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华尔街之死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但实际上,这个药方和供给学派认为一切繁荣皆来自减税的主张一样荒诞不经。无论是自由派经济学家,还是保守派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即使是大规模削减赤字,也很难影响到长期利率,纵然能让长期利率有所改变,也不过只有区区的万分之几而已。不管怎么说,相比于高高在上的股市收益税,增税政策带来的削减赤字效应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这一点2000年后的IT泡沫破灭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0年4月3至4日两日内纳斯达克指数暴跌924点,跌幅超过20%,创造了纳斯达克历史上的跌幅之最。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纳指从5084点狂泻至1300多点。此后三年内,又连续阴跌至的历史最低点。新经济“点石成金”的神话转眼间灰飞烟灭,纳斯达克股市成了千百万投资者的炼狱,千百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在泡沫破灭中化为乌有,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纳斯达克股灾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据美国学者统计, 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由上半年的急剧下降到下半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上半年的5%下降到下半年的-,股价下跌使美国社会财富损失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更重要的是,IT泡沫破灭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的挫伤,纳斯达克从此大伤元气,经过七年恢复之后的纳斯达克指数也仅达到2500点,不及其最高点位的一半。

事实上,克林顿的“金发美女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的“泡沫”的本质,而只是让美国经济“泡沫”看起来更美丽而已。

斯蒂格利茨的批评与格林斯潘的辩护

2000年IT泡沫破灭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美国经济的“泡沫本质”,并且开始质疑美国经济的“泡沫本质”。但人们的质疑很快被一个“魔法师”的魔术一般的戏法用新一轮的“货币泡沫”掩盖了,这个“魔法师”的名字就叫艾伦&;#8226;格伦斯潘。

1987年受里根总统任命成为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之后在这个位置上呆了将近19年。做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直以来的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创造一个安全、灵活和稳定的金融环境。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高能货币的供给,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银行间相互拆借的短期利率)达到预期的目标水平,从而实现最终的政策目标。

从这近19年美国经济走势来看,格林斯潘干的似乎还不错。由于他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学说,而是超越规则,在具体的形势下相机行事!他既没有明确提出制定政策的中介目标,也没有就政策目标提出可以盯住的通货膨胀水平,他认为其政策“惟一盯住的是稳定的经济增长外部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创立了一种别人难以效仿的“格式拳法”。因此,不管出现了多大的经济波动,格林斯潘总能找到办法来应付他。

1987年8月11日,艾伦&;#8226;格林斯潘接替保罗&;#8226;沃尔克,开始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美联储迅速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次日股市反弹;1990年7月,美国经济进入短暂、温和的衰退;1991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创纪录的经济扩张;1994年2月4日,美联储首次公开宣布调整其货币政策杠杆——联邦基金利率;1996年9月,格林斯潘说服同僚放弃了升息计划。他指出,当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政府表面的统计数据,这将使失业率下降,同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公开提出股市上涨反映“非理性繁荣”。股市应声而跌,但随后回弹;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连续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等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开始实施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政策;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11月,美国经济衰退停止;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一45年来最低水平,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始采取每次25个基点的系列升息步骤,逐渐淡化其经济刺激政策。

正因为取得如此不俗的业绩,因此在华尔街看来,格林斯潘就是神。很多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长增长实际上与格林斯潘的宏观货币政策密切相关,他因此被誉为是一位执掌货币政策的“艺术大师”。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选的时候,华尔街流传着一个说法:管他谁当选呢,只要格林斯潘还是美联储主席就够了。很多严肃的经济学家也非常推崇格林斯潘。2005年《商业周刊》曾经引用米尔顿&;#8226;弗里德曼的话,称赞格林斯潘是美联储成立以来最有建树的主席。普林斯顿大学两名经济学家布林德和赖斯曾发表一篇论文“理解格林斯潘的规则”,他们的结论是,格林斯潘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央银行行长。2006年1月退休时,格林斯潘的威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人甚至建议将印在美元纸币上的“我们信仰上帝”这句话,改为“我们信仰上帝和格林斯潘”。

但遗憾的是,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让人们又开始了从另一个角度反思格林斯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定格林斯潘才是这次经济泡沫破灭的罪魁祸首,越来越多的学者指责格林斯潘是一个“泡沫先生”。

世界银行前负责经济发展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约瑟夫&;#8226;斯蒂格利茨日前在法国《回声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当前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政策有关。

文章说,一切源于2001的美国经济衰退。布什总统在格林斯潘的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但没能使美国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除了降低利率别无他法。但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过度投资是经济衰退的一大原因,所以降低利率没有极大地刺激投资,美国经济虽然繁荣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家庭更多地贷款买房和负债消费。而且,由于低利率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美国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一直不以为意。

为了让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钱,美国还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次级贷款发放额不断上升,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允许个人贷款的数额越来越大,还出现了一些非固定利率的贷款品种。许多借款人没有多少金融知识,盲目借贷,也不具备风险意识。

而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保罗&;#8226;克鲁格曼也在其新著《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指责,尽管格林斯潘就非理性繁荣发出了警告,但他完全没有干预这种繁荣。保罗&;#8226;克鲁格曼认为,其实格林斯潘创下了一个历任央行行长绝无仅有的记录: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市场上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资产泡沫,先是股市泡沫,后是房市泡沫。

面对这铺面而来的批评,格林斯潘没有选择完全回避,而是选择了温和回应。2008年底格林斯潘则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表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迟早要发生的事”,而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格林斯潘在文章中承认,他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他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对于这次金融海啸,格林斯潘显然要负一定责任的,因为就连格林斯潘本人也为此而道过歉。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格林斯潘要负最主要的责任,或者说格林斯潘要负全部责任?

