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不灭的村庄(上部)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这天,茂生俩口子收工回来,抓紧做了晚饭,就叫钟儿去给奶奶送去一碗,并捎带着叫杏仔过来一起吃。钟儿去了大半晌儿,才与杏仔哭丧着脸回来,说奶奶不见了,连养在西院看家护院的小黄狗也不见了,等到现在也没回来。初时,俩口子还以为娘暂时出去了,不会走远了的,就叫他俩过来先吃饭。待吃完饭,茂生又到西院查看,还是没见娘回来。茂生和木琴心里就撒急儿,说娘的眼神儿腿脚都不好,从没在天快黑下来的时辰出去过,现今儿天就要大黑了,可别出啥儿事吧。一家四口慌慌张张地满村子喊叫茂生娘,立时把村人惊动了,也帮着四处寻找。

正乱着,金莲领着斌斌和文文从振书家吃完晚饭出来,正准备回家。见茂生领着钟儿到处喊叫娘,她犹豫了一下,念叨了几句,便忍不住对茂生说,你得赶快去北山下找找,没准儿去了哪儿呀。茂生也是急了,任谁告诉个信息也会信的。他顾不得问老人去哪儿干啥儿,更顾不上问她是咋儿知道的,拽了钟儿就直奔北山。

跑到山脚下,高声喊叫几声,又侧耳听听,果然就听到了狗的低吠声和老人低低地呻吟声。顺着声音一路探去,就见茂生娘侧身躺倒在一条枯水沟里,抱着两腿直叫唤。小黄狗蹲坐在一旁,警惕地看护着她。茂生赶忙抱起娘就往家里疾走,边埋怨娘咋儿一个人跑到这里了,吓死个人。茂生娘说,下晚儿的时辰,她见一只火狐狸跑进了院子里,就往外撵它。谁知,她撵几步,它就走几步。待不撵了,它就不走了。她往回走,它也跟了往回走。没办法,她就一路撵了出来,一直撵到这里,火狐狸不见了,自己却跌进了这条沟里,再也动弹不得。茂生说你是花眼了呢,把小黄狗当成了狐狸撵嘞。茂生娘说咋儿会看错哟,就是只火红火红的狐狸呢,黑嘴唇,黑耳朵,白唇须,红尾巴,黄皮毛,像团火苗儿似的好看。听得茂生背上尽冒冷风,头皮发炸儿。

回到家里,茂生娘一遍又一遍地向前来看望她的人讲述自己出走的因由。人们都不敢应声,只是说她看花眼了,把小黄狗看成了狐狸,心下却都毛扎扎地犯嘀咕,暗道,她讲的咋儿跟死鬼喜桂说的一摸一样呢。一想到喜桂,人们赶紧止住这样的胡思乱想,不敢再往深了寻思。

茂生娘的右大腿扭折了,躺在床上动身不得。国庆第一次碰到伤筋断骨的事,一时不知咋儿处理好,急急地给打了消炎止痛的针剂,说得快去寻接骨的药才行。茂生与酸枣结伴儿连夜赶往公社,找到了姚金方。姚金方根据姚大夫留下的以往用过的方子,给开就了一付专治跌打接骨的药方子:

当归15g 川芎15g  白芍15g  生地黄15g  破故纸15g  木香15g

五灵脂15g  地骨皮15g  防风15g  乳香3g  没药3g  血竭3g

把这些草药全部锉碎,用夜合花树根皮15g,一同倒入大酒壶内,加烧酒适量,重汤煮半个小时,取出服用。

姚金方还煞有介事地对茂生讲,这是专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皮破肉烂、疼痛不可忍者的秘方,名为《补损接骨仙丹》,灵验得很,保管能把老人的腿伤治愈了。

药倒是吃了十几付,腿上的伤情就是不见好转。茂生娘整日躺在床上,不能翻身不能坐着,疼痛得日夜呻吟,连吃饭及大小便也得躺在床上解决。她的饭量大不如从前了,精神萎靡,脸色蜡黄,人更是狠瘦了下去,一根根的筋骨从褶皱松弛了的老皮下挣出,支撑着一具日渐萎缩的皮囊。

茂生娘毕竟是军烈属,她的病情惊动了公社。公社专门派武装干事小林和民政干事小贾到村里来看望老人,并跟茂生商量道,看来老人见好儿的希望不大了,还是着手准备一下后事,也好做到有备无患。要是老人真的不行了,公社要出面来组织召开追悼会的,让他心里有个数儿。茂生一叠声地答应着,并说已经开始准备后事嘞,寿衣棺椁等都置办得差不多咧。

茂生娘在茂生俩口子的精心伺候下,好容易熬到了年底,最终还是撒手西归了。

从茂生娘回到老家到她闭上眼,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很少跟木琴答话,总是有意躲避着与木琴的碰面。即使在病重期间,木琴衣不解带地前后左右看护着,也是不与她说话。她时常直直地盯着杏仔,有混浊的老泪顺势滚出眼眶。木琴背地儿对茂生说,娘心里还有愧疚呀,又一直放心不下杏仔,看来时辰也快到了。在茂生娘生命最紧要的关头,木琴对婆婆说,你老放心吧,杏仔就是我的孩娃,对他与京儿、钟儿一样没二心二味儿的,别担惊呀。茂生娘自听了木琴的话后,不再盯瞅杏仔,而是安稳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死的时候,她就一直紧闭着眼,没有留下一句话。

