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太易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如果是荀钰之前的荀家,那时候荀家鼎盛,三代英宗皇帝就是茂德公孝文皇后和昭宗皇帝之子,和荀家当代家主是表兄弟。当初荀茂曾祖生前是侯爵,但是在死后立马被三代英宗皇帝册封为国公。

荀家三代国公,本朝独此一份,堪称美谈。

“如果是那个年代,皇帝刻意照拂荀家子孙我还相信。但现在这位嘛……”荀易摇头。自从四代明宗皇帝晚年那一场夺位大乱后,荀钰早就退出朝野,安心在陇川郡做自己的富贵闲人。

到了现在,荀家正是势力低谷的时候,除了荀易三叔还在朝中,嫡系几乎没有力量可以通达天听。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算当今身上也有一丁点荀家血统,但过了数代,哪里还会在意我们家?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母族。”

李兴鸿撇撇嘴:“荀家哪里有舅舅说的这么惨?李荀两家通婚是当年高祖皇帝和茂德公定下的规矩。两家关系密切,就算目前没有荀家女为后,但是我们这些王爷们不还是迎娶荀家女子?我家太奶奶还在呢!而且我可是天天喊你舅舅啊!”

大周天下是李纯和荀茂一起打下来的。据说在当初还没立朝时,李纯也就是高祖皇帝曾许诺日后与荀茂共掌天下。

这种情况并非无例可循。在人族两万年历史中有几个朝代国家并没有君王,而是以议会或者联盟的形式存在。甚至还有双王制,后主制等等。

不过这个提议被荀茂婉拒,最终仅仅接受超品国公的册封。

紧接着,在大周元德三年时,李纯本想将自己的公主嫁给荀茂长子,结果被荀茂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拒绝。并且,荀家有一条祖训:荀家男子不得迎娶龙女!

这个龙女不单单指的是公主,而是指一切具备龙族血脉的女子。

后来李纯又下旨命太子迎娶荀茂长女,并将这道圣旨留在太庙:“荀家女为后,江山共掌之。”

荀易经过这几天城隍生涯,隐约明白自家天祖的意思。为了确保轩辕帝系的血统纯净。只有荀家女嫁入皇家,绝对没有荀家嫡系迎娶皇家公主。

“不过当初天祖给高祖皇帝这么甩脸色,当众拒绝,高祖皇帝居然也能让天祖安安生生度过晚年?”

荀易思来想去,也只有兄弟情深一个解释。

据说这两人从十四岁开始就在一起游历江湖,交情甚笃。就从昭灵武王那边看,当初开国那些前人交情不错,也没什么彼此倾轧,权力争斗。

开朝之时,世风清明似乎是惯例。

荀家前三代,可以说是享尽荣华,但从后面开始慢慢衰落。有荀家自己刻意为之,也有后来皇帝猜忌之心的关系。

不过在这个神道昌盛的世界,荀家只要有神明坐镇,大周皇帝不敢下手灭绝荀家血脉。就连高祖皇帝和茂德公的祖灵也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说起来,今年祭祖需要准备下了。”荀易摸着下巴,对李兴鸿问:“你这次准备待到什么时候?跟我回老家看看?”

“只待到舅舅恩科结束,我就是来送舅舅考试的。至于祭祖嘛……”李兴鸿耸肩:“我可不愿意喊小舅舅之外的人叫舅舅。”

李周皇族开枝散叶,李兴鸿已经是第七代人。喊荀易叫做舅舅,如果去荀家老宅,那边还有一大堆舅舅以及舅爷,甚至荀钰那辈还有几个老人在。就连瑞郡王府的那位老太妃都不敢不敬。

“哪年跟你回去不是磕头去了?”李兴鸿一副不情愿的模样。他作为世子,虽然不用给平民百姓磕头。但是去荀家宗庙,庙里头那几位见一个磕一个,他才不往那边去呢!

“我家三位国公哪位不是你家老祖宗,你磕个头还不应该?别说你,就算是龙城那位陛下,如果去我们家宗庙给茂德公上香,你看他怎么做?”

李兴鸿悻悻然,转移话题:“反正小舅舅不用操心,回头外甥给朱大人一张帖子,让他照拂下即可。”

荀易自持昨夜复习得当,懒得和李兴鸿解释:“你别乱来,回头省得有人告发。我自己考又不是考不过?”

看了看天色,用饭后前去书院。

刘振英仍然没有回来,荀易来书院销假时看到讲师室四壁有焦黑痕迹,便问韩风:“韩大哥,前两天起火了?”

“嗯,前段时间你正好没在,没看到。书院封存你们作业的书库起火,烧了不少东西。”

荀易赶忙追问:“严不严重?”

韩风摇头:“不太严重,就是把你们这些学生的课本作业烧了。其他物件损毁不大,据说是一个小厮不小心打翻火炉烧了三摞书本而已。”

“哦。”荀易正要点头时,突然听韩风又道:“你这几天的运气可能有些不好。在抢救的时候其他人的课本损伤不大,但是你去年一年写下的各种作业都被烧了。”

“诗词歌赋,论文答辩都没了?”

“没错,而且就你自己这么惨。”韩风眨了眨眼,荀易目光幽邃,似乎想到了什么。

“韩大哥,谢了!”本来是回来请假,但马上提笔又给自己请几天假:“我要回去闭关复习,这几天就不来了。”

就丢了他的作业课本?怎么看这都是冲着他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