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宠妃有点毒 风轻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众大臣为这惊天之举交头伐耳时,治粟内史李立清列队文臣之中,显得异常冷静。他望望这封奏章的呈递者,又转目高座上的皇帝陛下,终于忍不住问第二封奏折了。

“敢问陛下,不知第二道奏章的内容是?”

皇帝闻言目光逡巡,落到李立清身上,微微颔首。执起另一卷帛书,命见深念了下去。

“实行粮食货币本位交换制,以北周青铜官币为主币,比例为一布币兑一斗粮食。贝币、金币兑粮扣损四成货币重铸费用,即一金兑六升粮食。反之,粮食可兑青铜币,如此周而循环。”

此言一出,朝堂皆是鸦雀无声,大眼瞪小眼。

他们如何不知,青铜币与粮食等量互换,这不仅意味着国库有源源不断的粮资来源,而且粮食收贷幅度可以借货币铸造、冻结进行有效调控。

更重要的是,稳定官币价值,降损其余流通货币的含金量,这根本就是在为统一货币作铺垫!

要说北周建国十余年,也不是没有尝试颁发统一货币的政令。只是货币使用效率,向来是由市场形成的。新旧两朝更迭,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平民消费习惯,这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故而这么些年来,朝廷虽然推行官币,但仍然默许多种货币在市场流通。这也是不得已的结果。

而现今,将官币抬升至本币位,那不仅仅是为了鼓励农业发展,往深里探究,那是要抽那些老财阀的银根!

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在廉昌丰的身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国相乃前朝右相,家产雄厚,举国难敌,当为财阀之首。而坊间还有传言说,这财富中的最大组成部分,便是一座小金库,价值二十万金!

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好好的二十万金,就要一夜蒸发去掉八万了?

☆、唇枪舌剑

前朝的事情还未发酵,但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盛京。

当天还未发生什么。两道奏折念下来后,皇帝只说:“众卿私下再琢磨一二,隔日上朝再议。”

可那日散朝过后,所有大臣感受到的压力委实骗不过自个儿。尤其是意气风发的廉昌丰身边,除了谢长言以外,攀附的幕僚屈指可数,看着似有“江河日下”之景。

然廉昌丰毕竟是老江湖了,对此不发表任何言论,不代表真就准备坐以待毙。回府之后,这位护国公大人迅速召集了廉氏、程氏等老族人,在府中议事。

而他们的应变也考虑得极为全面。最好的结果是保持现状,大家有福共享,不亏不损。退一万步,当真阻止不了这个政策的颁布时,他们仍可仗着家大业大,抱团取暖。全国之域他们也许鞭长莫及,但在他们自己势力管辖范围内继续使用金币流通,这一点,想要做到还是绰绰有余的。

何况,廉氏人丁虽少,可程氏在前朝根深叶茂,士族势力之雄厚,大可顶过北周半边天。这个情况比较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若真以为廉昌丰当初投城降国,是因为走投无路无计之举的话,那可真是错上加错。

廉昌丰捋清这一切时,便笑了:“黄齿小儿,不自量力!”

~

其实对于廉昌丰的实力,谁也没有掉以轻心。

殷世煊卧薪尝胆这么些年,任劳任怨,不是因为其他,恰恰是太过清楚对手的实力,蛰伏以待时机。

要说时机,恐怕再没有比眼下更为适当的契点了:半年之期,太子在外可谓风生水起,颇得民望;年前遇袭,作为受害一方,以弱势方位博得满朝同情与理解,做起事来更在公道之上;再有,廉昌丰与殷世栎已经闹得不可开交,眼下对其中任意一人出手,另外一人绝对坐壁观上,置身事外。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再不出手,怕是要错过。

公孙煜受命进宫,还未分析这些之前,就为殷世煊带来一个消息。

“早朝的事已经透露给蒜头梆了,不出半日,消息应该可传至京畿周边四郡。晚一点,反馈应该就能从蒜头梆收回。趁着这个空隙,要不要安排人手到列位大臣府上去打听打听?”

殷世煊正在书案前描字,不动声色地放下笔,对他道:“已经派人去了,等待消息即可。”

公孙煜才由衷赞叹,殷世煊的动作迅速当真不是闹着玩的。

“不得不说,你脑子比我好使多了,什么时候想得那些点子,我竟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

殷世煊乖张一哂:“说是昨晚写出来的,你信吗?”

公孙煜闻言下巴都掉了一截,“我信,我信。”急忙上去作折服状。又是揉肩又是捶背,整个样子狗腿得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