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绝境摘星录 > 第17章 悲歌当泣(第1页)

第17章 悲歌当泣(第1页)

公良的变卦,原因很简单,也很荒唐:他毫无理由地认为,苏幕遮姑娘长了一张娃娃脸,一定还只是个小娃娃,绝不会是大姐姐。

绝顶费尽唇舌,想让好兄弟认清现实:那姑娘十有八九是个老大姐,她只是长得甜幼而已。

公良急了,要割袍绝交。

绝顶还不想放弃这个没救了的兄弟,只得换了个话题,谈起了素知心之死。

公良曾从鲜卑族的达奚徘徊姑娘那里听到过一些,便对绝顶讲述起来: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那一年,秋八月,风萧萧而树急,天惨惨以云低。素知心一袭白衣,背斜宝刀,吟诵着这首古诗,心神激荡,拾级而上。

素知心哀苦的神情,打动了不远处的一位姑娘。姑娘拽拽身边老人的衣袖:“阿耶,你看那个哥哥,风尘满面,愁肠泪眼,是不是有什么解不开的烦恼?”

阿耶是什么称呼?

如果你是刚穿越到唐朝的人,也许会一头雾水。其实,在大唐,阿耶就是阿爸的意思。

老人复姓达奚,名珣,官拜河南尹,旁边的姑娘,是他的长女,名叫徘徊。

达奚珣正在炼句,作他的《华山赋》,对女儿的问话听而不闻。

徘徊望着在几步前停住脚步的素知心。她秀眉微蹙,对父亲说道:“阿耶,你说过,千古凭高,谩嗟荣辱,那个哥哥是在怀古悲哀,还是在自叹身世?”

达奚珣得了佳句,念道:“人寰不远,胜气常清;石含古色,泉落秋声。”

徘徊嗔怪地喊了声阿耶,使劲摇晃他的衣袖。达奚珣这才顺着女儿的目光,看了看前面台阶上的素知心。

达奚珣随即判断出:不佩带宝剑,却背负长刀,此人肯定不是温顺黎民,十有八九是以武犯禁的江湖侠客。

徘徊很好奇:“阿耶,你怎么知道他背的是刀,不是剑?”

大唐时代,唐刀的刀身像长剑一样狭直,与后世的弯刀迥然不同。素知心的刀,藏在鞘内,徘徊姑娘因此认不出是剑是刀。

正此时,四位江湖人士登着台阶走上来。这四个人或持刀剑,或带锤槊,个个杀气凌空。四人抬头看到前方的素知心,都露出惊喜神情,纷纷说道:“这个白衣贼!追寻良久,跨越万水千山,不意却在这里与他遭遇。”

素知心对那四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神情忧郁,横笛而吹。

徘徊懂得音律,熟悉乐曲,猜到横笛吹的是《昔昔盐》的曲调。

穿越唐朝的人都知道,《昔昔盐》是乐府曲辞名,始见于隋代薛道衡。其实这种说法说来有误。

昔昔盐其实是西域音译,当时的发音,如果用现在的拉丁字母来拼,会是sassiyakne,其中,sassi一词是世俗的意思,yakne一词是歌曲的意思。

那四个人一边时不时撩上素知心一眼,一边急切地大声交谈,丝毫不避讳身边的游客,更不避讳他们所议论的素知心。

这几个人要生擒前面的白衣青年,然后送官问斩。姑娘抬头看看前面台阶上的素知心,发现他浑然忘我,投入到吹笛中去。

达奚珣回头询问跟随多年的昆仑奴:“你曾经久惯江湖,阅人无数,可认得眼前这些家伙?”

昆仑老奴一双眼睛都在素知心身上,竟然忘了回答主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