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脚底有小洞像虫眼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泽旺仁增今年二十岁,原本是汉人,祖籍河北唐山。十三年前,孤身一人流浪至梅里雪山时,衣衫褴缕,骨瘦如柴,已是奄奄一息。当时正遇东宝法王途径此地,将其救下,带回承恩寺抚养,取名泽旺仁增,灌顶倾囊相传。至于孩子的来历与身世,活佛从未提起,其他喇嘛和弟子亦无从知晓。

密宗,藏语为“桑俄”,意思为秘密真言,是不许为外人道的密法,只可向极少数有‘根器’的人秘密传授是传承藏传密宗的根本原则。藏传密宗在解释人体的奥秘,发掘人体的潜能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并发现了声音在物质世界中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能量,而且巧妙的运用了这种自然力量。

现代科学证明,声音起源于发生体的震动,其特点是具有穿透力,能够穿透固体、液体、气体。密咒正是运用声音的震动和穿透力,以一种独特的频率在人体内与各“脉穴”点共振,带动内气运行,从而达到意到、声到、气到,既可强身壮体,又可治病救人,修行极高者,甚至可以发出某种极强的次声波频率,穿透物体,远距离作用于他人身上。

按照藏传密宗的规定,修行每种密咒都应在108次和1080次之间,每咒修满10万遍。东宝法王没有看错人,一般根器好的喇嘛需两年以上方能修满,泽旺仁增只用了两个月就已修完,进入修持本尊法。以后的若干年,泽旺仁增突飞猛进,连续修持了“五部无上金刚###”,这已经是无上瑜伽功夫了。

人类的智慧分为四个层次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深层意识,常人最多只具备前三种。而深层意识(深层记忆)密宗称之为“欲望泉流”,即“个体”出世以前已经积累的能力和经验,这也就是藏传佛教转世之迷。

入寺的第八年,泽旺仁增开始修行火瑜伽并依次进入“大幻化瑜伽”、“梦境瑜伽”、“光明瑜伽”的修习。

一年前,他终于进入藏密最高修行法门“中阴静修瑜伽”。

“中阴”,意为间断、中止,指人死后与转生前的中间过渡阶段。依藏密“中阴静修瑜伽”的要求,泽旺仁增在香格里拉无人大峡谷里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山洞,洞口由外封死,他在完全黑暗中不吃不喝,连续入定冥想七七四十九天。实际上,四十九天的期限就是人死亡后的中阴过渡时间,修行者修行此法,完全是将自己观想成一位死者,由此开始逐步体验中阴状态下的诸种幻象及其实质。洞中漆黑,无光、无声、无嗅,也没有时间概念。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冥冥中感觉到一丝光亮,逐渐强烈起来,那是光明体显现,这时泽旺仁增有一种重新返回子宫的感觉,自己完全圆融于一片美丽斑斓的光体之中……。

第四十九天,泽旺仁增破地洞门而出。经过一十三年的苦修,现在的他已经是藏密白教百年一遇的大瑜伽行者了。

次日,泽旺仁增动身离寺。临行前,活佛替他换上了汉民装束,身着一只帆布背囊。泽旺仁增一幅高挑消瘦的身材,皮肤黝黑,浓密的黑发,双眼深邃而略带忧郁。

“从今天起,你就恢复你的汉人名,唐山。”活佛道。

第二章

九江,三国时称柴桑,唐宋为江州,自明以后始称九江。出得城东十余里,便是威家镇,此处是登庐山必经之路。镇东再前行十里可达鄱阳湖边。鄱阳湖烟波浩淼,方圆数百公里,是我国著名的第一大淡水湖。

贺嘉山山势平缓,乾高巽低,西北后靠白云缭绕的庐山五老蜂,东南远眺鄱阳湖环绕有情,碧水之中托起一座孤山,山上矗立文峰塔,青龙环抱,白虎低头,一潭朱雀水甚是明净……。

清明节,古时称寒食节。贺嘉山陵园内车水马龙,人们扶老携幼手持清明花前来,这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祭祀先人的日子。

山道上有一位身穿灰布道袍的道姑,年约四十余岁,风姿绰约,有人认得是城郊“开天古观”的主持华静道长。这座古观在九江一带颇有名气,虽不及三清山和龙虎山道家圣地那样地位显赫,却也香火鼎盛,信客络绎不绝。那华静道长犹擅长阴阳术数,卜筮断签更是灵验。此刻她穿过中苑及北苑墓区,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墓区营业厅,这是一座仿古建二层小楼,红色的墙壁,黄色的麓顶。

厅门外广场上,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独自与一群小狗玩耍,华静见那小姑娘生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心中甚是喜爱。女孩走近前来,向华静微微一笑:“道长可是要找我爸爸?”

