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血色高原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生无限悲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血色高原》第三章(8)

抗战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便被人骂作“小日本”,人们将所有的仇恨和愤怒都转嫁到他身上,因此只要带他出去,便会遭到孩子们的围攻和大人的唾骂。外婆因此很少让他出门,每天都关在屋子里,与院里的大黄狗为伴。母亲和祝俊开始到地里去干活了,他们在这方面都不是好手,外婆于是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做。

抗战胜利后,外婆带着祝俊又回到祝村,希望能找到祝老爷的下落。祝村被日本人扫荡后活下来的人很少,他们已流落他乡,不知去向。外婆来到几年前的那个院落,昔日的大宅已被烧成一堆瓦砾,残墙断壁,阴风凄凄,一片衰败的景象。外婆来到了后院,那间茅草棚已无踪影,地窖也被杂物掩埋。外婆伫立在那里很长时间,她突然觉得老吴也许还活着,他就在地窖里……老吴用衣服遮掩着伤口不让她看,自己咬着牙换药,疼得满头是汗,嘴角都出了血。外婆再也不顾了那么多,猛地扑上去,拿开衣服,看见已经感染的伤口像小孩的嘴巴一样咧着,周围全是脓血。外婆小心翼翼地清洗了伤口,用自己研好的草药敷了上去,然后包扎。那一次,她看到的只有伤口,并没有注意男人的隐私。但是第二次换药的时候外婆突然觉得很难为情,老吴的脸也憋得通红。后来,他们就开始默契,老吴积极配合,伤口一天天愈合,外婆也不觉得那么尴尬了,却发生了那样的事儿……那是外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她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往事像屋檐上的雨滴纷沓而至,外婆的心里湿漉漉的,身子一阵颤抖。这时她发觉起风了,天上的云块像突然接到命令似地匆匆靠拢,像一组快镜头的画面,波涛汹涌。日子被撕得支离破碎,仅剩的一丝光亮也被遮住了,外婆的眼前一片漆黑。

一股旋风突然在外婆的跟前转了起来,弥得她张不开眼睛。风卷着尘埃碎叶窜得很高,然后扩大规模,掀起更大的风浪。外婆愣了一下,恍惚间觉得老吴在笑眯眯地看着她,满是络腮胡的脸红突突的,非常可爱。这是一张跟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的脸,外婆只觉得心里痒酥酥的,于是紧闭了双眼,等待那张脸贴过来。这时,风突然静了下来,四周死一般宁静,老吴也不见了。外婆打了一个寒战,身子一震,然后在旋风刮过的地方拼命地刨了起来。不一会,菜窖就露出了洞口,外婆的手上全是血,她不敢怠慢,仿佛地窖里的老吴正在等待她的救援,早一刻钟就会多一份希望。外婆用力搬起了填在洞里的石块和杂物,爬进了黑漆漆的菜窖里。

一股阴冷的霉味扑面而来,夹杂着*的气息,刺得人心颤。外婆钻进菜窖里,眼前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她屏住呼吸过了一会,这才看清里面的东西: 老吴睡过的地方还在那里,墙壁上的马灯依然,干草上的铺盖还铺着,看来几年了,没有人来过这里。这时,外婆发现在洞口的位置,一株土豆冒出了黄黄的枝蔓。枝蔓扭着身子,挣扎着往外探。沉重的石块并没有扼杀它的生命,它要努力地伸展出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阳光。

外婆轻轻地抚摸着那床铺盖,铺盖潮乎乎的,渗骨冰凉。外婆把脸贴在枕头上,枕头上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外婆知道,那是老吴的汗迹。外婆抱了枕头,紧紧地搂在怀里,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呆呆地坐在那里很长时间,直到上面传来祝俊的声音,她才恋恋不舍地爬了出去。

洞外的阳光很炫目,刺得人睁不开眼。外婆把那只枕头带了出来,然后掩埋了菜窖,并在上面竖了一块很大的石板。外婆说老吴你安息吧,我会带好咱们的孩子,等他懂事的时候,俺再带他来看你!