茂生娘的葬礼完全按照公家特定的仪式进行的,没有了老习俗中送汤送盘缠一说,只是由公社武装部和民政部门派人来,组织召开了一个由全村人参加的隆重追悼会,随后便入土为安了。

茂生娘死后,茂生把西院落彻底收拾了一下,并重新整修了墙面及门窗,苫了屋顶,给即将毕业的京儿准备好了迎亲的房屋,以备他将来娶妻生子用。

这已是一九八〇年春上的事了。

遥远的曙光(6·1)

京儿和叶儿初中毕业后,就卷着铺盖卷回到了村子。

本来他俩还可以升高中,到县城中学继续读书的。他俩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班级总是前几名,就是在全年级也是排在前半截的。但是,由于受学校规模和教学能力的限制,县城中学每年都会给各公社下达一定数额的招生指标,由各公社中学负责将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优先输送到上一级学校。京儿和叶儿被学校阴险地划到了另类,与继续升学的机会失之交臂,跟上一年酸杏大闹中学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是原本老道持重的酸杏,却在一次极罕见的逞能发疯的快意中,葬送掉了俩娃崽儿大好的锦绣前程。这种事情又不好明讲,或是找到学校查问,说我的娃崽儿咋就够不上升高中的标准,学校肯定会有一大堆这样那样的理由等着封堵你的嘴巴呢,让你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往自家肚里咽了。

当初,酸杏曾打算一毕业就把叶儿塞进村学校里的。但是,胡老师又出人意料地重返学校,他的计划便落空了。学校有了胡老师一个儿,就已经够用了,他决不会冒着村人戳后脊梁骨的风险,硬生生地把叶儿往里塞挤的,只能留待以后有机会了,再实施自己的想法。

俩人一毕业,就被分到了生产小组,参加队里的农业生产。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劳动锻炼,俩人有了许多变化。

叶儿愈发出落得漂亮了,红扑扑的脸盘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劳动使得她去除了娇弱,愈发显得健康结实,并处处显示出一种稳重、文静又柔顺的性格。虽有酸杏脾性特征的影子,更多的是具备了酸性女人贤淑大气的品性。人人都夸叶儿,说她一定会找到个山外的好人家,不会窝屈在这个穷山村里一辈子的。酸杏俩口子也是把眼睛紧紧地盯到了山外的人家,抽空儿就在公社附近托人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京儿已经成了一个筋骨健壮的小伙子。除了比茂生个身高出一头身体壮出一圈外,他彻底秉承了茂生的所有脾性,憨厚心善,拙于言辞而勤于手脚,连木琴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

茂生看着京儿已经长大成人,见天儿喜得合不拢嘴,盼着他快点儿娶上房媳妇,好早早地抱上孙子。茂生时常在木琴的耳边吹风,嘱她多留意一下村里的闺女,看准了,就托人说亲呀。木琴嘴上回道,还早呐,着啥儿急呀。其实,她心里也有这个意思,只是京儿年龄还小,连法定结婚的年龄都不到,就算定下了,也登不上记结不得婚的。

但是,木琴却自以为是地犯了个错误。

山村的穷苦,让有闺女的家家户户都把眼睛盯上了山外的人家,没有谁会傻到把自己的亲骨肉撇在穷窟窿里遭罪受苦的。山外平原上肥沃的土地和富裕的家境充满了诱惑,整日煎熬着他们的心神。嫁闺女就到山外去,这是村人的共识。而且,村里刚够选择年龄的闺女,也是一个劲儿地向山外跑,唯恐山里的“穷”把自己拖死在这人烟稀少不见天日的山沟里。就连十六、七岁的半大闺女,也老早就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应到山外的哪个地方落脚好,而山外的闺女连瞅一眼杏花村的勇气都没有。所谓先下手为强,你不先占下,到头来只能鸡飞蛋打两手空空。

因而,木琴的想法就显得极为愚蠢幼稚,让京儿白白错过了一些大好的择偶良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遥远的曙光(6·2)

茂生精心为京儿准备好的西屋在默默中熬过了两个年头,而京儿对象的人选仍无着落。

这并不怪京儿本人。应该说,京儿的长相在同龄人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关键是杏花村的穷拖累了他。没有谁上门提过亲,也没有人来打探过京儿的要求打算,而是把劲儿头全使到了山外面,对本村的人家,就连个联亲的想法也没有。尽管京儿的年龄还不是很大,也到不了娶不到媳妇打光棍儿的地步。但是,茂生的心空儿却窄,一旦起了意,有了这么个想法,全部的心思便整日集中在了这上头。他见天儿盼着有人上门提亲,却难遂心意,没有一丝儿的动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