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我读孙子兵法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他巡游江都所乘的龙舟,俨如水上宫殿,后面还有数千艘船,浩浩荡荡的船队长达200余里。骑兵在岸上夹岸护送,旌旗如林,遮蔽四野,沿途百姓受尽苦楚。

隋炀帝还穷兵黩武,3次发动征伐高丽战争。在东莱海口造船的工匠在官吏鞭挞下,“昼夜立于水中,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十三、四”。运输队伍“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二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资治通鉴》卷188((唐纪》五)。赴高丽征战的士兵死伤更是不计其数,第一次出征,渡江的30万隋军生还者仅2700人,致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连东都畿域也变成了“宫观鞠为茂草,乡绝其烟火”的凄惨景象。

隋炀帝荒淫残暴统治终于激化了蕴藏已久的阶级矛盾,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犹如暴风骤雨,隋的统治很快瓦解,隋场帝自604年篡位,仅当了14年皇帝,618年便被部将杀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节:兵闻拙速

第二节:兵闻拙速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笔者字面理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战则力求速胜,战争持续损兵折将必然挫伤锐气,强攻城池必然人困马乏,长久劳师必然国力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那么,损兵折将挫伤锐气,力屈货匮,诸侯必然乘人之危,即便是大智慧的人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所以兵贵神速,没有听说持久作战能够带来多大好处的。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因此,长久用兵而国利丰盈的,是没有的。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也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笔者感悟

孙子阐述了“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这一重要的军事理念。

孙子认为:战争为不得已,但是如果战争不可避免,不战则已,战则力求速胜。

战争最可怕的是持续不断,战争拖延时间太长,必然会损兵折将,必然会挫伤锐气,强攻城池必然会人困马乏,长久劳师必然会国力不足。

更可怕的是,持续不断的战争,会导致损兵折将挫伤锐气,力屈货匮。此时,诸侯必然会乘人之危,此时,即便是大智慧的人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了。

所以兵贵神速,没有听说持久作战能够带来多大好处的。因此,长久用兵而国利丰盈的,是没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