那以后,外婆又一个人去过几次祝村,但始终没有祝老爷的消息。也许他回来过,看到一片残墙断壁又走了。他知道他们还活着吗?他去了哪里?

外婆有些茫然。

《血色高原》第四章(1)

1。

外婆从祝村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暴雨,被淋得精透,回来后就病了。外婆生了抗战后身体一直不好,营养不良,整日操劳,又没有时间休息。但最关键的还是心累。小抗战被人欺侮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外婆不可能每时每刻守护在孩子的身旁。抗战经常被大一些的孩子打得伤痕累累,大家都叫他“小杂种!”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外婆很无奈,感觉自己真有些力不从心了。

母亲那时候已经开始懂事了。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磨难,年少的母亲过早地成熟了。母亲除了挑水,还要洗衣做饭,照看抗战。外婆倒下后,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稚嫩的肩膀上,她整日守候在外婆的身旁,很少离开。从小做惯少爷的祝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遭遇了几场灾难也没能改变他的禀性,他开始怨天尤人,抱怨外婆没能力养活一家人。母亲照看外婆后,祝俊一个人出去讨吃的,讨回来的食物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更别说全家人了,母亲和外婆因此经常饿肚子。祝俊坚信自己的父亲在外面做了大官,要外婆带他去找自己的爹。外婆去了几趟祝村,回来后就病了。

平子那段时间经常来给外婆送吃的,帮母亲挑水。外婆让平子按照自己的法子给自己治病,平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眼见得外婆日渐憔悴,人都没了形,母亲吓得放声大哭。她跪在平子跟前,央求他一定要救救外婆。平子说好闺女快起来,我会尽全力的。平子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给外婆请来了郎中,郎中看着昏迷不醒的外婆直摇头,转身欲走。母亲见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郎中不停地磕头。母亲说大爷你就发发善心,救救俺娘吧!你救活了俺的娘,要俺做牛做马俺也愿意!母亲泪流满面,头碰在地上“咚咚”地响。平子见状也跪了下去,对着郎中磕头。郎中长叹一声,说你们赶快起来,我尽力吧。

外婆其实只是受了风寒,劳累过度倒下了。她用了郎中开的药,几天之后人就转变过来了。有了一点精神后外婆就开始拒绝用药,她说我也知道这些药拿病呢,但这药太贵了,自己的命贱,服不住的。外婆让平子把没熬的药退回去,平子生气了。平子说云儿,你太任性了!从小就任性,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你倒下不要紧,这一家人怎么办?抗战怎么办?这些药人家是按照疗程配置的,不多不少,现在病情刚有了好转,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外婆没有再坚持。

一场大病后,外婆看淡了一切,变得异常坚强起来。她不在乎村里的流言蜚语了,别人怎么看也无所谓,包括她跟平子的爱情。抗战不是日本人的种,不是。自己跟小鬼子也很清白,没什么龌龊的事情。祝老爷是个好人,他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婆发誓一定要将他带好。平子对自己的感情外婆也知道,但是他们两个不合适,外婆掐算过,他们一个是火命,一个是水命,水火不相容啊!再说自己现在拖儿带女一家几口,她不想再拖累他了。

战后的家园百废待兴,到处都有荒地,外婆准备带领母亲和祝俊开挖荒地,讨吃毕竟不光彩,也不是长久之计。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她要将三个没成年的孩子抚养成人。

外婆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秋天的时候她收获了很多粮食,一年都吃不完。当然,这一切与平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从种到收,这个男人都全力以赴地参与了,比自己的活还当心。外婆也在灯下替平子缝补衣裳,家里有好吃的就让孩子送过去。外婆说平子啊,你不能老这样下去,该找个合适的女人了啊,一个人太苦。平子说没遇到合适的,不急。外婆说平子啊,你都快40岁了,还不着急?再过10年,半截身子就入土了,想找也来不及了。平子说来不及就不找了,这样也好啊。外婆轻轻地摇摇头,目光与平子相遇,感觉有些灼热,炙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血色高原》第四章(2)