在我看来,格林斯潘要对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负一定责任,但绝不是全部的责任。格林斯潘对于美国经济所要负的责任仅仅比当年扁鹊需要对蔡恒公不治而亡所要负的责任要高那么一个量级。

实际上在泡沫还没有完全破裂之前,格林斯潘就已经警告过华尔街的那些硕鼠和华盛顿的那些官僚,认为美国经济存在着“非理性繁荣”的征兆。这就好比扁鹊在逃走之前已经三次警告过蔡恒公“君有疾”。但华尔街的硕鼠和华盛顿的官僚并没有在意格林斯潘的警告,正如同蔡恒公没有理会扁鹊的警告。于是,格林斯潘就赶在最大的泡沫破裂之前,选择了荣归故里,而扁鹊选择了在蔡恒公不治而亡之前逃往异国他乡。

就跟扁鹊注定治不了病入膏方后蔡恒公的病一样,格林斯潘不可能真在在没有任何基础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让已经陷入了增长极限的美国经济重新找到增长的新引擎。这次金融海啸最多只能说明格林斯潘不再应该像过去那样被供进神坛,但也绝不能因此就把格林斯潘直接从天堂打进地狱。

扁鹊治不了病入膏方后蔡恒公的病,只能说扁鹊也有自己征服不了的顽疾。同样,格林斯潘卸任后两年就发生了这次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只能说明格林斯潘也有自己无法预见到的难题。但扁鹊还是那个伟大的“神医”扁鹊,而格林斯潘也应该继续保持应该得到的尊荣和称赞。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格林斯潘是是一位执掌货币政策的“艺术大师”,但绝不是“神”。

总而言之,对这次金融海啸,与其怪罪格林斯潘,不如怪罪美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正如,蔡恒公的死,与其怪罪扁鹊的临阵脱逃,不如怪罪蔡恒公的讳疾忌医。

当然,在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时,通过不断和大众投资者玩“躲猫猫”的游戏,没有像保罗&;#8226;沃尔克那样将完整的信息披露给世界各地投资者,导致世界各地投资者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因为所掌握信息不充分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一点上,格林斯潘明哲保身的官僚主义做法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齿。 。。

亚当&;#8226;斯密与凯恩斯的天堂会议

2008年的这场金融海啸不仅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格林斯潘的评价,也诱发了西方经济学家们新一轮信奉亚当&;#8226;斯密“自由市场理论”和信奉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学说”的争吵。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争论不仅毫无必要,而且只会进一步让现在的美国经济政策制定者陷入一种更加思维混乱的状态中去。

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已经和18世纪末期的亚当&;#8226;斯密时代和凯恩斯时代20世纪初期的凯恩斯时代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经济形势出现混乱,不是因为亚当&;#8226;斯密错了或者凯恩斯错了,而是因为亚当&;#8226;斯密的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有一些落后于现在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如果,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真的希望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当前全球经济困境的方案,那么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在引发一场的“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争论,而是要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在结合亚当&;#8226;斯密“自由市场理论”和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学说”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经济理论。

当然,我的这个观点很“黑天鹅”。但既然1697年,探险家的确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那么为什么要排斥这种“黑天鹅”式的新构想呢?

天才作家Nicholas Taleb在他的新书《黑天鹅》已经许多丰富有趣的案例告诉我们,人类实在太容易犯自欺欺人的毛病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而事实上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很少。在这本书出版发行之前,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对人类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比如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2001年的恐怖袭击,还有就是2008年的次级抵押贷款风波。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轻易否定这种“黑天鹅”式的新构想呢?

其实,黑天鹅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黑天鹅事件出现之后,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坦率得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一定要通过自欺欺人甚至于杀人灭口的方式来掩盖黑天鹅的确存在的事实。

的确,如果美国政府在次级贷泡沫还没有完全吹起来的时候,采取果断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也许这次“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但美国政府始终没有这样做,因为当时在任的总统小布什一直宣称要自己要坚守“政府不干预经济的自由市场原则”。

很多时候,我一直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用军事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却还敢于在所有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或者在他们的脑海里,“自由主义者”的真实含义就是:一只狼可以自由得吃掉一只羊,一个“强盗资本家”可以自由得抢走一个贫民的衣服,一个“小偷经纪人”可以自由得把客户的钱转移到自己的腰包,一个霸权国家可以自由得干涉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

说到底,我非常尊亚当&;#8226;斯密先生,我相信亚当&;#8226;斯密的《国富论》和亚当&;#8226;斯密关于“自由市场”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但我坚决反对把“自由市场”万能化。因为人性弱点的存在,在一个完全没有管控的市场内,能够被充分发展的不仅仅是那些促进社会和谐的正常的经济流通行为,还有那些破坏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的非正常经济行为。

这一点,其实在“自由市场”理论的最早提出人亚当&;#8226;斯密先生那里就有过同样的思考。尽管,在亚当&;#8226;斯密的《国富论》一直强调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但亚当&;#8226;斯密也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如果没有道德情操作为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作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引,如果市场中的所有参与者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能够保持对他*利和公共规则的尊重,那么“看不见的手”要想发挥其价值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自由市场”理论的引导下,美国经济在这次金融海啸爆发之前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既然这次金融海啸像一百年前的那次大萧条一样,又一次强有力得证明了“自由市场并不总是那么完美有效”。在上一次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复苏,原因就在于总统富兰克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