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63部分(第1页)

第63部分(第1页)

如果要拉维。

萨蒂亚作出选择,他会要求舰队立刻撤出危险的马六甲地区,返回印度本土接受补给和休整,以利再战。但是新德里给“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却是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辛格”号航母战斗群将驶向槟榔屿附近的海域,支援印度陆海军的部队从吉隆坡地区—巴生港战区的撤退行动。此刻正有数万名印度士兵沿着中央山脉西侧的公路向槟城的方向撤退。

一度在巴生港外海支援两栖登陆任务的印度海军“英迪拉。甘地”号直升机航母编队,此刻也将全速撤出危险的马六甲海峡。

而此刻在整个战区的印度空军前沿机场根本无力拼凑出一支象样空中力量来掩护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战略撤退。所以“辛格”号航母战斗群必须继续保持着前沿部署的姿态。

“该死的,中国人的蜂群战术来了~!”又一组闪亮的光点出现在了正在安达曼海上空执行值勤监控任务的印度空军A…50I型空中预警机的雷达屏幕上。

A…50I的“I”代表的是以色列。1997年2、3月间,俄罗斯政府同意向以色列IAI公司提供一架经过改造的A…50M预警机的机体,作为A…50I的新平台。而IAI公司负责安装先进的费尔康雷达与电子战系统并将飞机最终出售给东亚某大国,而最终的订购数量则为4架。

为了使战机能安装上IAI公司的子公司Elta电子公司研制的ELW…2085费尔康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A…50I较之A…50系列的其他产品拥有了全新的、紧凑的机体结构,俄罗斯工程师拆除了原有的雷达罩,飞机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有很大的修改。

虽然A…50I在1999年底完成了以色列雷达系统和电子战任务系统的安装,并且IAI也收到了亚洲某国为购买这架飞机支付的近1亿美元的定金。但是2000年4月,美国政府向以色列施加了压力,要求其不得向亚洲某国出售这架预警机,以色列政府虽然在权衡考虑之后一度决定不理睬美国照会,打算加速项目的进程,尽快交付这架飞机。

但是随着2000年7月初,美国国会警告以色列:美国国会将反对美国政府在2001财年向以色列提供任何形式的财政援助之后。2001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通知美国总统克林顿,以色列政府已经决定中止向亚洲某国出售A…50I预警机的合同。

随后这些A…50I预警机一度被封存在以色列空军的仓库内,但是精明的以色列人最终还是将这些存货销售给印度空军。如果这些“改嫁”的A…50I空中预警机此刻自己正被用来监视昔日的买主,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在A…50I上装备的ELW…2085费尔康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由三块太阳板状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组成,每个天线上集成了数百个发射电磁波的发射接收单元。由于融合在机背的雷达罩内,它能够不间断提供360度方位内的任何信息,实战中,雷达天线接收到的目标的初步讯号经过控制单元——信号处理——任务电脑分析的流程最后显示在彩色的显示屏上。

这种雷达能够有效地探测到380…398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并同时连续地跟踪100个空中目标的飞行轨迹。但是今天,它显然不够用,从泰国中北部和澜沧—湄公河一线起飞的中国空军庞大机群此刻正如出巢的蜂群一般涌向战场。

第二十六章:支离破碎(一)

距离港区不远处的自由贸易及工业区方向不时传来的巨大爆炸声,宣告着印度对巴生—这座港口城市短暂统治的结束。满载着从马来西亚自由贸易及工业区各大跨国企业的工厂内拆卸下来的各种机器设备,“英迪拉。甘地”号直升机航母蹒跚着驶向通往槟榔屿的北巴生海峡。

作为巴生港攻坚战的功臣—“英迪拉。甘地”号直属两栖突击大队850名的官兵们中,能活着从吉隆坡前线回到船上不到200人。此刻神色黯然的他们正整齐的站在甲板上,看着这座倒下过无数战友的城市逐渐淡出他们泪眼模糊的视线。

