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72部分(第1页)

第72部分(第1页)

为了配合印度海军攻击型核潜艇部队对香港发动的导弹攻击,日本政府已经动用其在南中国潜伏的所有特工人员,进入香港地区待命。一旦攻击开始,这些日本特工将在全港范围内对普通民众进行煽动,制造大规模的骚乱,趁势攻击驻港部队的中环军营、赤柱军营、枪会山军营石岗空军基地、青衣岛油库和昂船洲海军基地等战略要地。此刻日本政府情报机构的特工和雇佣兵已经在香港各地的秘密基地秘密集结,秣兵利马,整装待发。

不过唯一令资部利良感到不爽的是,由印度政府内阁秘书处领导的印度情报机构—调查分析局在中国香港的情报站,在拒绝了日本政府指挥双方联合行动的要求之后,在昨天刚刚被香港警方一举捣毁。

印度情报机构尽管表面上不如美国中情局、苏联克格勃、英国军情五局及以色列摩萨德那样赫赫有名,但事实上,印度人在情报工作方面与任何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印度自独立以来,已建立了一套配备齐全、功能完备的情报机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的印度情报机构由“三套马车”组成,一是内阁秘书处领导的调查分析局(类似美国中情局),二是直属于内政部的情报局、中央调查局(类似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边境保安部队和警察部队等,三是国防部领导下的军方情报部门。

在印度情报机构的“三套马车”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是调查分析局。它以邻国和重要国家为目标,主要通过谍报和侦察等手段搜集、整理对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直接向印度内阁提交最新的研究分析结果。它同时也具有策反、颠覆和一定的反间谍功能。调查分析局拥有7000余名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设有70多个情报站。

在印度政府的打击序列中,中国军队在南中国地区海星罗棋布的军事基地应该处于首要的位置。但是为了强调此次打击的政治意义,印度政府将香港、深圳、广州、厦门和上海列为首选目标。而在这些目标城市的选择中,印度调查分析局特别强调了香港。

印度调查分析局的理由也很充分:作为中国“一国两制”体制下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实施着与中国大陆不仅相同的政治制度,大多数的香港居民市侩自私、且敏感多疑。在大规模的外部打击下极容易被煽动和混乱。而因为大陆与香港之间的自然与政治边界的分隔,中国大陆的救援措施也难以及时抵达香港。一旦形成骚乱将难以控制。

而作为南中国的自由港、经济引擎,一旦香港遭遇了打击必然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印度调查分析局估计在袭击发生之后,香港将陷入持续2…3周的混乱之中,波及范围将遍布整个珠三角流域。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数以千亿美金,而间接经济损失将更不可限量。

不过在与日本情报结构的合作上,印度调查分析局却表示了深刻的不屑。印度调查分析局一度以行事神秘著称。多年来,调查分析局一系列神出鬼没的情报行动让印度周边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防不胜防,就连美国在南亚次大陆核实验中也曾经受到它的愚弄。所以在长期以来仰美国人鼻息的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面前,印度难得找回了点难得的骄傲。

在香港的颠覆活动中印度调查分析局将单独行动,为了长期以来在南中国的谍报活动的方便。让印度在被称为“东方间谍之都”的香港,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香港情报站是印度谍报部门盘踞和窥探中国内地情报的主要基地,拥有数以百计的职业特工人员。

但是印度人显然不了解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大招风。已经与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印度此刻在南中国各地已经成为了中国各级反谍报机关的重点关注对象。

首先是数名为印度政府雇佣的菲律宾籍特工在以香港为跳板潜入中国广州周遍地区多处军事禁区进行偷拍等活动,并对试图窃取到的情报进行了配音和标注。结果这批“新兵”进行窃密活动时被抓,当场缴获英文版军事地图、红外望远镜、军用手电筒、摄像机、照相机及拍摄中国军事设施的录像带和290余张照片等。但这次敲山震虎却没有给印度调查分析局香港情报站有所收敛。

