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长空英豪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其实,这里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山青水秀,树木成阴。高大的云杉遍布山山岭岭,遮天闭日。时有清泉流淌,清泉流过的地方,长着茂盛的竹林,随风摇摆,婀娜多姿。裸露的岩石上,长满了映山红,正是开花的季节,红的、粉的、紫的,争相斗艳,装点江山。

山路上,时而出现几个挑担的山民,女人居多,大多背上都背着孩子,赤着双脚,也不怕山石荆棘。低洼处有一小块一小块的水田,长着稀疏的稻苗,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宝地。

背风向阳的山崖凹陷处,摆着一排排的瓦罐,据说,里面全是死人的遗骨。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死了不是马上掩埋,而是砍一棵很粗的树,锯下近两米长的一段树干,纵向锯去四分之一,余下的四分之三的树段再挖出一个槽,槽的大小、长短可以放下一具死尸,然后把死人放入,再把原先锯下的四分之一的一块盖上,这就是一个棺材。死人装进去后,要把棺材放在避风处,让里面的死尸慢慢腐烂,到最后,只剩下白骨时,再打开棺材,取出里面的白骨,放入瓦罐中。

比较富裕的人家,这时才把瓦罐作为棺材,埋入土中,在地面修上富丽堂皇的坟墓,立上墓碑。若是贫穷的人家,就只能将装尸骨的瓦罐长期放在山崖上了。时间长了,大家放的多了,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看到这些,张志宏不禁又想起李可勤来,他也长久的留在了这个地方,只不过完全不是当地的习惯。这里的风景是美丽的,这里的山民是朴实的,与他们为伍,应该是欣慰的。

到了樟树峪,这里真是名不虚传,周围长满了樟树,大大小小,有的老树有好几百年的树龄,树干粗壮,两三个人手拉着手,才能抱住树干;枝叶茂密,可以遮挡几亩地大小的地面。小的,树干也有30多公分的直径,也有十多二十年的历史。

大树已经成了村民镇村之宝,是不能随便砍伐的,当地政府也不容许乱砍伐。小的太嫩,也不适合做家具。村民们说,要早几年来,还可以买到好的樟木板,现在很少了,如果要买,再往深山里走进去几十里,兴许还能买到,附近是没有了。

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再往里走,光靠两条腿,是不行的,大家只好幸幸的往回走。

藤椅到是有卖的,雪白的山藤,精细的手工,编出的藤椅很漂亮,坐上去也很舒适。只是听说藤椅到北方很不适用,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而藤条就怕干燥,藤条只要变干了,就会断裂,那整个藤椅就不能用了,所以大家也没有再考虑藤椅的问题。

虽然大家无功而返,但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了闽西的大好风光,也领落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了山民们生活的艰辛,这是在北方所看不到的,也是不出营房就能够看到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蓝天忠魂(七)】………

连城的秋天,从万物生长的情况看,显示不出来,只不过气温有所下降,酷暑高温的天气少了,干燥凉爽的天气多了,特别是早、晚,在习习微风的吹佛下,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对成天担任战斗值班的将士来说,气温的下降真是老天对他们的恩赐。

秋天,也是复杂气象训练的好季节,危险的积雨云天气过去了,冷暖的交替,天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层积云,一层一层,像散落在空中的棉花,云中平静而无颠簸,这就是理想的复杂气象飞行的天气。

李可勤的事故对四机穿云的训练有一些耽误,现在总算安定了,D团的领导决定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完成四机穿云的训练。

四机穿云也不是什么复杂的课目,主要是飞的四机间的配合,只要四机协同好了,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真是心想事成,天工也真作美,飞行计划刚做上四机穿云,就来了可飞天气。椐气象台预报,云底高度1000米,云顶高度3000米,云下能见度大于10公里,这是一个难得的四机穿云的好天气。

按照常规,方方面面都作好了复杂气象飞行的准备,吃完早饭,除了战斗值班的人员早已到机场外,其他飞行人员按部就班的进场飞行。

四机穿云的难点是四机的云上集合,因为不是云中编队,在从云下穿到云上时,四架飞机必须在云下分开,每架飞机之间要取出1500——2000米的间隔,这样才可以避免在云中相撞。

云下分开好分,四机的长机保持上升方向不变,二号和三号机各向外转出15度角度,四号机在跟随三号机转出15度后,再向外转15度,也就是对一号机来说,要转出30度,都往前飞行一分钟,再转回和长机相等的航向。只样,四机之间就取出了安全间隔。

穿到云上后,再向一号机靠拢,集合成斜队队形。斜队也就是三个僚机全在长机的一侧方向,至于在那一边,这要看解散着陆时长机的转弯方向。如果长机是左转弯进入着陆航向,那三个僚机就要编成右斜队,反之,则是左斜队。

如果出云后有一架飞机看不到其他的三架飞机,都不能贸然集合,一避免在集合的过程中相撞,所以说,云上集合是这个练习的关键。

老同志介绍经验说,出云后要想很快的看到长机,出云的瞬间是关键,在飞机出云的瞬间,向长机出现的预计方向看,由于有云的衬托,会很快发现,如果飞机飞得很高了,和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了,就很难发现。

轮到张志宏他们的四机了,杨大队长、李中队长、陈大壮他们四个人是老搭档了,只要是四机活动,他们总在一起。战斗值班如此,飞行训练也如此。

四机按照双机起飞的动作,双双起飞,在收好起落架、襟翼后,杨大队长在云下做了一个360度的转弯,使四机集合在一起,对向穿云上升的方向,开始爬高。

当接近云底还有200多米的高度时,长机杨大队长下令:

“分开!”

这时三个僚机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动作,张志宏向右转15度,同时记下时间;李中队长向左转15度,也记下时间;陈大壮先跟随李中队长左转,当看到李中队长改平坡度时,他记下时间,再继续向左转15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