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长空英豪 > 第84部分(第1页)

第84部分(第1页)

盾的时候,不能逼得太急了,那样会适得其反。不如来一个欲擒故纵,充当一次大方,量他也不会提出回去。

其实祝政委在谈话前是准备了两套方案的,如果张志宏提出回去,他就要拿出第二套方案。从革命的大道理上讲,如何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为了革命利益,应当牺牲个人利益等等。反正他的大道理有的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暗中施加一些压力,比如前途啊,晋升啊等等,让你去回味。

张志宏没有提出立刻回去,就省了他不少的口舌。

张志宏从政委那里回来以后,思想斗争更加激烈了,他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回去还是不回去。他想利用晚上回家的时候,征求一下爱人的意见。礼拜六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由于下面的反映比较到,各方面的事情也比较多,对飞行队伍是有害无益,所以实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取消了。不过第二天飞行,头天晚上不让回家住宿的规定仍然实行。第二天正好不飞行,吃完晚饭后,仍旧可以回家看一眼,乘机和李娟商量一下。

张志宏回家后,把家里来电报的情况和李娟说了一下,并把自己的矛盾心理也说了一下。李娟听后,觉得张志宏的两种想法都有道理,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因为爷爷毕竟是张志宏的爷爷,和李娟也没有共同生活过,谈不上有什么感情。部队的事情,由于保密的原因,李娟平时也不便过问,放弃现在的空靶工作,对张志宏到底有什么影响,李娟也说不清。所以她也不知道谁重谁轻,也就不好表示什么态度,只说了句:

“你看着办吧,无论你作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问了等于没问,还是得张志宏拿主意。

张志宏想去请教一下陈大壮和林超,看他们两个有什么主意,多少年来,谁有什么事情,都是互相商量的。可是回头又一想,他们的看法可能和李娟的差不多,自己和爷爷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他们也不知道,爷爷的病情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们也不知道。至于张志宏在空靶训练中的重要性,他们是知道的,但是你张志宏想放弃那一头,他们也是不好乱参谋的。万一参谋得不对,虽然是好朋友,将来也免不了埋怨。

还不如自己想吧,自己想过的事情,将来就是出现了什么变故,那也是自己的责任,怨不得别人。就是错误了,也只有自己来承担。

晚上睡觉的时候,张志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反复的想来想去,最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只因为他的这个决定,给他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第一百九十八章:忠孝难全(二)】………

张志宏出生在1947年,他的家乡在陇南一个比较发达的乡村小镇。他是家里的长孙,从生下来就得到了爷爷奶奶的溺爱,那时的爷爷奶奶简直把他视为掌上的明珠。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但是他们还是想方设法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张志宏。有时候是一块糖,有时候是一把炒豆,有时候是一个小泥人。张志宏小时候也乖巧,很能讨得爷爷奶奶的欢心。

自从有了弟弟以后,父母亲的主要精力放在带弟弟上,张志宏就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他和爷爷奶奶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的心目中,爷爷奶奶是他最亲的人。奶奶故去时,他没有回家看一眼,至使奶奶一直念叨着他的名字离开了人间,咽气时还睁着双眼,盼望着她的孙儿能回到她的身边,看她一眼。

可是,那时候因为张志宏刚从航校毕业到部队,一切还刚刚开始,确实不能回去看望奶奶,使他的心了愧疚了很长时间。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飞行员了,应飞的课目绝大部分都已经飞完,完全可以回家看一看了。

张志宏参军以后,十多年的时间,只回过两次家,第一次是参军四年多以后,在C团飞完两种气象的时候;第二次是张志宏和李娟结婚以后,和新婚的妻子一起回家去拜见父母,现在儿子都那么大了,算起来又有好多年没有回家了。

成天都是忙、忙、忙,他也不知道都忙些什么,就是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看。

张志宏又想到了一些与爷爷有关的往事。

解放的前夕,三岁多的他,离开大人的视线独自出去玩,突然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他的家乡。飞机带着吓人的轰鸣声,一遍又一遍的对着地面俯冲,炸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张志宏被吓得在马路上边跑边哭,也不知道躲避。

家里听到飞机的轰炸声,又不见了张志宏,也是急的团团转。是爷爷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亲照顾家里的其他人,自己冲出门去找张志宏。

当找到蹲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张志宏时,爷爷背起来就跑。满街上都是躲避飞机的人群,拖儿带女,呼天喊地。

国民党的飞机还在不停的轰炸,他们好像能看到地面的情况,专拣人多的地方投弹。炮弹在人群附近爆炸,有的民房被炸塌,土石飞扬。爷爷怕伤着张志宏,又把张志宏由背上放到了怀里,用自己高大的身躯保护着张志宏往安全的地方跑。

张志宏只是不停的哭,爷爷一边跑,一边哄着张志宏:

“宏儿不怕,有爷爷在,宏儿不哭,等宏儿长大了,也去开飞机去打这些狗日的。”在爷爷的怀抱里,张志宏渐渐的安定了下来。

现在他能够开飞机了,也能够保护其他人了,却在爷爷病危的时候不能去保护爷爷,不能去看一眼。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全家人都饿得直不起腰来,那时张志宏正在上初中。一次,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拣到了十几粒生苞米,张志宏如获至宝,始终装在衣服兜里舍不得吃。当上晚自习时,实在感到饿得不行的时候,张志宏便掏出一、两粒,用一根缝衣服的针扎上一粒苞米,放在煤油灯上烧,等烧到黑黄时,便放进嘴里慢慢的吃。烧过的苞米,虽然有一股难闻的煤油味,但张志宏却感到比任何的山珍海味都香。因为那毕竟是粮食,比野菜强多了。

张志宏和弟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家人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他们弟兄稍微吃饱一点,哪怕是野菜汤,也要让他们先喝。每次吃饭,大人们都故意吃得很慢,当张志宏和弟弟吃完了自己的一份,眼巴巴的看着大人的饭碗时,爷爷奶奶便会把自己碗里的菜汤拨到他们弟兄的碗里,还边拨边说:

“快吃吧,你们都是人芽儿,需要营养,我们都老了,吃多了也没有用了。”

其实他们才只有50多岁,也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但为了下一代,他们宁愿牺牲自己。这就是亲人们的爱。母亲的菜汤则多数省给父亲吃,她知道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谁到下,也不能让他到下。

现在生活好了,张志宏也能挣钱了,是应该让老人享点福了,可是自己却连看他们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给他们买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了。张志宏每天吃的都是空勤灶,好多东西都是父辈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多想也让他们也尝一尝啊!那一年张志宏在航校飞行时,父亲去看他,虽然只给父亲吃了一块空勤灶的鱼,父亲却是赞不绝口,回到家里后,逢人就讲,说儿子吃的比神仙吃的还好。但是,就是这样的东西,爷爷奶奶也没有吃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