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血色高原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村长说明天就去。说完后眼睛色迷迷地看着母亲,脸颊像被烧烤的板鸭,油腻腻地快要流下来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血色高原》第八章(3)

母亲被瞧得浑身不舒服,低下头说,那我得谢谢你了,村长。娃娃在家里胡闹,俺得赶紧回去。

村长说别着急嘛,把这杯茶喝了再走啊。说完身子已凑了过来,一股浓浓的汗腥味熏得人喘不过气。

母亲说时候不早了,俺得回去了。

村长突然伸手把母亲搂在怀里,嘴里语无伦次: 他嫂,想死我了!母亲像被蜂蜇了一下,猛地弹了起来,用力地甩了村长一个耳光。耳光声音宏亮,脆生生的,很有分量,母亲的手掌麻溜溜的。趁村长痴愣的一霎那儿,她拉开门跑了。

回到家里母亲的心还在突突狂跳,脸上火烧火燎,像是被泼了一盆开水。身后似乎有无数双眼睛贴在脊背上看,把她都看透了。母亲委屈的泪水“哗哗”地便下来了,她把头蒙在被子里,哭得像个孩子。

外婆知道后,前来安慰母亲。外婆说英子别哭了,你就权当遇见了一条疯狗,你自己想不开,是苦了你自己。那以后,母亲和外婆都没有再去找村长。巷子里遇见了,村长还是那副德性,笑嘻嘻的,远远地看见母亲就打招呼,似乎根本没发生过那样的事儿。

2

外婆离开后,三个孩子在院里玩。大哥因为太小,跟抗战和铁蛋都玩不到一起。两个男孩子耍起来很疯,他们玩扔石头的游戏,结果铁蛋太用力,一块石头扔进了上房,透过窗户砸碎了爷爷的像框。

爷爷去世得早,但是留下了一张画像。那张画像很逼真,眼睛像活人似的跟着人转,你走到哪,他跟到哪,看得人浑身发毛。不知奶奶每天是如何面对的。我一直在想,画像晚上的时候会不会走下来跟奶奶说话?要不奶奶怎么白天的时候对着画像一个人喃喃自语。画像装在一个玻璃框里,奶奶每天都要擦拭几遍。每年大年月尽的那天,大伯和父亲兄弟几个都要去上坟,回来后对着爷爷的像框烧香磕头。大年初一的时候也是,弟兄三个对着像框三磕九拜,仪式很隆重。同样,村子里的林姓家族前来拜年,拜了奶奶还要拜这幅画像,因此这个像框在家里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容侵犯的。

石块砸碎了像框的玻璃,把奶奶吓了一跳。奶奶在一瞬间还没明白是咋回事,像框就“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碎成一堆玻璃。奶奶镇静后再次确认,发觉是真的,于是长啸一声从炕上滚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惊天动地。

奶奶的哭声很有弹性,抑扬顿挫,别有韵味。全寨子的人们都开始洗耳恭听。好久没有听到这么酣畅淋漓的声音了,寨子里的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享受这样一次美妙的乐曲,直到父亲兄弟回到家里,奶奶的哭声变成了激越的三弦琴,音质开始变粗,并夹杂着一些二胡的伴奏。

等到母亲和外婆回来的时候,奶奶的演奏已经结束了,她气得昏死了过去。而这场闹剧的导演铁蛋和抗战却跑得无影无踪。

母亲和外婆被吓坏了。外婆用食指掐着奶奶的人中,奶奶像一只杀不死的鸡婆浑身颤动着,嘴角的涎水像蚯蚓一样蜿蜒而下,滑滑地钻进了脖颈里。外婆的一只手把奶奶托起来,另一只手用力在奶奶的后背上拍打着,奶奶抖了抖精神,眼皮用力眨了眨,没有睁开,嘴唇像肉馅的包子向内用力着,牙齿咬得“嘎嘣嘎嘣”响。外婆又拍了一下,突然一声壮烈的哭喊从那里冲了出来,气冲霄汉,响遏行云,连见多识广的外婆也被吓得一屁股跌在地上。奶奶终于吐出了胸中的一腔闷气,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大家屏声静气听奶奶把歌唱完。奶奶的哭声昂扬激越,委婉动人(多少年后我仍然不能明白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那里的一些老人在哭泣的时候会拖着长长的音调,音调很有韵律,并且节奏感很强。她们可以一边哭唱一边跟人拉话,拉话的时候是正常人的腔调,一瞬间却又转变为哭丧的旋律,间或有一两句说教,跟戏里的哭唱很相像。我想现在的流行音乐里的R&B,大概就是根据这个演变而来的吧?)

