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吴三桂发迹史思维导图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四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军到达永平。

李自成见军营遍布,旌旗招展,似有千军万马驻扎之状。心里便有些发虚。他问众将谁可去拔除此营,好让自己安营扎寨。

李过年轻气盛,想立头功,便说:“末将愿意领兵前去!”

李自成的眉头皱了皱,因为他的本意并不想让他去打头阵。李过是他的侄儿,因此对李过有些私心,但现在李过既然提出来了,李自成却不好阻止,只得同意他。

李过率领两万骑兵进去,守营之兵一击即溃,李过杀得性起,便马不停蹄地连扫敌军十三座大营。原来,吴三桂安排此营之中的守兵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团练。

李过大获全胜,趾高气扬。

李自成见首战告捷,心里的阴影便一扫而空,也高兴地说:“吴三桂再厉害,遇到我大顺铁骑也溃不成军!”

大顺军里众将士便士气高昂起来。

第二日,李自成又挥军逼进山海关。不费一日工夫,李自成的大军便来到山海关附近。

李自成叫宋献策手写招降书一封,让弓箭手射入城阁。

吴三桂展开李自成的招降书一看,心里的疙瘩便慢慢扭紧了。原来李自成劝吴三桂投降,若答应,李自成便不追究吴三桂的背盟之举,且同样封他为侯,并把陈圆圆归还于他。

吴三桂现在是有口难言。他何尝不想投诚李自成算了!既可以封侯拜相,又可以重新得到陈圆圆。可是,现在不容他有回旋的余地。因为一旦自己答应了他,多尔衮势必对自己重兵压境,以消灭自己为后快!那自己便真的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如果自己不答应他,自己的父亲和一家大小便会凶多吉少,陈圆圆也会在劫难逃。

吴三桂在帅堂之中徘徊不已。

胡守亮恰在此时走进帅堂,见吴三桂来回不停地走,便知他心中有重大事情难以决断,正想溜出去。吴三桂却招他进去,他只得进了帅堂。

吴三桂将李自成的招降书拿给胡守亮看。胡守亮看过之后,心里便清楚了,然而胡守亮也不敢给他拿主意,这不但关系到吴三桂家人的生死交关的大事,也关系到吴三桂的爱妾的生死,自己还是什么也不说为妙。

没有想到吴三桂却偏偏问他:“你说我该如何处置此事?”

胡守亮明白,其实吴三桂心里早有主意了。他现在问自己的目的,并不是想向自己请教,而是想向自己验证而已。然而,吴三桂心中的主意是什么呢?自己却无从得知!看来,自己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胡守亮试探地对吴三桂说:“其实,我觉得李自成并没有招降大人的诚意。”

吴三桂问:“你如何得知?”

吴三桂的提问其实是对自己认同,胡守亮心里有底了,便说:“因为李自成若真心招降大人,便不该扣押老爷,更不该一直将大人之妾留在自己身边!”

吴三桂说:“我也正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我对他们的安全有些不放心啊!”

胡守亮心里说:岂止是放心与不放心的问题?分明是绝路一条!然而,不这样的话,多尔衮又会令我们死无葬身之地!胡守亮不好说什么,只能安慰他说:“作为明智的统帅,我想李自成不应该那样做!”

吴三桂点点头,然后叹着气。

胡守亮见吴三桂如此优柔寡断,心里急了,对吴三桂说:“大人必须立断!当断不断,必生祸乱!”

吴三桂一惊,是啊!自己怎么如此儿女情长起来?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和尚对他说的杀鸡取卵是帝王之态那句话来。虽然自己不一定要当帝王,但具有帝王的气魄也好。

于是,吴三桂将招降书撕了,叫自己的弓箭手将讨伐李自成的檄文射了出去。

李自成见了,大怒,然后下令包围山海关,打算与吴三桂决战。

李自成将二十万大军分成三路分别从东罗、西罗、北翼三座护城包围山海关,同时又调二万骑兵由李双喜率领,切到北翼城下,截断吴三桂北方的退路。

这样一来,吴三桂便成了真正的瓮中之鳖了。

五、看到吴三桂与李自成决战,多尔衮心中充满了快感。

吴三桂决意反李,本来已经预料到会遭到李自成的围攻,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李自成速度如此之快!

吴三桂因此而心惊,看来李自成的部队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的。然而,他已经是势成骑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容许他再犹豫。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只要清兵能守约,合力抗击李自成还是能成功的。

然而,山海关的兵士却没有吴三桂那样能泰然处之,他们一见李自成采取如此的包围之势,心里早就慌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慌过,即使是清兵攻击他们时,也没有慌到这种程度,因为他们知道清兵讨不到多少好处。但现在要与李自成兵戎相见,他们心里没有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