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五代十国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景进赶忙跪倒言道:“陛下万万不可,朱友谦手下党羽众多,皆是从朱梁一同归顺而来,若不一并处死,必会造反。”

庄宗犹豫一番才下狠言:“速令禁军将朱友谦党羽一并缉拿。”又连夜遣禁军统领元行钦包围朱友谦府第保卫,将朱友谦,长子朱令德、次子朱令锡、副将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白奉国等十人一并拿下。景进诬陷了一个勾结郭崇韬谋反的罪名,诛杀这十人九族,牵连者达近千人,皆斩于徽安门外。正是:

洛阳城下阎王愁,徽安门外冤血流。

良将满门本无罪,男宠祸国几时休?

朱友谦及其副将九族上千口被诛杀,震惊天下,沉冤四海。后唐同光四年二月,魏州太守赵在礼、邢州太守赵太、幽州太守高行周、汉州太守康延孝、博州刺史翟建,五路兵马起兵造反,扬言 “杀伶官,诛倡优”。

各州郡飞章急报洛阳,庄宗李存勖召见百官商议对策,太博学士冯道奏道:“臣启陛下,五路兵马造反来势汹汹,臣以为可急招镇州节度使李嗣源出兵讨伐反兵。”

侍中景进言道:“李嗣源手握重兵一直对京师虎视眈眈,启用李嗣源如同放虎归山。”

大将军药彦稠奏道:“侍中之言虽有道理,但是眼下朝廷有累卵之急,万民有倒悬之危,若不启用李嗣源,别处调兵又费周折,请陛下三思。”

丞相豆卢革奏曰:“陛下,自柱国李存审病故,朝中兵马久未操训。李嗣源乃我大唐擎天得力柱,架海紫金梁,倘若不用,也无人可选。”

朝中群臣多有保奏起用李嗣源,庄宗实出无奈只得降旨命镇州节度使李嗣源为内外诸军都招讨,出兵讨伐五路叛军,又令魏王李继岌率领入蜀兵马返回京师。

单讲李嗣源封疆于镇州已近两年,整日庭院赋闲。庄宗诏书传至镇州,李嗣源看过诏书,即可诏来左右副将商议对策。李从荣、李从珂、石敬瑭、安重诲、刘知会等众人分作两厢,李嗣源言道:“如今五路兵马揭竿而反,声言‘杀伶官,诛倡优’。圣上令我发兵,诸位意下如何?”

李从珂言道:“父帅不如按兵不动,让万岁也明白明白祸害忠良的报应。”左右众人连声响应。

安重诲言道:“主公若是按兵不动,诸侯必定蜂拥而起挡,中原必定大乱。倘若主公能平定五路乱兵,则中原收复三分天下有其二,霸业可成矣。”

李嗣源言道:“众人之言,唯有重诲之言颇具远见。传令摆帐中军,老夫要点将排兵。”正是:

赋闲两载气不衰,老骥犹慕点将台。

乐宇茫茫久未到,乱世浮沉卷土来。

李嗣源在镇州点兵三万,以李从珂为先锋官先讨刑州。刑州太守赵太闻李嗣源出兵城下,在城上打号炮三声,亲自出城迎战。先锋官李从珂手提双锤不问姓名便催马出战,赵太挥大刀相迎,李从珂两个回合便将赵太打落马下。

刑州将士见李从珂勇猛无比,无人敢与之交锋,便献城归降。李嗣源率兵进驻刑州,犒赏三军,飞章告捷。

庄宗李存勖温的李嗣源首战告捷,传诏重赏三万将士,并急令出兵魏州。李嗣源得庄宗急诏,又率大军南下魏州。

博州刺史翟建率五千援兵在魏州城内会合赵在礼,未过一日,李嗣源三万大军会集魏州城下。赵在礼、翟建二人来至城垛之上,见李嗣源命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射手压阵在左右,排兵有序,列队成阵。赵在礼心中暗暗佩服,对翟建言道:“当年大太保威震寰宇,今见其阵,果然名不虚传。”

翟建言道:“观其布兵,只恐你我非是李嗣源的对手?”

赵在礼言道:“兄台所言极是,我已有献城谢罪之意。”翟建也自知难以抵挡李嗣源,赞成赵在礼谢罪献降之策。

只见魏州城们大开,赵在礼与翟建只率侍卫数人由城中而出。赵在礼喊道:“上柱国可否出阵一叙?”李嗣源催马而出,在阵前答道:“汝乃何人?有何话叙谈?”

赵在礼对李嗣源抱拳言道:“末将魏州太守赵在礼,请上柱国恕我有硬甲在身不便下拜。”

李嗣源言道:“赵将军既知我大军已到,为何只领数骑,而不列阵?”

赵在礼答道:“末将有归降之心,不知将军肯容否?”

李嗣源言道:“尔等既然有心造反,为何又不战而降?”

赵在礼答道:“我等造反,皆因宫中伶官倡优当权,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只恐日后我等皆变为伶官手下的冤死之囚。”

李嗣源言道:“伶官当权,倡优乱政,我亦愤慨,当不可亵渎皇纲肆意而反,倘若赵将军愿请罪归降,老夫念事出有因,自当奏明天子,赦免尔等罪名。”

翟建对赵在礼言道:“李嗣源在朝中素有威名,言而有信,我看可降。”二人一拍即合,遂下马请降。李嗣源大喜,下马将二人扶起,令大军驻扎魏州城外,仅率五百亲兵入城。

话说这一夜,赵在礼在帅府宴请李从荣、李从珂等众将,忽然从帅府外跑来一人,正是督粮牙将郭威,郭威所以来此,是奉命往洛阳押领庄宗赏赐三军的封赏。李从珂一见郭威问道:“郭将军莫非押回了圣上犒劳三军的赏赐。”

郭威面带无奈,坐到椅子上言道:“诸位将军有所不知,圣上与景进等人往汴州围猎,用了我等的饷银,今夜只是空手而归。”

“啪!”李从珂拍岸而起,怒道:“昏君!早知今日何不共同犯了这狗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