《血色高原》第八章(4)

奶奶唱: ——绝死鬼娃娃哎,你造孽哩呀——把我的心戳烂了——我可咋活哩嘛——哎呀呀,我的男人呀——你死了也不得安宁啊……呜呜呜……

母亲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地上的画像,用手拂去上面的玻璃碎屑,发现画像完好无损,她松了一口气,于是嘱咐父亲赶快去镇上配一个像框,要求跟这个一模一样。父亲知道画像的重要性,因此不敢怠慢,给大伯交代了一下就急匆匆地去了。

奶奶足足哭了有三个时辰,黄昏的时候大概累了,这才歇息了一会儿。母亲把做好的汤端了过去,奶奶犹豫了一下,大概是渴极了,接过来“咕噜咕噜”就喝了,喝完后她把碗用力一摔,瓷器与地面接触的时候,发出悦耳的脆响。母亲知道她正在气头上,急忙蹲下来捡地上的瓷片,这时父亲已经把像框配好了,拿过来让奶奶看。奶奶接过像框,像是得到一件失而复得的宝物,紧紧地搂在怀里,然后仰着脖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表演。

那天晚上,两个闯祸的孩子躲在寨子外面不敢回来。外婆和大妈、大伯分头去找,找到后半夜才在一个旧砖窑里找着,可怜的孩子蜷缩成一团,早已进入梦乡。外婆拧着抗战的耳朵回到家里,厉声拷问谁扔的石头?铁蛋吓得呜呜地哭。抗战见铁蛋不肯承认,便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外婆拿起笤帚便打,抗战搂着头趴在炕栏上,眼泪“唰唰”地往下流,但他没有出声。大妈见外婆下手狠,夺过笤帚把孩子拦了过去。外婆还要再打,被大伯制止了。

第二天,两个孩子被绑着押送到上房。奶奶躺在炕上没有起来,昨天的哭唱消耗了她太多的能量。奶奶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哭过了,这一次索性痛痛快快地发泄了,心里反倒平静了许多。两个孩子跪在炕前,不知道大人要如何处置,铁蛋吓得浑身发抖。大伯说妈,这两个娃娃不懂事儿,惹你生气了。娃自己也知道闯祸了,躲在外面不敢回来。昨晚上他妈已经教训过了,娃也知道错了,来向你赔不是了。奶奶睁开眼睛看了看,又闭上了,没有言语。这样场面就十分尴尬了。外婆拿了一根扁担准备再打,被大伯夺了下来。大伯说不能再打了。这时奶奶突然坐了起来,冲着外婆怒目圆睁: 都是你生的孽种!没有家法,无法无天,这个家要毁在你们的手里呀!

外婆见奶奶如此绝情,扔了手里的扁担,上前解了两个孩子身上的绳索,一只手一个,大声地说: 抗战,铁蛋,咱走!天底下饿不死人。母亲见了扑上去拦挡,被外婆一把推了开来。

奶奶见母亲阻拦,于是又冲着母亲开火了: 要走就走,家里庙小,容不下他们!这个家不需要瘟神!

母亲生气了,质问奶奶: 妈,你说谁是瘟神?!他们怎么就成瘟神了?这个家不需要我们,我们都走!说完抹了一把眼泪,冲进西厦屋收拾自己的衣物。

事情演变到这般程度,是大伯和父亲所没有想到的。奶奶的脾气不好,但是她也是懂道理的人,很少跟人胡搅蛮缠啊!今天真的就这么绝情?大伯说妈,你这是咋啦?我大(父亲)的像框打碎了是娃们不小心,这跟大人有啥关系?现在娃们已认错了,像框也弄好了,你真要逼着让英子娘们走吗?国政的光棍汉生活还没过够吗?这时,大妈把西厦屋的门从外面锁上了,任母亲和外婆在里面叫唤。

大妈也来到上房,劝说奶奶。大妈说妈呀,你老人家身体不好,不要生这么大的气。英子他们几千里路上来到这里,也不容易。至于那两个不听话的娃娃,已经教训了,这件事就不要再追究了吧?

奶奶见大妈也敢插嘴,拿起炕上的纺线锤就扔了下去。嘴里骂道: 这里没你插的嘴,你也不是个啥好东西!纺线锤是用很沉的木头做的,“咣当”一声砸在大妈的头上,大妈的额头上顿时就开了花,血流得满脸都是。

大伯愣了一下,拿起毛巾想给大妈擦脸,被大妈挡了回去。经历了无数劫难的大妈把这点伤根本没当回事儿,在这个家里,她把自己看得最轻。父亲发现形势不好,扑通一声给奶奶跪下了。

奶奶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句: 没出息的货!闭上眼佯装睡去。

大妈觉得事情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局势就很难挽回了。大妈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大妈说妈,英子已经有啥(怀孕)了。奶奶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了一句: 你说啥?大妈说国政媳子有啥了。奶奶把头转向父亲,问真的么?父亲使劲地点了点头,脸憋得通红。奶奶冲着他“呸”了一口,骂了句没脓水的男人,连你嫂都不如呀!说完挥了挥手,让他们离开,这件事就算这样了结了。

其实奶奶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父亲这一门没有孩子。第一个女人到家几年了,没有留后;母亲到家转眼也快一年了,肚子好像也没啥动静,这使她的心情格外不宁。要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母亲不能为林家生儿育女,那么她在这个家里就没理由再呆下去了。奶奶其实早就想发作了,铁蛋和抗战给了她一个机会。

第二年的春上,大姐出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