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一、痴迷汉文化的少年皇帝

1。痴迷汉文化

顺治皇帝福临幼年即位,随后入主中成为紫禁城的主人。虽然他从九岁开始接触汉文,但他直到十四岁亲政之时依然不通汉文。当他看着大臣的奏章茫然不知所云之时心急如焚,于是下定决心学习汉文。在乾清宫中,他每天五更起床读书一直读到黎明。过多年的认真学习,刻苦研读终于能够阅读汉文书籍。在处理完政务之余依旧手不释卷。有时,读书直到深夜。

乾清宫顺治皇帝的寝室实际上就是一个书房,后来,几乎变成了一座小型书库。数十个高大的书架,整齐地倚墙排列,上面放着史子集各种精美的著作。顺治皇帝喜欢阅读部、史部书籍。在阅读史典籍之余,对于集部诗文作品也特别喜爱。尤其是先秦辞赋、唐宋诗词和元明戏曲话本,他都极为喜欢,不仅大量背诵、朗读,还写读书笔记,撰写评语。

当时,《三国演义》、《西厢记》等都是清初流行宫中的典作品,顺治皇帝十分喜欢。他爱看学者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他在评述金氏评点本《西厢记》时说:“议论颇有遐想,未免太生穿凿,想是才高而见僻!”

顺治皇帝欣然接受了汉文化,并喜爱汉文化。他对汉文化由喜欢渐渐发展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绘和书法。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大字书法写得气势磅礴。他的绘独具风格,尤其指头别具意境。

按照清制规定,努尔哈赤直系子孙称为宗室,以黄带子为标识,因称黄带子。直系之外的皇室子孙称为觉罗,以红带子为标识,因称红带子。黄带子和红带子,构成了爱新觉罗大家族。入关以后,清廷对宗族子弟的教育十分重视,特别设立学堂,教育皇族子孙。顺治九年(1652年),满洲八旗各设宗学一所,招收皇室宗族子弟就近入学。特聘师傅教授满文、汉文,兼习骑马射箭。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篇文章《罪己诏》。全文一千余字,情真意切地回顾了自己十八年的皇帝生活和政治历程。既没有总结自己的辉煌政绩,也无夸耀自己完成了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大业,而是充满愧疚地历数自己十四条罪状向他的臣民谢罪。这十四条罪状,主要是从儒家的视角和祖宗的角度来剖析自己:变更祖制、未尽孝道、疏远宗室、重用汉官、用人无术、不能节俭、厚己薄人、浪费严重、任用内官、燕处深宫、不听忠言等等。这篇《罪己诏》,既是自己政治生涯的自责,也是自己多年读史心得和人生验的总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灵自述。

二、御制作品:顺治一生的读书治世心得

清顺治皇帝御制作品,包括《清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六卷,《清世祖圣训》六卷,《资政要览》三卷、《劝善要言》二卷、《御制人臣儆心录》、《万寿诗》、《劝学文》以及《御注孝》一卷、《御注老子》二卷。

1。《清世祖实录》

康熙六年(1667年)九月,康熙皇帝命儒臣恭纂,历时五年完成。全书六卷,约三万余字,是清世祖福临一生的读书心得和言论集汇编。有《四库全书》本、《十朝圣训》本行世。康熙命儒臣编校,体例与清太祖、太宗圣训相同。收录福临言论一百一十三条,分成三十二门类:论治道、敬天、圣孝、圣学、谦德、节俭、儆戒、敦睦,谕群臣、求言、纳谏、任官、考绩、选举、理财、恤民、赈济、饬臣下、重祀典、礼前代、褒忠节、兴文教、谕将帅、谕外藩、体群情、惩贪妄等等。后雍正恭阅全书,命令儒臣重加校订。该书有康熙御制序、乾隆御制序。康熙皇帝在《御制世祖实录序》称:

朕惟自古膺图御历之后,躬集大统,手致太平。懋烈丰功,光前翼后,行之为政,斯发之为言。意蕴因卓越乎百王,训行尤昭示乎奕。惟圣有作,后人述焉,千载同揆也。我皇考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神灵首出,智勇天授,秉英断之姿而持以恭俭,扩宽仁之量而济以忧勤。????若夫宵旰图维,宫廷训敕,煌煌纶音,嘉言孔彰,究圣学之高深,著王道之正直。凡所以凝天命,扬祖德,倾民岩,持国体者,叮咛反复,深切著明而意旨所注,尤殷殷乎省躬克已。因命儒臣分类编纂,朕复详加披释,计一百一十三条,统为圣训六卷,宝诸金匮,拱若球图。俾后世子孙,知我皇考之贻谋燕翼,百世无疆。开国纶,万年时叙。所以杜愆忘而遵典则者,心法于是乎在!”

乾隆皇帝在《御制世祖实录序》中称:

洪惟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宏功,至仁纯孝。????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政令彰施,百度具举,涤前代之烦苛,沛兴朝之膏泽,治化翔洽,达乎四表。由是制礼作乐,敷教明刑,虚已以尚贤,推诚以纳诲,斟酌损益,秉至中而措之,著为谟训,载在简编,皇哉唐哉!子孙世世守之,以成久安长治之业,于是在乎!????方策可传者,纪纲之成轨。夙夜罔间者,兢业之一心。敢弗绎思而敬承之,以迓上天无疆之休。则是书也,诚致治之权舆,万年之鸿宝矣!

2。《御制资政要览》

《御制资政要览》又称《资政要览》,共三卷,后一卷,共收文三十篇,分为三十章,计四万余字。福临撰注,吕宫等奉敕纂??。每篇各自标目,以大字阐述其理,以分注核定其事。清顺治帝福临亲自写序。清宫有《御制资政要览》五种内府本:顺治十二年(1655年)内府刻本和内府大字本、内府小字本、武英殿刻本、《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提要》称,福临亲政,孜孜图治。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努力寻求致治图强之策。明朝刚亡,人心涣散,吏治昏暗,社会风气腐败。顺治皇帝深感痛心,以圣贤修身之道教化臣民,特地编纂《御制资政要览》,俾朝野咸知激劝,百官躬奉职守,万姓仁厚风俗。

顺治皇帝在《御制资政要览序》中称: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取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已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

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者,莫不根极理道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

因思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玄。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又虑其涣而无统,于是,每篇贯以大义,联以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肖、悖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炯然。加之训诂,详其证据。譬之萃众白以为裘,范六金而成鼎,旨约而易明,文简而易阅,名曰《资政要览》。

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以为笃行之善人。推类而广之,可以为博雅之君子。毋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谕之心庶乎其不虚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