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华尔街之死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这个时候,地主老爷不是想办法平衡家庭内部的消费与支出,而是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水利灌溉控制权,开始随意增加各个地区的流动性,然后打着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的旗号像各个地区摊派额外的粮租。

但地主老爷这样却给山底下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苦恼。因为,农田的总量是一定的,而农作物在增加了额外的流动性之后,总产量不是会增加,而是会减少,偏偏这个时候地主老爷还要要求额外的粮租,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农民在得出了“做人难,做农民更难,做一个任由地主老爷摆布的农民更难”的结论之后,看着日益减少的农作物产量,和地主老爷摊派下来日益增加的粮租负担之后,不禁开始陷入了大大的恐慌之中。

但农民烦恼归烦恼,恐慌归恐慌,该交的租子还是要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地主老爷控制了水利灌溉阀,就是控制了自己的生命线。而且,地主老爷家里专门请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研制了一批杀伤力极大的现代化高科技武器,如果自己不按时交租子,地主老爷就会找很多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打你。

这个时候,所有的农民都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困境:要么找地主老爷交涉,然后等着被地主老爷打死;要么任由地主老爷胡闹,自己还是乖乖听话,按照地主老爷要求,准时足量交租子,然后等着被活活饿死。

农民们知道光凭自己的力量是压根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而农民们也知道,地主老爷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是不可能为了体恤自己的辛劳,突然之间发善心决定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收支平衡。

而且,农民与农民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的。为了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山东头的农民和山西头的农民还是吵过好几次架的。为了得到地主老爷的垂青,山西头的农民经常拿自己与地主老爷有一些远亲关系而动不动就威吓山东头的农民,以至于“本是同根生”的两地农民,经常搞起了窝里反。

看到农民之间原来有这么大的分歧,地主老爷更加肆意妄为起来。地主老爷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得玩起了“水漫全山”的游戏,让各个地区的农民更加深受其苦。

终于,有一天,走投无路的农民们团结了起来,开始与地主老爷玩起了“斗地主”的游戏。有一些农民,想到了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点子,那就是坚持研发新一代“无水灌溉”技术;有一些农民,觉得“天涯何处无芳草”,认为在这个山头之外一定还有另外一个山头,于是决定集体搬迁;有一些农民,直接就觉得这个山头太碍事,玩起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游戏。

于是,地主老爷终于彻底被赶出了山头,全世界的农民又过起了和谐、太平的幸福生活。

以上只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局势的一个故事性的比喻,看完了故事,让我们再继续回到现实,看看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将如何应对美国随意释放流动性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冲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哦,耶!欧洲抬头了,美欧蜜月结束了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质疑美国,认为美国正在肆意放大美元(哆啦)的供应总量,而这些被放大的流动性已经严重干扰到全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而这些人甚至包括美国当年最铁杆的盟友——欧洲。

说道美国与欧洲的深刻友谊,还要追溯到上世纪的二次大战。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刚从共同对抗纳粹的统一战线中走出来,便开始彼此争夺对世界的控制权。

为了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丘吉尔这一演讲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起英美之间的英语民族的同盟关系,来共同应对来自苏联这一社会主义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前者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后者的资产阶级政府则在共产党游击队打击下摇摇欲坠)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同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成为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

冷战过程中,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

从那一刻起,西欧的命运也就通过北约与美国紧紧得联系在了一起。而美国也在北约的帮助下在全世界发起了多次战争,其中让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场“臭名远扬”的科索沃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为了维护北约内部的团结,美国学者专门炮制了一个“文明的冲突”的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奠基人就是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8226;亨廷顿。

萨缪尔&;#8226;亨廷顿在他的书中指出: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国家间的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

萨缪尔&;#8226;亨廷顿还认为,文明间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冲突发生在分别属于不同文明的临近国家之间,这种冲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国家或集团之间特别普遍;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这些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典型问题。在相互竞争中,各核心国家会团结本文明的同伴,争取属于第三种文明的国家的支持,促进对立文明的国家的分裂和背叛,利用各种综合手段达到目的。

但对于美国这个始终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国家来说,文明的认同真的有那么强的影响力吗?如果文明的影响力真的有那么大,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发起对英国的独立战争?为什么美国南方要因为“奴隶制”问题而对北方发起一场“南北战争”?为什么美国和英国要因为伊朗石油问题而起正面冲突?

如果文明真的是左右世界格局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对相同文明的情感认同真的是左右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决定因素,那这个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王公贵族为了争名夺利而哥哥陷害弟弟,儿子反对父亲了。

所谓的“文明引发冲突”不过是文人自娱自乐的把戏罢了。真正把美国和欧洲黏在一起的不是“文明的认同”,而是“利益的纽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