护寺,一面召集寺中罗汉堂数百武僧演练阵仗,准备与魔君铁骑决一高下。

与少林厉兵秣马积极备战的紧张态势不同,离开了驻马店后,赵禹便命大军放缓步伐,从容行军。一路行至郾城,更扎营不前,令人琢磨不透他心中所想。

各路义军原本见滁州铁骑兵锋之盛,唯恐被其兼并,虽然随军而行,但却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待发现滁州兵驻营不前,着人打探一番,才知滁州铁骑后勤拉长,补给不足,不得不等候辎重营赶来。得知这个消息后,红巾军众头领纷纷舒了一口气,若与此精锐铁骑争胜,他们胜算忒小。若被滁州军先克汴梁,此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徒劳无功还有被歼灭的危险。

可是滁州军后勤出了漏子,不吝于去掉这一围攻汴梁的强大竞争对手,令众人再次瞧见希望,纷纷加快行军,务求赶在滁州军之前到达汴梁。庆幸的同时,他们不免叹息魔君志大才疏,只瞧见铁骑威猛,却虑不到数千大军并过万战马人吃马嚼的巨大消耗,空有铁骑精兵,却只能坐失良机。

铁骑营主将是讨虏军中新近崭露头角的傅友德,此人原本是徐寿辉部将,因徐寿辉气量狭小诸多猜忌,索性由心灰意懒的彭和尚举荐转投滁州,其兵法谋略连徐达和常遇春都赞不绝口,被赵禹委以重任,将唯一一支骑兵队伍交由傅友德统领。

傅友德感于赵禹知遇之恩,倾尽毕生所学襄助大业。眼看着各路义军纷纷超赶过自家大军,营中将士不免有些气急,但在傅友德尽心调度下,士气尚能保持完整。

这一天,赵禹正在营帐中读一卷初唐李靖所著兵书,一身戎装的傅友德入禀道:“刘福通已经亲率大军攻克商丘,不日可达汴梁!”

赵禹放下兵书,叹息道:“刘福通此人着实不凡,受挫不馁,能把握时机,这一次,只怕汴梁要成他囊中之物了。”

傅友德笑道:“若非总管那个北伐召集令搅动天下大乱,元人顾此失彼,刘福通也不能这么快从上次失败阴影中走出来。现下元廷汝阳王正从山东挥师西进,甘陕路的大军也开拔入豫,纵能拿下汴梁,刘福通也要应对一连番的苦战!”

“让他动起来,便没有那么多精力往南面去搅动风雨。是了,元廷北路军已被搅动,江南大营有什么动静?”赵禹又问道,他虽居于郾城,但心思却全放在江南集庆等处,那里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傅友德奉上最新的情报,喜形于色道:“没了汝阳王兵势压迫,张士诚威风大振,一举拿下常州,进逼镇江。元廷江南大营主帅福寿命大军集于镇江,以挡张士诚。借此良机,徐将军已经一举攻下采石,集庆以西水路靖通,芜湖水营可长驱直入,不日便可水陆并进,围攻集庆!”

数年谋划,在此一举,饶是赵禹久居高位,听到这消息也有些不淡定起来。他站起身,在营中来回踱步,良久之后才勉强压下激荡情绪,同时不忘吩咐道:“集庆方向的消息,要一日三报,我要第一时间拿到最新战报!”

傅友德接命后,又问道:“那少林之事?”

赵禹朗笑道:“一群武夫而已,有什么可虑!”

话虽如此说,他还是颇看重此事,详细询问了少林方向的消息。

待听到少林竟也响应北伐汴梁的号召,托此名义召集各方俗家弟子引兵护寺,赵禹忍不住哑然失笑,说道:“这糊涂主意哪个出的?江湖事便要江湖了,少林这番撸起袖子来,莫不是也要起兵造反?原本我还怕进逼少林,会引得态度暧昧的刘福通在一旁掣肘。少林此举,可算是在河南之地又立山头,刘福通与他们交情再深,也容不得旁人在卧榻之侧酣睡!”

