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执掌光明顶校对 > 第65部分(第1页)

第65部分(第1页)

元廷在皖南力量本就薄弱,这支义军穿州过府近乎胡闹的举动竟无军队来剿灭。尤其李黄山一路行军大张旗鼓,更引得许多本就不安分的地方豪强引兵来投,队伍渐渐庞大起来。旬日之间竟达到五千之众,各自统属不同,愈发难以管束。尤其那些新加入的头领,无论江湖地位还是乡野声望比之李黄山都不遑多让,就连李黄山这名义上的统率都无法约束他们。

这时候,宋青书作为武当派高徒的影响力终于彰显出来。这些新加入的地方豪强,或是曾受过武当七侠的恩惠,或是有子弟投在武当派门下,或是单纯的仰慕武当派声明,纷纷加入宋青书麾下。原本被赵禹杀到五百余人的侠士营,激增到三千有余。

与一呼百应的宋青书相比,赵禹这个名义上同为名门高徒的昆仑派弟子则就显得落寞起来。首先昆仑派远在西域,在中土的影响力远不及武当派,其次他在义军中嗜杀的名头顶风都臭了十丈,旁人对他这视人命如草芥的凶徒自然敬而远之。

宋青书终于妥妥压过赵禹一头,愈发不给他好脸色看,甚至不许督战队进入侠士营范围。随着行军渐近长江,赵禹也不再与他计较,督战队风光几日后便名存实亡,索性转而做了谁都不乐意做的斥候。

大军缺了管束,军纪越发涣散,所过之处如蝗虫掠境,满目疮痍。许多据城自保的坞堡,见机得早还有机会引了丁壮来投靠义军,见机晚的直接被里应外合攻破,烧杀抢掠恣意无比。这些侠士们解民倒悬之事未做多少,落井下石的勾当却渐渐纯熟起来,一个个囊中丰厚无比。

将近芜湖时,队伍已经滚雪球般壮大到万余人,这样浩大的声势,就连始作俑者李黄山都始料未及。不过他非但没有玩火**的觉悟,反倒越发兴奋起来,除了每日向赵禹探听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对义军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愈发助长了后来者的气焰。

狂欢般的行军将近芜湖时宣告结束,赵禹的斥候探知芜湖已被滁州军攻破,而此时义军距离芜湖还有区区三十余里。只要再有一天的急行军,就会与滁州军碰面。

入夜后,在李黄山的大帐中,众头领对下一步的行动众说纷纭,有主张返回皖南的,有主张西去攻打襄阳的,却无一人主张北上进击芜湖。他们已经集体失忆,忘了此次举事最初的说辞。

赵禹此时已经彻底被边缘化,但因他昆仑派弟子的身份,在大营中还有一席之地。耳边听到众人议论不休,忍不住冷笑出来。

宋青书已经彻底摆脱了赵禹施加的阴影,此时见他一脸不屑冷笑连连,顿生不满,冷哼道:“詹兄,有何见解不妨说出来大家合计。你在那里一言不发,莫非不将自己当作义军的一份子?”

众人此时才注意起赵禹来,纷纷转头望向他。

赵禹站起身环顾一周,冷笑道:“你们这群人,当真可笑的很。只听到小魔君攻下芜湖便以为他战无不胜,不敢撄其锋芒,难道旁处敌人就是好相与的?要我说,小魔君现下是最易击败的对手!他力战芜湖,手下必定死伤惨重,而且芜湖刚刚易主,正是人心浮动之时。我们万余雄军出其不备,兵临城下,正是最恰当的时机!否则给他站稳了脚跟,南下一马平川,皖南无险可守,能阻挡到几时?而襄阳更是天下雄城,百年前战无不胜的蒙古兵都在此地饮恨数次,凭我们就能一战而定?”

见到众人被赵禹言语所摄,宋青书不欲他独占锋芒,反驳道:“小魔君诡计多端,天下闻名。他麾下五行旗也是魔教最精锐的部队,你凭什么就认定我们战得过他?”

赵禹不客气道:“行军作战,一鼓作气,再鼓衰。小魔君拿下芜湖正是士气衰弱之时,而我们则众志成城,士气如虹。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有什么道理战不过他?况且大家不要忘了,小魔君攻打芜湖势必精锐尽出,滁州空虚无比。我们拿下芜湖后,正可顺势取下滁州,如此紧扼长江水道,占据金陵锁钥,进逼集庆,这样好的形势,天下去哪里能找到?”

