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纳粹德国史 > 第168部分(第1页)

第168部分(第1页)

的救星。

[古德里安后来写道]当时,无可驳辩的事实似乎是,大多数德国人民仍然相信阿道夫·希特勒,如果希特勒死了,他们会认为谋杀者杀害的是唯一能够使战争胜利结束的人。

勃鲁门特里特将军虽然没有参加叛变计划,但是如果他的上司克鲁格能够坚强些,他一定也会支持叛变的。他在战争结束之后还发现,至少“在平民中有一半人在听到德国的将军们参加了推翻希特勒的计划时大吃一惊,因此他们痛恨这些将军们。在陆军中间也表现同样的情绪”。

希特勒用一种无法解释的催眠术——至少在我这个非德国人看来是如此——始终得到这一伟大民族对他的忠诚和信任。不可避免地,德国人民像一群不会说话的牲畜一样,但是怀着一种使他们不同于牲畜的虔诚的信念,甚至热情,盲目地跟着他跳下悬崖,投向国家的灭亡。

第三十章 德国的征服

战争打到了德国本土。

希特勒还没有来得及从7 月20日炸弹案的震动中恢复过来,便又面临着法国和比利时的丢失及东战场的巨大攻势。敌军以压倒优势兵力从四面八方向帝国进逼。

从1944年6 月10日开始的俄国夏季攻势,节节胜利,到8 月中旬,红军打到了东普鲁士边境,在波罗的海地区包围了德国50个师,深入到芬兰的维堡,消灭了中央集团军,而且在六个星期内在这条战线上推进了400 英里,到达维斯杜拉河与华沙隔河相望。同时,在南线从8 月20日开始发动新攻势,月底就占领了罗马尼亚和供给德军天然汽油唯一重要来源的普洛那什特油田。8 月26日,保加利亚正式退出战争,德军开始从该国仓皇撤退。9 月间,芬兰也退出战争,并向拒绝撤离其领土的德军开火。

在西线,法国迅速解放了。在新近成立的美国第三军团司令巴顿将军身上,美国人找到了一位坦克将军,与在非洲的隆美尔一样骁勇善战。7 月30日他攻克了阿夫朗舍之后,即让布里塔尼自生自灭,而开始向在诺曼第一线的德军进行大包抄,向东南推进到卢瓦尔河畔的奥尔良,然后转师向东推进到巴黎南面的塞纳河。8 月23日盟军抵达巴黎东南方和西北方的塞纳河,两天以后,雅克·勒克莱克将军所率的法国第二装甲师和美国第四步兵师就攻进了巴黎。被德国占领了4 年之久有法兰西荣誉之称的这一伟大城市解放了。人们发现法国抵抗运动部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巴黎,还发现塞纳河上的桥梁——其中有许多都是艺术品——均未遭受破坏。在法国的德军残余部队现在正在全线撤退之中。在北非战胜隆美尔的蒙哥马利,于9 月1日晋升为元帅,率领加拿大第一军团和英国第二军团在4天内挺进200 英里,从塞纳河下游通过有历史意义的1914—1918年和1940年的战场进入比利时。9 月3 日攻陷布鲁塞尔,次日又攻克安特卫普。盟军进展神速,德军甚至来不及破坏安特卫普的港口设备。这对盟军说来是一件大喜事,因为该港障碍一旦扫清之后,即可成为英美军队的一个主要供应基地。

在英加军队的南面,古特尼·H·霍季斯将军率领的美国第一军团以同样速度攻入比利时的东南方,到达1940年5 月德军致命的突破从那里开始的缨斯河,攻占纳缪尔和列日的堡垒,使得德军没有时间进行防守。在第一军的南面,巴顿的第三军团攻占了凡尔登,包围梅茨,进抵摩泽尔河,并在贝耳福尔山峡与法美第七军团会师;该军团在亚历山大·派契将军指挥下于8 月15日在法国南部海岸一带登陆,迅速挺进到罗尼河流域。

到8 月底,西线德军已损失50万人,其中半数是被俘的;并且损失了几乎全部的坦克、重炮和载重汽车。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用来保卫祖国了。曾经大肆吹嘘过的齐格菲防线实际上已无人防守,也没有武器防守。西线绝大多数德军将领都认为大势已去。斯派达尔说:“地面部队已经不再存在了,更不要说空军。”于9 月4 日重新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的伦斯德在战后对盟军提审人员说:“就我个人来说,战争在9 月间就结束了。”

但对阿道夫·希特勒来说,却不是如此。8 月31日,他在大本营对一些将军们训话,试图给他们灌输铁的意志并鼓舞士气。

我们在必要时将在莱因河上作战。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战斗下去,正如腓德烈大王所说,要一直打到那些该死的敌人之中有一个精疲力竭不能再战为止。我们要作战到底,一直打到赢得在今后50—100 年内能够保障德国民族生命安全的一个和平局面为止,这个和平局面,首先不能像1918年那样再一次地沾污我们的荣誉……我活着就是为了领导这一战斗,因为我知道,如果在这一战斗的背后没有铁的意志,这场战斗是不能胜利的。

希特勒在严厉批评陆军参谋总部缺乏铁的意志之后,对他的将军们透露了他坚信前途有望的一些理由。

盟军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的时候,他们决裂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历史上所有的联盟迟早都是要垮台的。不管怎样艰难,唯一的办法是等待恰当的时机。

戈培尔受命组织“总动员”的工作。新被任命为补充军司令的希姆莱,动手建立25个人民步兵师以防守西线。在纳粹德国,关于“总体战”的计划和言论尽管很多,但是国家的资源却远远没有全部利用起来。由于希特勒的坚持,在整个战争时期日用品的生产仍然维持着庞大的数字,这显然是为了保持民心和士气。而且他仍然迟迟未实行战前制定的动员妇女进工厂工作的计划。1943年3 月,当斯佩尔打算要妇女进工厂时,他说:“牺牲我们最珍贵的理想,这个代价太高了!”纳粹思想认为德国妇女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在工厂里,因而她们就一直呆在家里。在战争的头四年,当英国有225 万妇女从事战时生产的时候,德国只有18。2万妇女干着同样的工作。德国在和平时期有150 万人当家庭佣工,战时还始终保持这一数字。

现在敌人已经打到大门口,纳粹首脑们慌起来了。

15岁到18岁的孩子和50岁到60岁的男子都应召入伍。在大学、中学、机关和工厂里到处搜寻入伍者。

1944年9 月到10月有50万人参加了陆军,但是没有规定要妇女进机关、工厂去替代这些入伍者。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部长艾伯特·斯佩尔向希特勒抗议说,技术工人的应征入伍严重影响到军火生产。

自从拿破仑时代以来,德国士兵就从来没有需要去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那时以后的普鲁士的和德国的战争都是在别国领土上进行的,受到破坏的也是别国的领土。现在军队已陷入困境,因此对他们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激励士气的工作。

西线战场的士兵们!

……我希望你们保卫德国的神圣领土……坚持到底!……

元首万岁!

陆军元帅冯·伦斯德。

集团军的士兵们!

……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决不放弃德国一寸土地……任何人不战而退,都是民族的叛徒……

士兵们!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妻室儿女的生命系此一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