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揭秘高盛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前言:高盛的政府,高盛的美国(1)

2008年,一场危机席卷美国乃至全球:从房贷业蔓延到整个金融业,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业界,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

美国股市跌回到了十多年前的水平:道·琼斯指数从14164点跌到6700点。

华尔街的墓地上又添许多新坟:曾经显赫无比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美联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一个个倒下了;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在一只脚踏进坟墓时,被美国政府拉了回来。

然而,高盛公司仍然健康地活在华尔街上,活在全球每一个角落里,笑看“朋辈成新鬼”。

在美国联邦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与执行中,高盛的人员无处不在,而领导美国应对这场危机的那位前高盛CEO则成了华尔街的国王,被称为“亨利国王”。

美国人有理由担心,“民有”、“民治”、“民享”的美国正在成为“高盛所治”、“高盛所享”的美国。高盛,这个有着139年历史的公司,历尽危机没有倒下,反而愈加强大;在风云变幻中,曾经令它望尘莫及的华尔街豪门一个又一个地消失了,而它的血脉日益兴盛;无论白宫如何变换“大王旗”,总少不了它作为左膀右臂;当它开口说话,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听。

高盛是怎么造就出历史上最成功的金融公司的?

一、不死的高盛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德崇证券这些声名显赫的投资银行。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投资银行 “主力承销商” 成员中还没有高盛。

到20世纪末,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这些华尔街上曾经的巨大身影消失了,让活着的高盛不能不生出“访旧半为鬼” 的感叹。

在高盛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中,外部的危机加上自己的错误,它曾几度几乎落得与朋辈同样的命运。然而,高盛每次都大难不死,反而愈加强大。

二、接管美国

1863年,林肯总统留下了“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名言。

2008年7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与政治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评论中说:“在过去的数年中,高盛已经接管了大部分美国联邦政府。在未来的数年中,他们可能接管整个美国。”

7月1日以来,金融危机天赐良机,高盛加快了接管的步伐。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被高盛的人控制,在“财富全球500强”中高居第35位、“《富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高居第18位、全球有着万雇员的美国国际集团也落入了高盛之手。

在2009年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中,美国将看到高盛前CEO、前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留下的浓重身影。

在美国,媒体已经开始叫“高盛政府” ,而不是“高盛集团公司” 了。

三、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

高盛说话,你可以不信,但你不能不听。

是高盛出身的前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话让雷曼兄弟破产,也是他的话让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死里逃生。所以,美国《新闻周刊》2008年9月29日在封面上称其为“亨利国王”。

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中,掌握着美元发行权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而高盛则是美联储的最大股东之一。

前言:高盛的政府,高盛的美国(2)

在全球能源市场中,高盛的角色与影响力无处不在。

是高盛杜撰出“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概念,于是全球的资金蜂涌进入巴西、中国等所谓“金砖四国”以及越南等所谓“新钻11国” 。随即,巴西股市Bovespa指数从2002年9月的9000点暴涨到2008年5月的73000点,中国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1月的1300点暴涨到了2007年10月的6200点,越南指数从120点大涨至1200多点。在高盛不再那么起劲地高谈阔论“金砖四国”、“新钻11国”的美好未来之后,巴西股指跌到了2008年12月的37000点,中国上证综合指跌到了1800点,越南股指跌到了400点。

四、天下精英,争入高盛

据报道,1990年,耶鲁大学超过一半的应届毕业生向高盛投了求职简历。

高盛凭什么吸引美国精英们?凭的就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失业人口近500万的2008年,高盛的薪酬总额110亿美元,平均每位高盛员工可以获得34万美元。

亨利·保尔森说,高盛是一个很难进去、进去了很难升迁也很难待下去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