“你爸爸是谁?”华静诧异地问道。

“风水师冯布衣呀。”女孩顽皮的歪了歪头。

华静心中一凛,暗道:这孩子果真有些与众不同。

“我是冯布衣,请问道长是……。”身后传来匆忙的话语。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虫眼(3)

华静转过身来,轻轻颌首,略一寒暄,道:“此处说话不方便,可否入内一谈?”入得室内,清茶一杯。

“我听到有人说你的女儿有些不寻常?”华静道。

冯布衣闻言轻轻一颤,道:“不瞒道长说,我自幼家中习祖传风水之术,自忖颇有研究,但这件事却实在令人费解。女儿佳辰,自出世就一直跟随我生活在这个墓区里,冷热寒暑,从未生过任何病,人们说是鬼在护佑她。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大约下半夜丑时,我醒来发现女儿坐在床上,对着空间咿呀学语,一会儿独自发笑,一会儿手舞足蹈,兴奋不已。后来留意,竟是每天如此!不久,我就发现女儿讲话不但早于同龄孩子,而且语言能力发育神速,但终是令人感觉奇怪……。”片刻,冯布衣谨慎地望了望华静,道长微微一笑道:“不妨,请直说。”布衣点点头,接下去道:“后来,我夜间一直留意观察。”

“你可看到什么?”华静问道。

“佳辰像中了邪,仍旧手舞足蹈,叫也叫不醒,一般寅卯时分又睡去,白天如同正常人一样。送去医院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后来偶然发现她竟然识字,而且是繁体字。她白天总是爬到我的阴阳术数的旧版书上煞有其事的看书,开始并未在意,后来发现她竟然看得津津有味,再后来就更离谱了,竟指《青乌》、《葬经》和《泄天机》等书中有错误!”

“如此说来,此事必有蹊跷。”华静兴奋莫名,忙道:“你问过她么,她是如何认得字的?”

“她说每天夜里都有一个白须老者教她识字和做游戏,我想这孩子可能有‘天眼通’,莫非墓区里有古怪?我怕吓着孩子,就未再追问下去。接下来我调阅了所有的墓区落葬档案,已下葬的一千多座墓,学者教师均有,但并无研习易经、阴阳术数之人。”

“当今世上并无易数高人。”华静皱起眉头沉思片刻,慢慢言道:“自古佛道两家都有关于天眼神通的论述,认为通过打坐练气,摒除杂念而达到真正内心空明时就可以感觉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影像。关于松果体,当今医学界还了解甚少,人类大脑中这一神秘腺体是否就是天眼的物质存在形式,目前还无法证实。小孩子开天目的说法流传甚广,但这的确是真实的。小孩子还不懂事时,心无杂念,内心空空如也,亦无自我保护能力,此时的松果体是人体内与生俱来规避危险的一种感官功能。随着小孩长大,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该功能逐渐减退,一般在懂事前后彻底消失。”说到这里,她停顿了少许,又道:“当然也有例外。不知可否与你女儿一谈?”冯布衣思忖少许,点点头,起身喊小姑娘进来。

“佳辰乖,你愿意告诉我白须老头的故事吗?”华静和蔼亲切的问道。

“是白须师傅。”小姑娘噘起嘴一本正经的纠正道。

“对,是白须师傅。你知道白须师傅的名字吗?”华静忍俊道。

“赖布衣。”

此话语如同一记重锤击在华静道长与冯布衣的胸口,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赖布衣,名赖文俊,世称布衣。江西宁都人,宋代著名风水大师,为江西派第二代传人。中国古代风水术分江西(形势宗)、福建(理气宗)两大派,江西派着重山川形势,觅龙点穴,福建派则以罗盘方位为主。赖布衣精通阴阳术数,善点怪穴,赫赫有名,可谓是几百年一见的易学大师。此人一生飘泊江湖,晚年不知所终。

“莫非赖布衣竟葬于此地?”华静道长喃喃自语。她感到此事匪夷所思,按理推断,大师业已去世七八百年,生物磁场早已消失殆尽,又如何聚得人形?大凡人死肉身虽朽,但物质不灭,生物磁场并不同时消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