终于在2008年1月11日,中国警方出动包括保安部、PTU(香港警察机动部队)、EU(冲锋队)、SDU(特别任务连;也就是飞虎队)数千人的警力对印度侨民聚集的摩罗街进行大规模的清查行动。

摩罗街(Upper Lascar

Row)位于香港上环,是香港一个售卖古董的集中地。位置在皇后大道西与荷李活道之间,被乐古道分为“摩罗上街”和“摩罗下街”,

在香港开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与士兵喜欢在此聚集摆卖货品,当时香港人已喜欢把印度人称为“嚤啰差”,因此这条街便被称为摩罗街(。至于英文名,亦同样与印度人有关。“Lascar”源指军队,其后成为在英国殖民地驻守的印度士兵的统称。

在突如起来的香港警察面前,印度调查分析局香港情报站的主要负责人几乎无一漏网,悉数被捕。此刻在香港警务处的保安部审讯室内,负责印度调查分析局香港情报站日常工作的英国籍男子德韦纳。佛罗伦兹正冷笑着面对着香港保安部的强光灯。

香港保安部的前身是港英时代的香港皇家警察政治部。香港警务处“政治部”简称SP,成立于1950年隶属于英国秘密情报局(MI5)五处“军情五处”二科,是个鲜为人知的情报、反间谍机构。其主要工作是收集社会主义国家情报,严密防范侦察“中共的颠覆、间谍活动”。

政治部的组成颇具规模,人数最多时超过千人,该部设正副主任各一人,统筹全局工作;另设两名高级助理主任。该部下设“行动”、“情报”、“支援”、和“行政”分部,有助理主任分管,每部下设2到3个组。

而在回归之后,政治部被改名为保安部专门负责反渗透、反间谍及情报单位人员的调动、保密任务。

第二十九章:香港“沉没”(五)

2008年1月12日晚上11点20分,在距离香港400公里以外的南中国海的波涛之下,2艘被印度称为“先进技术艇”(ATV)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正高速向预定的发射阵位。已经离开印度东部海岸最大、最现代化的海军基地—安德拉邦兰比利超过2个月的印度水兵们,疲惫而又亢奋的期待着将导弹发射出去的那一刻的辉煌。

印度海军的核潜艇操作和攻击训练,一度是依靠租借俄罗斯核潜艇来进行研制。1988年,印度向苏联租用一艘查理I级(670型)核潜艇供训练使用。2004年10月;印度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租借俄制“阿库拉-II”级(971型)攻击核潜艇,租期为10年。虽然名义上是租借,但是10年的岁月,对于一艘核动力潜艇来说实在太过漫长了。而且这艘核潜艇由俄罗斯远东阿穆尔造船厂应印度的要求则重新设计制造,2007年正式加入印度海军。

虽然“阿库拉-II”级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第三代核动力潜艇,据称其综合性能要高于美军现役的“洛杉矶”级核潜艇。但是印度海军的“先进技术艇”(ATV)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却瞄准了俄罗斯海军最新型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

(855型)级为蓝本。

“北德文斯克”级攻击型潜艇是继N级、V级、“阿库拉”级(也称“鲨鱼”级)之后俄罗斯第4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俄罗斯“北德文斯克”级核潜艇是“鲨鱼”级核潜艇的改进型,但实际上“北德文斯克”级却是俄罗斯海军全新设计的、多用途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堪称核动力版的“水下黑洞”。

虽然“北德文斯克”级潜艇研制工作可以说是命途多舛,虽然首舰终于在1993年12月开工建造,然而此后又差一点“胎死腹中”。因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持续不佳,以致于连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加之当时的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对潜艇的未来作用并不看好,于是有人建议把“北德文斯克”级艇当作废铁处理,还有人试图吸引美国人投资,把它建成一艘纯粹的救生艇。";北德文斯克”级潜艇的建造断断续续进行了整整7年,

2000年总算完工下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