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蓝血十杰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桑顿获胜了。但是这份工作和他在福特公司的工作迥然相异,这些差异处只会让一个为欲望驱使的人更加谦恭。桑顿从世上最大的公司搬到一个花花公子的玩具店。现在他几乎是独自一人,没有他所熟识且信赖的小组。他的领域比起在福特王朝不过是超级小国:在销售方面不到美金200万元,而非将近10亿美元;只有1000名员工而非13万名员工;只有零星几个停机棚,而非壮丽的鲁治河厂。

然而,正如他在福特的纷乱中看到大好美景,桑顿在这里也预见一斑。至少桑顿有休斯为数可观的钱供他使用。尽管他副总经理的头衔嫌寒碜,桑顿发现他有权力可以统筹公司的日常运作。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这个工作对一个有心建立王国的人似乎再理想不过。

原以为会在德州工作,因此桑顿和弗洛拉把他们的家当从底特律用水运搬来休斯敦,现在他们却得搬到加州去。桑顿在洛杉矶的菲特山庄租了一间附带家具装潢的房子,而弗洛拉则留在底特律,等把他们那儿的房子卖了之后,再来西部定居。

很快的,桑顿开始构筑他的新班底。他从福特挖了两个人,其一是摩尔·芬尼摩尔。他是哈佛科班出身的律师,也曾是统计控制小组的成员。在他表明要离开福特时,麦克纳马拉还告诉他如此做他一定会后悔。桑顿并不试图说服他在福特的班底追随他,也许他仍为他们当时的沉默所伤,或他不愿有任何人事能挑起他在福特的失败记忆。相反的,桑顿再度筛检他的联络资料,诱使其他统计控制小组的成员加入休斯。罗莫和伍瑞吉则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中,向其他科学人才招兵买马,加入他们在喀佛尔城蒸蒸日上的实验室。

1948年秋天,这个小组首度有了突破:他们拿下一个小小契约,价值800万美元,为洛克希德的F…94战斗机制造200个发射控制装置。公司在实验室里试验过几个装置的性能,但是还没设立生产线。但有了休斯的钱做后盾,桑顿拿这个契约当王牌,一口答应11个月内交货——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进度表,因为其他的制造商预计从发展到生产这样一个装置,至少得花三到五年的时间。

第十四章 利斯征服法国

把握机会。

——彼达·卡息

利斯等待良机好几年了,而克罗素马上就要给他机会。

利斯正在海洋岛(SeaIsland)度假,这个岛是环绕亚洲的小岛之一,可以逃脱人世纷扰。他刚从高尔夫球袋里抽出一号木杆,准备在海滨414码长的第七洞开球,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开着高尔夫球车,朝他冲刺过来。

“利斯先生,”这个人叫道,“你有紧急电话。”利斯赶忙回俱乐部去。

“是克罗素先生吗?”利斯试探性地对着话筒问。

“你到过巴黎吗?”克罗素问道,不等利斯回答,又说:“我希望你尽快赶去那里。”

“为什么这么急?”

克罗素解释说,福特二世和布里奇正在巴黎,对福特法国分公司的惨状感到触目惊心,希望有人去仔细检查业务状况,提出摆脱这个头大问题的方案。福特二世不信任法国人,也不相信福特公司有足够的财力同时喂饱英、德、法三家欧洲子公司,他说:“哪个王八蛋能让我逃出法国,我会加倍给他奖金。”

危机

利斯很快就发现,汽车巨子雷诺的外甥雷依德(FrancoisLehideux)有丰富的汽车工业经验,在德国占领期间控制整个法国汽车工业。但是他鄙视美国人的建议,自认可以独力经营公司。

雷诺、雪铁龙和辛卡(Simca)三家汽车公司的产量和销售遥遥领先,法国福特汽车公司却毫无进展。法国福特汽车在1948年推出一种很美观的汽车,叫做福特骑哨(Vedette),可是这种车太贵了,一般法国人买不起,车子的品质也很差,法国汽车的大市场和利润是在小型车上,法国福特汽车公司在这方面却毫无办法。

1952年下半年,情势极度恶化,除非福特二世和布里奇愿意为贷款担保,否则他们的法国公司就会破产或被清算。福特二世让步了,但是很显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工厂堆积了三个月销售量的库存车。布里奇告诉利斯说,他建议以一美元的价格,把整个业务让给愿意承担资产和负债的人,他们知道负债远超过资产。福特二世只想收回福特

利斯被派去拯救法国福特公司,最后得到法国政府颁赠的勋章,像英雄一样载誉归国。图为利斯对法国的福特汽车经销商演讲。公司的专利权、商标和品牌,但是法国所有大汽车厂都回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们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想从法国福特汽车公司搞出什么名堂似乎不太可能。

