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美国最大护肤用品直销公司的成功之道:玫琳凯传奇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亲爱的,你能做到

世界上存在着四种人:

第一种人,促使事情发生;

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

第三种人,不清楚所发生的事情;

第四种人,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任何事!

玫琳凯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想成为第一种人。她经常对自己说:“你能够做任何一件你想做的事,只要你极度想要,并且愿意为它付出代价。”

当你走在玫琳凯公司达拉斯的总部大厅里,也许会时不时地看见有几位女士佩戴着一枚大黄蜂形状的钻石别针从你身边走过。可别小看这枚小小的别针,它能证明,这位女士正是玫琳凯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之一。

在玫琳凯公司,大黄蜂是成就的基本象征。她们选择它是因为大黄蜂正代表着妇女们所共同具有的那一面——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空气动力工程师们曾经研究过大黄蜂这种生灵,他们认为它根本就不应该会飞!因为它的翅膀太细弱,不足以让它过重的身体飞起来。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大黄蜂:“你永远不会飞行。”

但大黄蜂没有相信这种论调,它通过不断尝试,坚信自己的能力,终于飞了起来。这是玫琳凯公司最常听到的比喻,也是玫琳凯和她的员工们所推崇的精神。

在年轻的时候,玫琳凯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她出身贫寒,年幼的时候就得照顾生病的父亲,结婚后又遭遇丈夫背叛,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但是母亲从小一直鼓励她:“亲爱的,你能做到。”这句话深深烙在玫琳凯的心中,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激励着她,使她一步步奋斗到现在的成就。

玫琳凯曾说:“我相信神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种有伟大的种子,但在神所赋予我们的才能中,有人只用了十分之一。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在生命的乐章尚未扬起时,便已悄然而逝。”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始终不敢去尝试。

为什么会如此呢?可能是因为恐惧及怀疑自己的能力吧。有人说:“消灭恐惧的方法,便是去做你害怕做的事。”即使在一开始时,你并不十分确定应该如何去做,但只要有了开始,便会觉得很多事都越做越有把握了。

1963年,玫琳凯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公司开业前一个月,负责公司管理业务的丈夫去世——当时公司业务由他们夫妻两人共同负责,一时间,玫琳凯的创业出现危机。尽管尚未从震惊中摆脱出来,玫琳凯还是决定公司照原计划开张。开创公司是玫琳凯的梦想,但从没想过要她独自一人来经营。玫琳凯知道自己并不具备必要的管理素质,但是她必须坚持下去。

这时,儿女们的支持使她有信心放手一搏。孩子们说:“妈妈,你能做到!”玫琳凯获得了毕生最需要的支持,这使她安心并给她增添了新的信心。

但是玫琳凯的梦想还是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许多人一遍又一遍地对她说:“玫琳凯,你在做梦。”所有的可能性似乎都对她不利,但母亲给玫琳凯的信念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徘徊。每当目标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可能时,玫琳凯总会简单地重复母亲灌输给她的这些话:“你能做到!玫琳凯,你能做到!”

在玫琳凯公司,人们可以看到有众多的妇女在这里得到成长,得到发展,对玫琳凯来说,这就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我刚来玫琳凯公司上班时,很害怕当着六个人的面说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完成我的每一次皮肤护理课。”你能相信,说这话的女士是站在舞台上、面对8000位观众,面带微笑、容光焕发地说出来的吗?

这就是玫琳凯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只要自己肯付出代价,肯去努力。玫琳凯为她的员工们做了个很好的表率,重要的是,她实践了自己所谆谆教导的原则。她那锲而不舍、勇战逆境的一生证明了一个人在下定决心的时候能够有什么样的成就。众多的美容顾问们也在“你能做到”的鼓励声中实现着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于是,“你能做到”成为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每日训言。

。 想看书来

艰难创业(1)

玫琳凯幼年时,家境十分贫寒,她的童年生活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味道,从小就操持家务,忙里忙外。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玫琳凯的成长,因为有一种精神——竞争精神伴随了她的一生。竞争精神是玫琳凯的写照,正是这一点成就了玫琳凯的事业。

艰苦生活的磨炼

1918年5月12日,玫琳凯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的霍特韦尔斯。这里曾经是一个繁荣的铁路小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濒临衰落,玫琳凯家的生活异常艰难,捉襟见肘。

不久,他们全家搬到了休斯敦。当时,那还是个简陋的西南城市,人口不足15万。这次搬迁并没能使他们一家的生活有所改善,玫琳凯的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全家的生活担子由她母亲一个人挑着。玫琳凯的母亲每天清晨5点就出门,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才回家,靠在一家餐厅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来养家糊口。虽然很辛苦,但因为是女性,收入仍不高。

当时,仅有6岁的玫琳凯就开始照顾得了肺结核的父亲,负责煮饭、做家务。在家务繁忙的幼年生活里,她十分羡慕那些有时间享受幸福童年的天真烂漫的小伙伴。

17岁的时候,玫琳凯结了婚。然而艰辛苦难并没有远离她,生下三个孩子后,丈夫从军海外,年轻的玫琳凯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地维持生活。二战结束后,丈夫平安归来,接下来却宣布要与她离婚,抛下她这么一个年轻的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玫琳凯的第一次婚姻宣告失败。

1938年,20岁的玫琳凯把家搬到了达拉斯。当时,就业前景十分黯淡,大批的退役军人纷纷加入求职大军,向妇女敞开的就业道路更加狭窄。而玫琳凯既需要挣钱来维持生活,抚养三个孩子,又必须有一定的弹性时间来照顾他们,求职之路更难于常人。

然而,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最终还是有一条路向玫琳凯开放了,那就是直销事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喜欢这种工作,因为它给她提供了弹性工作时间和掌握自己经济命运的机会。她可以或多或少地按照自己的销售条件把优质产品销售给像她一样的女性,同时还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学习当医生。于是,她加入了斯坦利家庭用品公司。

在这段人生中,玫琳凯需要一边抚养三个孩子,一边做斯坦利的推销员,同时还要上大学。她结婚虽已10年,却一直梦想着能成为医生。当时她的销售工作已站稳脚跟,因此她想:“现在是时候了。”

那时已婚妇女上大学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教授们会带着古板的眼神告诉你,你正占据着本应属于一个年轻人的位置。因此玫琳凯去上学时,总是试图掩饰自己是妻子和母亲这一事实,她尽量穿戴得像个学生,甚至穿上女孩穿的短袜;她把结婚戒指挂在项链上,并从不提及在家里的三个孩子,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免受外部干扰。

玫琳凯通常上午去上学,下午召集斯坦利聚会。回家后,她则清扫房间、洗尿布、做饭等等。在做完所有的工作之后,她已无力学习。没办法,有时在孩子们睡着后,她也会上床睡觉,但需把闹钟拨到凌晨3点钟。铃声响过,她便从床上爬起,喝一些咖啡,一直学习到7点孩子们起床。

玫琳凯终于顺利通过为期三天的能力测试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系主任把玫琳凯叫到她的办公室探讨她的成绩时,告诉玫琳凯:“你的理科成绩虽然还不错,但远远不及你在其他领域的成绩。你应该改学营销学并争取成为采购员或销售员。相信你会成为一家大百货公司薪水丰厚的专业销售员或采购员。”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