日本人投降以后,村子里经常来来往往的是区大队和国民党的部队。那时候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晚上来的,就是区大队,白天来的就是国民党。其实到了后来也搞不清是谁了,有时候区大队刚走了,国民党就来了。不论是谁,来了就借地方做饭,要水喝,喂马。当时也搞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你打我,我打你,互相追着打。外婆每天都在留意着,看有没有祝老爷的消息。问了很多人,都说不认识。外婆最看不得伤兵,看见他们就想起了老吴。该死的日本人啊!外婆想不明白的是鬼子已经投降了,为什么还要打仗?有一次看到一个兵一条腿没有了,外婆就问他,你这是图个啥呢?弄成这个样子,又不是打日本人!现在腿没了,咋回家过日子啊。那兵就哭了。

那时候外婆他们最害怕的不是兵,他们不论是谁,来了不过是借地方吃住,几天就走了,不祸害人。最害怕的是土匪,当地人叫“老汤”。那些老汤都在一些比较大的村子里和集镇上,规模的有几百人,有刀有枪,区大队和国民党的部队都不轻易去惹。哪一个村子得罪了他们,不定哪天就把村子洗了。村里为防土匪挖了护村沟,修了很高的围子墙,一到傍晚就关村门派人打更。但还是防不胜防,常有人被老汤绑了去。他们绑了人就喊出价来,限几日内送钱赎人。只要被绑过一次,一个家也就破败了。凡是稍稍富裕一点的人家,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更不敢单独出行。因为老汤在各个村子里都有自己的内线,看到有隙可乘,就会下手。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人们都在心惊胆战中过日子。两年来,祝俊在外婆的调教下学会了干活,母亲也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那天外婆回去做饭去了,地里就留了祝俊和母亲两个人。玉米已经漫过了人头,绿茵茵的很茁壮,看来今年又是好收成了。稠稠的叶子把四周堵得很死,整个玉米地像一座大蒸笼,热得人无法忍受。汗水不停地浸了出来,在被玉米刷过的脸上,胳膊和脖颈上流淌,蜇得人生疼。才15岁,母亲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像一只刚蜕去绒毛的小天鹅,水灵灵的,光*人。衣服紧紧地贴在她的身上,很不舒服。祝俊也出落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个头比母亲高,但皮肤没母亲红润。不知为什么,母亲一直不喜欢他,尽管在一块几年了,她也听说他就是自己将来的男人,可就是对他产生不了感情。祝俊则不同,他把一门心思全用在了母亲的身上,并不失时机地向母亲献殷勤,母亲很反感。见外婆回去了,祝俊便扔了锄头,一屁股坐在地上,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祝俊说英子你也歇歇吧,快累死人了。母亲没有理会,甩开胳膊锄着草,已经开始发育的身子一晃一晃的,胸前像装着一对鸽子,左冲右突。祝俊忍不住站了起来,从后面搂住了母亲的腰,母亲用劲地晃动着身体,却怎么也挣不脱。

放开!母亲说。

嘿嘿,你是我媳妇儿,怕啥啊!祝俊嘻嘻地笑着。

放开手,要不我就喊人了。母亲生气了。

喊吧,这会地里又没人,你娘也听不见。祝俊涎着脸,一双手箍得更紧了。

母亲突然一挫身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祝俊便慌了手脚,一时不知所措,他用力地将一颗玉米踩翻在地,然后用锄把根也刨了出来。

《血色高原》第四章(3)

