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我成为崇祯以后1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不能坐以待毙。”

李自成的话让王嘉胤深以为然,点头道:“小李子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手中的粮食也不多了,一旦被围困在河曲,恐怕命都得丢喽!传我的命令,马上离开河曲,向西。”

曹文诏抵达河曲地界后并没有立即展开对王嘉胤的攻击,了解情况的他觉得自己手中兵力太少,应该等大军到来后对流寇一举歼灭。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等了不到半天,侦察兵就告诉他河曲的流寇要撤了,他马上找来助手马科商议对策。

马科向来没把流寇放在眼里,自信道:“河曲之内都是一些流民饥民,乌合之众而已,关宁铁骑连鞑子都不怕,对付流寇不难以一当十,以我看不必等大帅他们,我们一个冲锋就能把流寇击溃。”

曹文诏对关宁铁骑当然有信心,也想不等卢象升和祖大寿的大军,听了马科的话更坚定了这个想法,点头道:“好,这入关第一仗就让我来打。”

来到前敌,曹文诏叫过马科,吩咐道:“我军虽然精锐,但是流寇有数万之众,因此必须挑选他们离开河曲之后再击杀他们,这样一来流寇心生惊惧,可以加速流寇的溃散。”

制定好攻敌策略,曹文诏回首忘了忘全副武装的精锐之师,当战机来临后,他猛地一扯马的缰绳,手中长矛一挥,三千精锐犹如猛虎出栏,杀向王嘉胤部的外围。

曹文诏个人武艺十分了得,扑入敌人阵营后丈八蛇矛仿佛活了一样,眨眼之间就干掉了十几个人。其他人也不甘示弱,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冲杀。

王嘉胤离开河曲的时候,用上了老办法,裹胁河曲的百姓跟他一起造反,这样一来离开河曲的人马一下子增加了一倍,浩浩荡荡的出城转战回陕西,看着黑压压的人头,王嘉胤得意的很。

突然杀出来的官军让王嘉胤部和被裹胁的百姓惊惶失措,四散奔逃,这个时候,乌合之众的弱势表露无遗,曹文诏的人马如入无人之境,根本没遇到抵抗,手起刀落必有人头翻滚。

王嘉胤手下的人不但是乌合之众,而且武器还十分匮乏,面对装备精良而且还有火器的官军,根本无从抵抗,加上被胁裹的百姓带头逃跑,使局势更加对王嘉胤不利,眼看无从抵挡,王嘉胤果断的下达了逃跑的命令。

“想跑,那得看你家曹爷爷答不答应。”曹文诏见流寇已经溃散,挥舞长矛朝王嘉胤可能所在的方向杀去。

李自成跟孙承宗带领的官军交过手,他以为官府的部队跟那都差不多,可今天他算是长见识了,眼前所遭遇的官军比以前遇到的厉害太多了。

看到那个手提长矛的大官杀过来,李自成一咬牙,挥起手中的武器迎过去,大刀磕到长矛上,李自成感到两条手臂一阵发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长矛已经一个回旋挑飞他的大刀,而他也被扯飞出去,摔入乱军之中。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卢的良心和徐的魂游体外

曹文诏这一仗可以说是大获全胜,手下兵卒死伤不到百人,而王嘉胤部却被他率兵杀的抱头鼠窜,溃不成军。借着这一股子锐气,曹文诏片刻也没有休息,统兵继续追杀王嘉胤。

当卢象升和祖大寿率领大队人马赶到河曲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整理战场等善后事宜,因为曹文诏此时已经远在数十里之外了。

卢象升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老百姓,在他看来那些百姓已经不像是正常人了,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睛发散着幽光,佝偻的身子似乎站不直,一阵风过去能刮倒一片。

“拿出部分军粮安顿这些百姓。”卢象升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些人哪里会是流寇,就是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会造反的。

祖大寿一听卢象升这话,脑袋晃的跟波浪鼓似的,“大人,万万不可,离京的时候皇上是怎么交代的?再说晋陕需要赈济的百姓那么多,我们赈济的过来嘛!不过杯水车薪而已,眼下紧要之事乃是剿灭流寇,我们的粮草也很吃紧,一旦军心动摇,不好收拾啊!”

卢象升焉能不明白这些,崇祯皇帝的话仍然在耳边响着,他一句也没忘。可是看着这些挣扎在鬼门关的百姓,他如果不救济,心里实在不舒服,“走一步算一步吧!能救一人就救一人,尽力而为,传本帅的命令,留下部分军粮分发给这些百姓。”虽然崇祯皇帝一再强调朝廷没有银钱扔到这个无底洞里面,但是卢象升还是想做点什么。

官大一级压死人,卢象升身为晋陕总督,他所说的话祖大寿根本不可能反驳。祖大寿一边按照卢象升的吩咐去做,一边替卢象升和全军将士担心,此例一开,后边可不好办啊!

当粮食分发下去的时候,老百姓根本就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那些白花花的米粒倾倒出来,他们才知道这是真的,有的人高兴的哭了出来、有的人从北咣咣磕响头、有的人攥紧大米不撒手……更有甚者,干吞大米被噎死了!

“大人,曹文诏说流寇已经逃往阳城方向,他正率兵继续追击。”祖大寿来到卢象升临时的衙门汇报军情,言谈之间得意的很,曹文诏以及那些先锋兵都是他的麾下,都是关宁铁骑,这个脸算是露足啦!他做上司的不高兴才怪呢!

卢象升现在头疼的不是怎么剿灭流寇,而是如何恢复晋陕的元气,照今天的情形来看,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只能把晋陕的百姓都杀掉才能彻底平叛,不过那可能吗!

卢象升正想说什么,外面的亲兵跑进来道:“大人,外面来了很多百姓……。”

祖大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该不会是尝到甜头,又来要粮食的吧!这次说什么都不能给,否则全军将士离喝西北风的日子就不远了。

卢象升哦了一声,起身出去一看究竟。当他出看看到眼前的场面的时候,心灵被彻底震撼了。

多达三万多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跪在那里感念朝廷之恩,皇上之恩。一个眉毛胡子都白了的老者颤巍巍的走到卢象升近前,跪倒道:“大人,老朽代表当地百姓,叩谢皇恩呐!”

卢象升赶紧把老者搀扶起来,问道:“老先生这是为何呀?赈济百姓乃是朝廷职责。来人,叫老百姓都起来吧!”

老者似乎在当地颇有威望,他交代几句之后老百姓就慢慢的散了,转回身对卢象升道:“大人,能否容老朽说几句话?”

卢象升忙点头道:“老先生里面请。”他把老者让到临时的衙门,并且让人烧了点水送来,至于茶叶,根本就找不到一点,当地连树皮都光哩!

“老朽说句大不敬的话,天高皇帝远,老百姓苦就苦在这上面喽!”老者进来坐下后幽幽叹息。

卢象升觉得眼前的老头像是有很多话要说,“老先生慢慢说,本官初到此地,很多事还不清楚,正好想找人聊聊呢!”

老头摇晃了一下脑袋,道:“老朽有一个远房的表侄住在京城,消息也算是灵通,皇恩浩荡啊!当今皇上这二年对陕晋两省耗费几多心血,可惜这些没人知道,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了。”

老头停顿了一会,接着说道:“不瞒大人,今日百姓所领赈济的粮食,是本地有天灾以来,头一次落到百姓手里的实惠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