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宠妃有点毒 风轻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万不可出错。”

廉幽谷被他鼻翼的热气挠得干痒不过,咯吱发笑,而他实际说了什么,她实在没有关心到。

殷世煊以为她胸有成足,时下便略微放心。对着廉幽谷的眼睛,一板一眼而问:“谢谢父皇怎么说?”

廉幽谷歪头:“蟹蟹夫皇。”

还算过得去,“谢谢母后呢?”

廉幽谷又回忆了一番,苦思道:“蟹蟹母猴!”

虽然不完美,但对一早培训下来的结果,殷世煊不能太过挑剔。

只是这番你来我往的亲密举动多年不在宫闱,不知其意的的宫人路经撞见都不约而同捂嘴偷笑走开,令殷世煊甚有不惯。

殿廊来往宫人愈多,甚至好有几个已在殿外来回穿梭了七八遍,连跟承明殿八竿子打不着的乐府令尚席令都结伴前来串门,局面看起来就很好笑了。

再待下去,整座皇宫的人都可能会刚巧从这里路过。殷世煊不作多释,冼马在前带路,一行人立刻往建武大殿奔赴而去。

~

自昨晚谕旨下放,陛下亲封了东宫太子,在外人眼中殷世煊也算得上求仁得仁,眼下风头正盛。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位莅列众臣首位的太子爷今日规矩如常,既没有任何恃宠之举,且朝堂议事时几乎都是以文武大臣谏诉为主,只发表极为简要的评点意见或者附议,和往常三公子临席听政时的格局对比,竟像只调了个位置的顺序而已。

倒是刚封官号护国公的一国权相廉昌丰看来神清气爽,朝会上国事递呈,他一人便占了二分之一。其余人上报春耕水利之事他也多评点几句,热心地给出不少意见。

朝会接近尾声时,皇帝嗓子突然不舒服,命人泡来一碗茶慢慢品却。其余人得了这一空隙,纷纷私下交耳,论的是皇帝还未及下诏的事。

“前日听梁大监身边的小厮讲,陛下圈了上虞与东临两块作为封地。是不是现在就准备分封?”

有人偷偷看去两位尚未封号的公子,小声论道:“如今东宫已立,此刻诣封时机最好。”

“十年建树,不能说毫无纰漏。二公子军甲三十万,即便得了封,国土维丨稳还得靠他。”

“皇子分封,推迟上任也是有的。何况上虞与东临离盛京并不算远。”

“不管怎样,关键是陛下的态度,多思无益。”

几个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然后又将注意力投复到金銮九龙座上天子的位置。

很意外的是,皇帝喝完茶就了事了,又提起刚才已经商定过的话题。

“李卿说,立春分地时隆西发生争地斗殴之事,而阳阕的徭役征收不齐也是因按户分田,部分劳动力过剩成空头,均摊不成比例导致的。”

治粟内史李立清即刻从人群中出列,对上作庭礼道:“回陛下,大致原因如此。不过臣下以为,这与我朝农司官署的设置也不无干系。”

“噢?”老皇帝听之有意,面上不动形色:“你说说看。”

“治粟署掌诸谷物监管赋税,行纳税之职。向来是以朝廷所定标准分秋夏两季对下征缴。然农事乃听天行事,水利兴则物产丰盛,土地瘠则颗粒无收。今年赋税,各户五石,有人能缴有人不能缴。或依助肥沃土地或水利便之,其公平性早已不能同语。所以对良田的争夺或资源的占用一直以来为矛盾之重点,可以说不能全怪百姓。”

“李卿的意思是,赋税与水利没有结合实处,标准定得不合理?”皇帝的表情有些古怪,分不清是愠怒还是伤神。

李立清手心起了一层汗,连忙回道:“也不是,只是赋税之事,为此多有变故,故而陈情,望陛下开恩。”

皇帝沉默了少许,看向庭下众臣,郑重道:“战时为壮扩军事,政策有所不同,显然现在老百姓更倾于安居乐业。不知道众卿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妥善处理其中矛盾?”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倒不是想不出法子,而是对这种麻烦不讨好的差事敬而远之,不想掺和。

这种如出一辙的讳而不言,令朝堂氛围多有尴尬。殷世煊从缄默无声的队列中请出,尽量将这氛围维持在一个其乐融融的虚象下,请道:“父皇,儿臣愿意一试。”

二公子殷世栎此时赤丨裸裸地瞟了这个方向一眼,随后将目光收回至老三的身上略微停顿,最后又在视若无物的转换中恭敬地看向那位高高在上的父皇。其中傲气不一而足。

皇帝对殷世煊今日所说最长的一句话颇有兴趣:“太子有想法?”

殷世煊答道:“谈不上想法,儿臣尽力为之,配合李内史将分田赋役之事调整些许,希望对国事有所裨益。”

皇帝点头道:“也好,这件事你先与李卿商议,随后递交方策于朕。”停了一下又补充道:“散朝过后,李卿留宫,御书房议事。没有异议的话,就先散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