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而比纸面上伤亡数字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在大吉隆坡战区建立第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印度陆军对这座城市的围攻将更为困难。

“我们在大吉隆坡战区只有1个团级规模的旅先遣作战集群。后续部队都还没跟上去,真的没有问题吗?”帕塔亚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部内,参谋长林太平少将看着电子地图上那孤立的红色圆点。担忧的向印度洋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提醒道。

“昆阳之战,光武帝以八千骑击溃王莽百万之众;维也纳城下,三千波兰飞骑兵踏破奥斯曼二十万大军。印度军队在巴生港与马来西亚陆军鏖战了整整6天,却不进行任何的休整,等待两翼部队的呼应。仍命令疲惫的大军强攻坚城,败象已呈,一个团的兵力颠覆整个战局。”面对逐渐明朗的战局,胡维风中将已经成竹在胸。

“组织第二波跨海运输船队,把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全部给我运过海去。不过目的不是在这里—吉隆坡。而是这里——。”胡维风的手指重重的指在马来半岛的最南端—新加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三章:破竹之路(五)

昔日繁华的狮城—号称花园城市的新加坡,此刻正陷入空前的萧条和恐慌之中。漫步在冬季一片萧杀的新加坡陆军“克兰芝”军营(Camp

Kranji)的营区里,年迈的“新加坡之父”—资政李光耀显得步履蹒跚,在他的身后是他一手扶持的“接班人”新加坡副总理李乘龙和新加坡海陆空三军的主要将领。

这座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就是重兵要隘的军营,一度驻守着新加坡陆军战斗力最强的陆军第21师,包括了可进行直升机机降作战的第7步兵旅、第41装甲团、第21火炮营、第2通信营等新加坡陆军的精锐部队。但是此刻人去楼空的军营里,只有阵阵的北风在追忆着当日的铁马金戈。

在进入兵营的台阶上,沿着阶梯刷上空洞的英文豪语:“Our army Our

Power”(我们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军队),军营中还设置着类似中国闽南客家庄园望楼的建筑物,上面挂的条幅书写着“Defend from

Singapore everytime”(时刻保卫新加坡)、“We Dare”(我们无所畏惧)等等军中口号。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刺眼和苍白。

并不要遥远的柔佛海峡以北的战场上又传来一阵密集的炮声,白发苍苍的李光耀在炮声中一个踉跄,艰难的拄着手中的拐杖,倔强的挺立在北风中。

“若最小的反抗力量与最大的攻击力量相当,则可取得平衡……”这位历历了新加坡整个建国以来所有风雨的老人,此刻无奈的说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外交家塔列朗的名言。

自古以来国际间的均势外交都是建立在力量均衡的前提之下的,无论你是如何的繁荣富足、也无论你的制度是民主或者专制。强大到足以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才是一个国家堪以立足的根源。

新加坡曾经坚定的相信,相信自己的现代化的军事力量足以击退任何的进犯。常年保有一支万人规模的精锐武装部队,战时可以在24小时内动员300多万人口中的45万人参战,新加坡从不认为自己是亚洲的瑞典,他们坚信他们是未历战火的以色列。

但是自战争爆发以来,新加坡才发现自己的脆弱。包括承载着希望的远征军被分割包围在了苏门答腊岛中部的沼泽地带,精锐的海空军在印度的战争机器面前被碾的粉碎。最后的陆军预备队在柔佛州的平原上面对苏门答腊岛的部落武装竟也寸步难进。

由李光耀一手建立起来的新加坡军队,此刻在世人面前如同一张被拨去了虎皮的毛驴,每一声嘶鸣都彰现着他的脆弱和无助。但真正让李光耀如此落寞和沮丧的却是,新加坡人对国家信心的崩溃。

新加坡政府采取一种广义的防卫体系,它包括心理防卫、社会防卫、经济防卫、民防和军事防卫等诸多方面。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向年轻人灌输居安思危的意识,防止国民沉溺于独步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之中,致力于树立全民随时随地奋起保家卫国的观念等等。

但是自战争爆发以来,上至新加坡的富商名流、政府工作人员,下达普通百姓无一陷入空前的恐慌和混乱之中。有钱的上层人士早已将资产转移到国外,战争一打响就远走高飞。而普通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偷渡前往一水之搁的廖内群岛是新加坡普通市民躲避战火的最好办法。

廖内群岛是印尼华人比例最高的一个省份,

85万常驻居民中潮籍华人多达10万,且多数保持传统的潮汕语言及文化习俗。新加坡的各大华人商业集团在这里也多有投资,堪称是新加坡的后园。新加坡政府曾一度对由廖内群岛偷渡来新加坡的印尼华人开展严格的打击活动,但战火中无数新加坡居民携家带口却偷渡逃亡廖内群岛。

根据新加坡民政部门的统计,在战争爆发后的2周时间内,新加坡逃离新加坡的居民总数超过了50万人。新加坡不仅是没有可战之兵,连可征之民都少得可怜。所谓24小时内动员45万人的国防动员计划,顷刻间化为了泡影。

李光耀清楚的知道自己国家在战时的求生之道就是让潜在的敌人清楚,尽管新加坡人口不多,却能在短时间内动员一支人数众多的战斗部队,哪怕敌人最终制服了新加坡武装部队,也得考虑是否有能力征服善于使用武器和炸药的新加坡人民。

但是新加坡的民众却显然没有情绪配合自己的领袖。虽然李乘龙和他的商界精英们仍乐此不疲的借着战乱,到处低价收购新加坡的中小型企业,以扩大自己的家族资产。但此刻李光耀眼中新加坡的虚弱对来说是致命。中国政府已经表示,鉴于新加坡目前的处境。将派遣第58机械化步兵旅“帮助新加坡稳定国内局势”。

正是对于这一小小的建议击倒了走过无数风雨的新加坡政坛###,李光耀的健康水平几天来一落千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新加坡不能拒绝中国。这并不是一次简单军事协防,而是新加坡对中国战略依附关系的形成。

在全世界华人之中,新加坡人也许是与中国人的心理差距最大的。大过中国台湾省人,也大过各国的华人。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新加坡人有着更亲近西方价值观的文化吗?当然不是,新加坡在很多地方仍然甚至保留着世界华人之中最浓郁的儒教思想的影响。

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地缘政治的纠葛,自中国全力以赴进行经济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跟中国同文同种甚至同样采用简体汉字的新加坡,由于既熟悉西方又熟悉中国,自然而然的成为强大中国经济引擎发力带动下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新加坡的政客们却从中读到空前的危机感,作为东南亚经济和政治的龙头,新加坡一直期望在东南亚建立一种类似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联盟,而新加坡则理所当然的充当雅典的角色。环视周遍各国,新加坡有理由相信这一政治版图不难实现。但是强大中国的出现,不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都对新加坡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以新加坡为主导的东盟建设,很多就被纳入了中国…东盟的轨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