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穿越之如意农家 > 第40部分(第1页)

第40部分(第1页)

可这宅子属于可遇而不可求,小石头还是恰巧遇见上一个主人急着脱手,才能买下这般好的宅院。若是刘景想买,得从现在留意,毕竟这样的宅子少,出售的更少。

刘景记在心上,也拜托小石头替自己多留意,心里盘算着,定要买个好宅子给妻女们住。

转眼间,一晃又是一年。

沈依生了个大胖小子,小石头高兴的连摆了三天宴席。小石头的儿子随他姓王,并不姓沈。毕竟小石头不是真的入赘,沈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入赘不过是个说辞,等风头过了,该是啥还是啥。

自过了年,刘裕刘清就越发刻苦的读书。

刘裕已满十八岁,刘清也十二了,两个人一个憋着劲考举人,一个憋着劲考童生。叔侄两个一个赛一个的刻苦,叫章槐先生连连叫好。

考试前,张兰兰特地去问过章槐先生,好让家人心里有数。章槐先生只说叫她莫要担心,两个孩子都没问题。

果然如章槐先生所说,两个孩子考试一切顺利,还没放榜呢,都胸有成竹,估摸着自己一定会考上。

章凌与刘裕同期应考,也是自信满满。放榜前,两人打赌,看谁的名次最高,赢得人要请大家伙吃一顿。

考秀才时,刘裕仅次于章凌,憋着劲就想这次翻盘。而章凌也不是吃素的,放话定要压刘裕一头。

终于熬到了放榜的日子,刘清不负重望考取了童生,刘裕章凌均中了举!

但是名次依旧同秀才那次一样,章凌第一,刘裕次之。

☆、第65章 踏破门槛

家中同时出了个举人和童生,刘家全家都乐的合不拢嘴。刘景一手拉着弟弟一手拉着小儿子,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刘家村得了消息,全族人都沸腾了。十二岁的童生,十八岁的举人,两个都是少年英才,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刘家族人感觉定是刘氏祖坟冒青烟,才出了这样两个人物。族长高兴的老泪纵横,直说全靠祖宗保佑,亲自带着全族人的贺礼登门道贺去了。

可惜有考秀才那次的前车之鉴,刘景一家对他并不热情,收了贺礼,请了顿饭,客客气气将人送了回去。至于族长提议的大办三天庆祝,张兰兰只能呵呵。上次差点把刘裕坑了进去,这次他家再不长点心,哪天骨头都给啃得不剩了。

不过确实得有所表示,省得人说刘家发达了,连祖宗族人都不认了。反正刘景有钱,便包了戏班,又请了城里酒楼的师父去村里,大摆了三天流水席。刘裕刘清均没有出席,在外推说是不可骄傲,在家读书。刘景与张兰兰两人去村里替他们应酬,总算是将这事做圆了。

在城里,相熟的朋友来道贺的也不少,譬如王掌柜一家,小石头家,刘景生意上相熟的老板们云云。

还有些前来巴结投靠的,想卖身为奴的,想挂靠自家田产的,数不胜数。

一个城里的举人就那么几个,两只手都数的过来,况且刘裕年纪最小,年纪轻轻便能中举人,傻子都知道刘裕前途无量,趁着这会能巴结赶紧来巴结。

刘裕中举后,在家住了三日。张兰兰本意是瞧刘裕素日读书辛苦,好不容易考个好成绩,叫孩子歇歇。可这三日上门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刘裕烦不胜烦,干脆想跑去私塾躲着,省得瞧见那么些各有所图的人。

刘裕要跑,却被张兰兰抓回来,她对刘裕道:“裕娃,我知道你不耐烦同这些人打交道。可你不能一味的读书,也要懂得人情世故。将来你做官,学问好自然是重要的,可为人处世更是一门学问。官场上的事嫂子不懂,可嫂子知道,你若是连如今来的这些人都应付不了,更别说应付官场上那些老人精了。”

刘裕略一思考,道:“大嫂说的是,是我想偏了。”

于是那些上门的人,除了本就相熟的朋友,其余的都丢给刘裕去应付。刘裕初时很不适应,这些人里头有看似淳朴的乡下人来卖儿卖女,有富商来送金银的,有老赖来求赏钱的,这些形形□□的是都是一直在私塾读书的刘裕不曾接触的,让他有些无措。

不过刘裕是个聪明人,秉性纯良正直,又有读书人的风骨,那些送金银的一律不收,省得拿人手短;卖儿卖女的好生劝了回去;而见了老赖则厉色打发了……几日下来,刘裕只觉得见识了百样人,学了不少待人接物。

刘景夫妇见弟弟虽然青涩,不过好在心正,处事不歪,只需假日时日磨练,与应酬上并无困难,也就放下心来,再不担心刘裕只是那种死读书不知人情世故的傻书生。

本来刘清十二岁考中童生,也算罕见,可惜被他二叔的光芒掩盖了,倒是很少有人提到他。不过刘清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在他心里,二叔是最最了不起的,自己不过是个童生,没什么了不起,要更加努力像二叔靠齐才对。

所以刘清自从考试结果出来后,便更加发奋的读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