他连番分析,最后一句话恰击中众人软肋。金陵虎踞龙蟠,王者之都,哪个心中没有图谋!如此美好前景,谁也不能轻言舍弃。

沉默良久,李黄山最终发出定音一锤:“大军休整一个时辰,夜攻芜湖!”

他眼中闪烁着厉芒,心中却掠过最新接到的指令:“诛魔君,进滁州!”

113章 一战而定扼大江

芜湖毗邻长江,地处集庆西南,是元廷江南行省除集庆外又一重镇。此处水乡泽国,道路错综复杂,水陆连营,若从滁州南下须得攻破绵延数十里的水军大营。虽然有一部分水军舟师沿江而下驰援集庆,但营中所留有的力量仍然不容小觑。

滁州这两年发展虽然颇有起色,但若要独力拿下芜湖还力有未逮。尤其战船严重不足,根本突不破长江南岸的水军大营,遑论直接攻下芜湖城!

义军中众多首领,未尝没有颇具智谋者,其中一个名叫陈野先的义军首领更是旗帜鲜明的怀疑小魔君能否攻下芜湖。但众人皆被赵禹所描绘的前景所诱惑,哪里听得下这些反对意见。万余大军闹哄哄的急行军,混乱不堪。

反对未果,几名义军首领也纷纷派出斥候,务求详细掌握敌军形势。

赵禹随军而行,直接掌握的百名督战队转成的斥候尽皆撒出,不断从前方传来利好消息,通报全军。众人益发兴奋,连连催促手下疾行,片刻也不松懈,人人都想争抢拿下芜湖的首功。混乱中竟无一人察觉到回报的斥候皆是从未见过的生面孔。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五行旗精营皆调往长江南岸,一方面往来通报消息,一方面剿杀皖南义军派出的斥候。当所有人都被蒙蔽的时候,整个芜湖左近的形势尽数掌握在赵禹心中。

两百余名五行旗精锐悄无声息渗透进义军里,聚拢在赵禹身边,他们负责在乱军中把握战机,并且保护赵禹的安全。真正两军交锋惨烈厮杀起来,再高强的武功也未必能保全性命。为了保证赵禹安全无恙,就连庄铮等几名掌旗使都易装守护在他身边,务求万无一失。

黎明最黑暗时分,义军渐渐逼近芜湖,夜幕中那黑蒙蒙的城墙依稀在望。许多未扑灭的火堆兀自燃烧着余烬,涌出大股烟尘。疾行一夜的义军未见疲累,纷纷鼓起最后一分力气,嘶吼着扑向前方。

东方未露鱼白时,战斗打响了。一直冲锋在前的侠士营最先撞上了严阵以待的敌军,与他们预想中的残兵游勇不同,迎接他们的是以逸待劳齐整无比的元人精兵。甫一接触,侠士营便死伤惨重,折了百余人!前行的势头突然被遏制,中军撞上前军,场面混乱无比。

军令不行的弊端暴露无遗,在一片混乱中前后消息几乎隔绝。押后而行的义军根本无法得知前方情形,见到城头火起,反倒以为前军已经开始进攻城池,一时间更加蜂拥向前。一路行来攻破诸多坞堡的经验,他们早明白第一支冲进城中的队伍才会获得最好收成,哪个也不愿被友军啖了头汤,自己只落一个残羹剩菜。

别有怀抱的李黄山早就已暗中收束队伍,隐隐与大队脱节,在这一场席卷全军的动荡中受到波及最小。眼见到乱象骤起,他隐隐察觉到几分不妥,恰看见赵禹从乱军中脱身往此处奔来,他便急问道:“詹少侠,前方到底是何情况?”

赵禹朗笑道:“我军势如破竹,即将要攻下芜湖了!”

“怎么可能……”

饶是李黄山不通军事,仍看出眼下情况与赵禹所描述有些不妥,正待要再详细问一次,却惊骇发现赵禹猱身冲来,势如闪电!他张大嘴要惊呼,却陡然发现下巴已被卸了下来,整个身躯身不由己的跌下马去。

“老爷!”

紧靠李黄山的来福见赵禹竟突然出手袭击李黄山,挥掌劈来,却被早就伺机一旁的庄铮出手擒下!

此时天色昏暗,众人且不清楚此间发生何事,只听到赵禹大喝道:“李堡主中了流矢,大家小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