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管理三国志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曹操不仅熟读过《孙子兵法》,而且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理念。作为一个热中于军事谋略的创业者,他擅长于用军事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在中国,至今流传着一句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俗语充分反映了曹操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当我们用执行力理论的眼镜去看曹操,就会看到,他是那样地崇尚行动和看重绩效,以至于他简直可以被看作是执行力的典范。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崇尚行动和看重绩效的执行力,才使得曹操从风云变幻的战争背景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巍然屹立的军事巨人。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的许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眼里,他又俨然成了一个伟大的CEO或者一个优秀的HR。许多管理专家也经常肯定地说,曹操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有执行力的领导者。

所有的目标管理都会强调执行力,曹操更是如此。他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铁腕人物,总是试图控制一切。在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背景中,他显得那样威猛而有力量。

但人们感到混乱的是:既然曹操如此强调执行力,那他为什么会惨遭赤壁之战的失败呢?说他没有执行力吧?他是那样崇尚行动和看重绩效,以至于被人们看作是执行力的榜样。说他有执行力吧?他又是那样脆弱,竟然不堪孙刘联军的一击,成了一个可笑的失败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曹操呢?

拉里和拉姆的执行力理论,在于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营流程的整合。从管理技术的层面上讲,这个理论确实有它的可行性。但是,在这三个流程中,人员流程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你可以用你纵横天下的雄心来设计一个伟大的战略流程,也可以用你无微不至的细心来设计一个完美的运营流程,但是,如果在人员流程上出了任何差错,你所有的设计都可能付诸东流。曹操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在人员流程上出了差错。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管理企业的人员流程呢?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6、人员流程是执行力的关键,如果在人员流程上出了任何差错,所有的战略设计和运营设计都可能付诸东流。

107、领导力决定了员工忠诚度,员工忠诚度决定了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的问题,说到底是领导力的问题。

美国领导力中心主席保罗?赫塞先生说过:“执行力的问题,说到底是领导力的问题。”透过执行力,我们可以看到一支忠诚而有胜任能力的团队。透过这支团队,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卓越的领导者。管理学的最大难题,不在别处,在于领导者一人。真正值得思考的管理学课题,不是如何去训练一群有执行力的员工,而是如何成为一位有领导力的管理者。

第十三讲 曹操的大败局(4)

领导力决定了员工忠诚度,员工忠诚度决定了团队的执行力。麾下战将千员、雄兵百万的曹操,为什么败得那样惨呢?问题就出在曹操的领导力和员工忠诚度上面。渔夫式的管理学理念,使得他的公司患上了可怕的渔夫文化综合症,让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我们在第二讲说过,在那些渔夫化程度很高的公司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第一,他们非常强调那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经常组织一些主题为“团队文化建设”的培训,执行力理论就是其中比较热门的课程。第二,尽管他们赞美团队精神,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同床异梦,互相利用,使得团队精神沦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老板是一种渔夫,员工是另一种渔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他们所谓的团队,其实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老板在利用员工,员工也在利用企业和他的同事们。于是,在整个企业内部,就会充满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充满不满,充满怨恨,也充满了动荡不安和不可预知的风险。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利用的渔夫。通过操纵汉献帝的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的军阀发号施令,然后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他的发展壮大,看起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其实却并不奇怪。想想看,我们今天的某些权贵势力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通过国家的政治力量,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地形成了一个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古代的曹操和今天的权贵,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两样。

让曹操感到苦恼的问题,并不是他的企业如何实现扩张。只要把皇帝捏在手里,就不怕那些军阀不听话。即使有一部分像袁绍、袁术和刘表这样不愿意顺从的军阀,他也可以用皇帝的名义###之。只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始终想不明白,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总是得不到忠诚的员工?由于员工忠诚度的缺失,当他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时,他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脆弱。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人事管理格言,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而,曹操却失望地发现,他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于是,他只好以一种且用且疑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员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曹操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态度,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居然又成了企业界广为流传的管理理念。不信,你到网上去搜索,至少可以找到成百上千篇宣扬这种管理理念的网页。

恰恰是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管理理念导致了曹操的失败。当曹操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的时候,他的特工蒋干从对岸带回了一件重要的证据。这件证据是时任水军都督的蔡瑁和张允写给东吴大都督周瑜的信,信中表明了他们准备谋反叛变的决心。蔡瑁和张允原本就是荆州的降将,被编组成水军的八万多名荆州降卒也经常与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所以,他们一直都是被怀疑、被监控的对象。当曹操看到那封信时,立即相信了它的真实性,并派遣大将徐晃和程昱袭击了水军的营寨,蔡瑁和张允也死在乱军之中。在赤壁大战还没有开始之前,曹操就这样白白地损失了两位最专业的水战指战员。

曹操在猜疑他的员工,他的员工也在互相猜疑,没有信任,也没有忠诚。当大难临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各奔东西。看似强大的团队,在瞬间土崩瓦解,形成了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8、对于曹操、司马懿之流的管理者而言,无论他们怎样自高自大,员工忠诚度永远是一个不解的司芬克斯之谜。

在冲天的火光中,曹操慌忙上岸,向襄阳撤退。然后,他留下曹仁防守江陵、夏侯惇防守襄阳、张辽防守合淝,自己则一溜烟地跑回了许昌。

按说,曹操完全可以在岸上收拾队伍,回头再战东吴。曹军虽然不善于水战,但在陆地上却有很多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遭遇了一场大火,但他们却依然占有兵员上的优势。因此,如果曹操能够稳住阵脚,是完全可以挽救败局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这种几乎是落荒而逃的五百里大撤退呢?答案依然与员工的忠诚度有关。曹操对他那些员工的忠诚度实在没有多少信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三讲 曹操的大败局(5)

首先,他从刘琮手中接管荆州还不到三个月,组织基础还很不稳定,不久前又袭击过被编组成水军的八万多名荆州降卒,他害怕荆州的降军和地主武装趁机叛乱,使得他陷入重围。因此,他不敢恋战,赶紧撤退,巩固后方。

其次,如果战败的消息传回许昌,汉献帝也会联络那些忠诚于大汉王朝的军官,趁机肃清曹操的势力。西北的马腾、韩遂,也会响应汉献帝的号召,率领大军南下。因此,他必须赶在情况还没有恶化之前回到许昌,稳定大本营的局势。

当然,他也必须面对撤退带来的耻辱。他只好死硬地对他的员工们说:“孤不羞走。”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赤壁大战之后,周瑜占领了江陵。刘备则收降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兵员也迅速增长到十几万人之多。荆州的七个郡,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曹操占有一个半郡: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部分;孙权占有一个半郡: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部分;刘备占有四个郡。三分天下的故事,其实是从三分荆州开始的。直到此时,刘备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以及与曹操抗衡的实力。

雄才伟略的曹操,曾经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例如荀彧、荀攸、崔琰、钟繇、杜畿、司马懿……等等。但是,直到他去世,他的员工忠诚度危机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他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总是反对他,而另一些人虽然表面上顺从、肚子里却装满了各种自私自利的阴谋诡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