利斯一句法文都不会说,想有所作为似乎更不可能,他在法国停留了六星期,仔细检查了所有的业务细节,和雷依德、主要的经理人和大经销商讨论。兰迪派了财务人员孟格(ValMenger),来帮忙理清账目,孟格是他们替福特公司招募的另一位统计管制处人员,人十分聪明却毫无幽默感,法国人看到他细心查核财务纪录,会觉得心寒,就把他叫做“死神”。

利斯在1952年12月初回到迪波恩,对福特公司的执行委员会说明解决方案,几十年后,大家还记得他这次完美无缺的表现。担任福特公司税务顾问16年的戈尼克(AlanGornick)说,这是他在福特公司这么久以来所见过最完美、结构最严谨的报告。利斯应用图表、数字和照片,一清二楚地说明状况,阐述时不露出一丝一毫乐观或悲观,语气流畅、客观,完全不表现个人的好恶。问他法国福特汽车公司救得起来吗?他的答案是可以,很可能救得起来,但是要花以下所列的这些支出。公司卖得掉吗?答案还是很可能,只是没有人急着想买,连可能的买主的经营阶层也对买下公司的建议不热衷。委员会告诉利斯说要研究这个问题,同时他应该回法国去,设法弄出一种迫切需要、又比较有前途的新车型出来。

他在迪波恩只待了三天,忙着跟克罗素和布里奇开会,协助玛克辛打包准备移居外国的东西。为了再去法国,他纠集了由三个关键人物组成的小组,一位是韩尼尔(RichardHanel),一位是葛来姆(WilliamGrimes),第三位是成本会计人员,三位都是美国人,没有一个会说半句法语。年轻的财务分析师马隆尼(JacquesMaroni)决定利用这个语言方面的良机,设法跟一位秘书保证只和利斯见面一分钟,才得以挤进利斯紧凑的时间表里和他见面。他面带微笑,走进利斯的办公室,一只手伸进去。“恭喜你得到这个工作,”他说,“我唯一遗憾的是,你走马上任前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你在扯什么?”利斯说,“难道这就是你祝福我的方式吗?”“我知道你的任务很艰苦,”马隆尼说,“听说你已经选好助理人员,但是你还缺一位真正需要的重要助手,也就是一位年轻,未婚,兼有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和哈佛大学企管硕士学位,精通英法语,也受过福特公司做事方法训练的人。”利斯沉默一会儿后,迸出开心的笑容。“我想你就是来帮我找到这样的人吧?”利斯笑着问。“对,我会等你的电话,祝你在法国好运。”马隆尼和利斯握握手,走了出去,跟秘书道谢时还说:“我连一分钟都没用完,对吧。”利斯隔天打算飞回巴黎,外头另外有五个人等着要见他。几个星期以后,马隆尼接到命令,要他去法国报到,回到1940年纳粹进攻后他逃离的祖国,利斯要他加入他们的小组。利斯所以破格任用他,是因为桑顿教过他们,要他们每一个人都尊重这种大无畏的方法,这种方法也使利斯立刻就喜欢上了马隆尼。

利斯和工作上的问题奋战不懈,玛克辛却要在进医院生第三个小孩前,张罗整理一个家,他们搬进一幢三层楼,由石块、混凝土和灰泥盖成的19世纪建筑,这幢房子细细高高的,就像亚当斯替《纽约客》杂志所画的那种房子,利斯说这是“巴黎最丑陋的房子”,不过这是他们能够立刻搬进去的地方。

另一场战争

法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人根本不乐意再见到利斯。这家公司从来不曾由美国人掌舵过,利斯来却是要从雷依德手中,夺走公司的控制权。雷依德曾经在维希政府当过部长,身边聚集的人和他一样,尽是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和德国人合作的人。工会领袖是共产党人,早年曾经阻碍生产,把工厂总经理抓起来当人质,并且拒绝做任何能提高工厂生产力的事情。有关迪波恩来的新“美国先生”和他家庭的小册子,散落工厂一地,利斯要玛克辛随时把他们的汽车加满油,以防万一必要时可以迅速逃之夭夭。

50年代的法国政治很不稳定,在戴高乐重新掌政前,情形就像作词家冷纳(AlanJayLerner)的巧妙描述一样,政府兴衰的速度像做奶蛋酥一样快,一样不实在。法国货币的稳定性跟政府差不多,因此福特二世不愿意再把美元投资在法国业务上,利斯和手下为了让公司转亏为盈,要设法说服法国银行借钱给他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