按照新德里的计划,残存的两栖突击大队的士兵将在槟榔屿下船,加入到槟榔屿要塞守备部队的行列中去。所以他们已不再需要居住舱室了,所有的人员住舱应全部用来装载从巴生港获得的“战利品”。

虽然舰体是以英国皇家海军的";海洋";号直升机航母为蓝本建造,但是在武器和电子对抗系统等上层建筑上,“甘地”级直升机航母却有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宏伟的岛型舰桥几乎完全移植了俄罗斯出售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不过出于经济考虑取消了俄制“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天线,只保留了桅杆顶部的“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和“顶板”对空对海警戒雷达。

俄罗斯人在航母上加载大量的自卫甚至攻击性武器的习惯,也被印度人继承了下来。在“甘地”级直升机航母岛型舰桥的前部,布置有一门俄制AK…130型双管舰炮。作为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和“光荣”级巡洋舰的主炮,AK…130型舰炮不仅能够执行反舰、防空、对岸火力支援等多种任务。

射速更高达每分钟70发,在对岸打击时可以提供持续的猛烈火力支持,在执行对岸火力支援任务时,1门这样的舰炮便可抵得上1个炮兵营的地面火炮。在巴生港登陆战的初期,“英迪拉。甘地”号航母一度开上火线,用自己的舰炮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前甲板布置的3组SA—N—9六联装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独立为战舰提供中距离防空火力。而位于岛型舰桥后部阶梯性部署的2组“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则可以为战舰提供1500…8000米近程防御。

凭借不弱于印度海军现役驱逐舰的自身火力系统,印度海军相信“英迪拉。甘地”号完全可以独立应对小规模的海空突袭。所以仅有2艘老旧的“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为“英迪拉。甘地”号进行护航。

作为印度海军的中的老兵,“拉吉普特”级导弹驱逐舰是前苏联的“卡辛”II级驱逐舰的出口改进型,由尼克拉耶夫造船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承建。共有5艘在役。

其由1座双联装76毫米舰炮,4座AK…630型近防炮和2座双联装“果阿”SA…N…1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所组成的防空火力,显然上不了台面。不过作为由新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替代了4座SS…N…2C";冥河";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之后,这两艘老旧战舰也拥有令人不可小觑的反舰火力。

在这3艘印度海军的战舰队列之后,还有印度海军临时“征用”的近十艘马来西亚巴生港区拖船,这些具有防火设备和无线电通讯系统的现代化拖船同样是印度所缺乏的。

由于缺乏当地引水员的指引,“英迪拉。甘地”号航母驶出巴生港时,显得格外的笨拙和缓慢。但是如果印度水兵们知道在港外等待它们的是什么的话,或许他们宁愿这样的航行再慢一点。

自开战以来一直龟缩于本土防空火力圈内,难有作为的新加坡海军第1舰队第185特谴中队的6艘“可畏”级隐形护卫舰,此刻正在距离巴生港100公里左右的海面上,静静的等待着猎物进入射程。

作为法国“拉法叶”级隐形护卫舰的一种改进型,“可畏”级护卫舰吨位略小,由于技术方面的进步,除了主炮和桅杆外,几乎没有暴露在外的武器装备,且使用了更加先进的隐形材料和涂料,在舰体、上层建筑、雷达天线、桅杆和武器发射管上都涂有雷达吸波材料,使其雷达反射截面降至最低水平。

而一艘战舰的最大发热点是发动机废气排放口、废气本身及被废气加热的舰体,“可畏”级护卫舰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红外特种,烟囱隐藏在桅杆后,除采用隔热材料外,还设置有排烟散热的喷水装置,必要时能制造水幕对废气进行进一步冷却,将红外特征降低至最低限度。

同时还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了舰体震动和噪声,并对舰体进行了先进的消磁处理,以有效对抗鱼雷和水雷的威胁。

这些综合隐形处理,使“可畏”级护卫舰的隐形性能方面优于“拉法叶”级,在雷达、声音、红外线和电磁等方面具有低信号特征。在印度海空军的战场雷达探测下,6艘满载3600吨的“可畏”级护卫舰不过是200吨渔船的大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