傅友德也叹息道:“这一群僧人,不通天下大势,只瞧见总管引兵来犯,便要依法对抗,哪里分辨得出当中滋味!总管根基不在河南,一时强兵过境,刘福通眼下着紧汴梁还能视而不见。少林距地自守,可是真正要分割刘福通的地盘。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他们不公开臣服刘福通,早晚要交恶开战!”

赵禹又笑道:“我这番作态,虽有些无赖,却也着实将这些和尚逼急了眼。若不然,也不会出此昏招。举兵容易散兵难,堂堂正正的武林门派,这一公开举兵可就变了味道。天下之争,不成功便成仁,哪有他进退自如的余地!”

“得了,即刻修书给刘福通,今次我出兵为他解除少林糜烂之祸,一应钱粮物资都要由他出。若不然,我就担个武林耻笑的名声,即刻引兵南归,坐看他如何应对少林大军的崛起!”

赵禹心中大悦,又沉吟道:“不妨再乱一乱,公开责问少林擒拿殷野王存的什么心思?莫不是要逼问屠龙刀的下落!我倒瞧一瞧,这一来六大派是否还能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我的铁骑精兵!”

他说的兴奋,却不知数年前汉水畔那个娇若兰芷的小姑娘已经先一步替他做了此事。(未完待续。)

126章 拔营起兵赴少林

大元至正十六年的春天,天下局势可称得上波诡云谲。

汝阳王李察罕经过至正十五年一整年征伐不断,原本已经稳定了北地局势,孰料乱军贼首赵无伤一纸北伐召集令,便引动天下红巾军纷纷雄起北犯,北地局势登时溃烂一泻千里!

元军精锐尽出,各路大军驰援汴梁,虽疲于奔命,却终究鞭长莫及。这一年入夏,苦攻汴梁数月的刘福通终于攻克城门,挥军入城!

天下震荡!

汴梁是故宋旧都,元廷虽得天下近百年,但因对汉人诸多压迫,向来不得人心。反元大幕拉开最初,各路义军虽然争杀不断,但对横扫天下的蒙古精兵仍然心存畏惧,瞧不到太多希望。可是汴梁的失陷却使元廷软弱暴露无遗,人心大振,天下皆知汉统终于到了再次振兴的时机!

刘福通同样声名大噪,风头一时无两。虽然汴梁一战损兵折将,损失颇大,但所得也丰厚。尤其他坐拥雄城,招揽四方来投之师,不旋踵便聚起数十万雄师,哪怕没有赵禹先下汴梁奉其为红巾主帅的承诺,此时他也成了无冕之王,世所共仰,达至人生巅峰!

然而这位新晋红巾军大帅眼下心情却着实欠佳,虽然拿下汴梁,但他手中嫡系人马却折损大半,新附之军看似势大,战力却着实堪忧。加之元人数路人马皆往汴梁转移,一副不收复汴梁誓不罢休的姿态,令他忧心不已。

坐于汴梁帅府中,与众将议事毕,刘福通身心俱疲,闭目养神。

数年征战,虽然成果斐然,但刘福通已经渐觉心力不济。他两腮深深陷下去,鬓角斑白,再无原本富家翁的和气模样。四年前,他借各方之势将五行旗一举赶出颍州,真正全盘掌握了颍州分坛全部力量。随之而来却不是一呼百应的风光,而是每日战战兢兢,疲于应对元兵凛冽攻势。

五行旗在滁州每取得一点成就,他的心便似被戳了一刀般,至此方明白,当年赵无伤想都不想便拒绝自己的招揽,是存心将自己竖起在中原做靶子,为其争取从容布置发展的时间!前不久他听信朱元璋的建议,将触手伸往濠州准备一统北地,随之而来便是赵禹直中命门的反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