母亲回来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外婆,家里好像啥事也没发生一样,外婆依然把他们当成未成年的孩子。连着几天,祝俊都在地里动手动脚,母亲只好把抗战带在身边。抗战很可爱,跑进跑出的,全然不顾人们对他的蔑视。没事的时候,母亲总是把他带在身边。祝俊很讨厌他,从一开始就讨厌,莫名其妙。尽管他也不相信这孩子是日本人的种。抗战胜利了,他的父亲却一直没有音信,他感觉生活百无聊赖,除了跟母亲在一起。其实地里的活外婆是不指望他能干多少的,祝俊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人强求。村里的人除了平子外,已经没有人跟他们来往了。平子把自己的地锄完后,又去把外婆家的玉米地弄干净。他每次来都在找活干,或带来一些吃的东西给抗战,抗战也跟他最亲近,老少爷俩能玩上半天。平子说这孩子一看就不是孬种。外婆说谁敢说他是孬种?他是抗日游击队员老吴的儿子!村里没有人相信,平子相信。平子知道外婆不会骗他。

2

月光如水的晚上,村子静极了,偶尔滚过几声狗叫。田寡妇的房里灯黑了又亮,亮了又黑,这引起了祝俊极大的兴趣。田寡妇就住在村边的坡上头,俯视着整个村子,风水好得很,可惜丈夫早早就死了,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孩子好像生下来就是饿鬼,整天哭着要吃的。坡上的玉米还没熟,田寡妇就已经给他们打成了饼子。祝俊偷偷地从家里拿了馍送去,田寡妇很感激,扑通跪下来就给他磕头。听说女人年轻时很漂亮,褴褛的衣衫遮不住依稀的风韵。村里有力气的男人,很少没去过她家。只要谁给吃的,她就跟谁睡。草坡下,经常有婆娘站在那里骂她破鞋。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等到外面的声音停止了,才看见田寡妇带着孩子下山。刚开始的时候祝俊是出于怜悯,渐渐地便不由自主。去得多了,也就成习惯了。

祝俊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把自己留在了田寡妇的床上。那晚他怎么也睡不着,不由自主地一个人走上了山坡。四周黑漆漆的,屋里传来女人的啜泣声,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听得人心颤。祝俊站在那里愣了半晌,这时门开了,一股暖暖的气流侵袭着他,让他呼吸不畅。女人软软地贴了上来,身子轻飘飘的宛若无骨。祝俊感觉自己站在高高的云端,暖风呼呼地从耳边掠过,身体的某些部位在极度膨胀。晕晕乎乎之中,他的手被带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地方。那个地方他曾经无限向往,几次对母亲动手,被母亲骂了几次,就不敢再造次。迷迷糊糊中祝俊以为是做梦,这时一只温柔的小手顺着他的身子摸了下来……那一夜,祝俊成了真正的男人。

从此,祝俊乐此不疲,经常偷了家里的东西去田寡妇家鬼混。好事不出门,坏事扬千里。没过多长时间,外婆便知道了。外婆很生气,狠狠地教训了田寡妇一顿,然后让平子帮忙,把祝俊吊在房梁上,打断了三根荆条!外婆说你爹把你交给了我,你就是我的孩子。我不能让他失望。原准备再过两年就给你们完婚,你却这样不争气!那样的烂女人也能看上,太让人失望了!你手把胸口想一想: 这样做,你对得起谁?祝俊哭了。祝俊说只要母亲跟他结婚,他会一辈子对她好,从此再也不理别的女人了。外婆把他放了下来,看着浑身的紫印,又伤心得泪流满面。 。。

《血色高原》第四章(4)

三天后,母亲跟祝俊结婚了,外婆不管她有一万个不愿意。她要完成对祝老爷的诺言。

按照当地的婚俗,结婚有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六礼包括了从提媒到完婚的全过程。纳彩就是男方若看中了某位适龄女子,便托媒人向女方提婚,若女*得门当户对,同意议婚,男方则携礼向女方求婚;问名俗称“过八字”和“换庚帖”、“换龙凤帖”,双方正式交换生辰八字,看有无不合、相克之处。在庚帖上,要注明双方三代姓名、官衔、居住地。此帖由男女双方互换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