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光里的欧洲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时光里的欧洲

作者:郝景芳

内容简介:

作者带着简单的行囊,从北京出发直奔梦想之地。在欧洲的大地上,她们辗转于著名的城市,穿梭在巴黎、伦敦、柏林、罗马、以及哥本哈根等大城市之间,用一颗东方的心灵去感知西方的文化景色。对作者来说,她们的欧洲旅行可称得上完美:她们勉强能去的,也恰好是梦寐以求的。

依循历史顺序,足迹连起10个欧洲城市,这些城市代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把三千年时光娓娓道来,整个欧洲便由现世的繁华,向时光里延展开去,传说与历史在文字间静静流淌,欧洲文明的画卷一点点展开……

雅典的文艺与民主,罗马的教会和政体,米兰关于信仰的扩散,巴黎抹不去的哥特风格,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维也纳的古典主义……自公元前800年到今天,从英、法、德到西班牙、奥地利,整个欧洲的历史与传统呼之欲出。

同时,这也是一次东方人的西行沐浴,且因其成本低廉而人人皆可效仿。

作品推荐:

史诗与传奇,灵魂与荣光,艺术与政治,思想与哲学。

在久远城市的空气里,聆听过去的高声吟唱,静默沉思;

在苍老建筑的碎片中,淡看曾经的刀光剑影,裙角飞扬。

三千年流转,十城市漫步。寻找欧洲史之风骨,艺之韵味。

清晰的欧洲历史文化脉络梳理,经典的欧洲深度旅游背景指南,信息量大、思路清晰且文笔卓然的欧洲游记。

全书以不同的城市分章,每一章前面讲当地的历史文化,后面是当地的旅游指南,提供了交通方式、推荐景点,还有推荐阅读的书目,完全可以当作欧洲旅游的背景资料。推荐喜欢历史、旅游的书友可以看看这本书。

作者简介:

郝景芳,新生代科幻作家。2002年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为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她以《谷神的飞翔》获2007年首届九州奖暨第二届“原创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又以《祖母家的夏天》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在《科幻世界》、《萌芽》、《新科学》、《幻想1+1》、《新幻界》等杂志均发表过文章,是《东方文化周刊》专栏撰稿人。出版有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短篇小说集《星旅人》、游记《时光里的欧洲》等。

正文

自序

这本书是讲一点欧洲历史。

2010年暑假,我们按照历史顺序,走过一串城市,它们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中心。一路走下来,我们穿过大半个欧洲,体味了三千年时光。这本小书就是讲它们的历史故事。

我把这次旅行叫做“行走欧洲史”。它的缘起是双重的,既是兴趣和梦想,也源于经济与现实。去年周杰在德国做交换生,为期一年。中途暑假我去找他玩,我们琢磨了很久,要怎么样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最后想到,不如走一次欧洲历史。选择这些欧洲文明的古都,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是两个穷学生,旅行的费用来自父母的支持和一点一点节省的奖学金,靠这些经费不可能任意选择目的地,在不能自驾的情况下,想要旅行得充分,就要选择廉价航空多、公共交通发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刚好是各个首都——文明古都。

这是梦想与现实的精致结合:我们梦想要去的,也是我们仅有能去的。

欧洲的文明与中华文明不大相同,欧洲没有真正统一过,因而没有固定的文明中心。中华文明的前半程只在长安与洛阳两个城市间轮转,后半程到了北京,只有中间插过一小段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最多还能算上汴梁,也就是开封。纵然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过很多,文明中心不外乎就这几个。但欧洲的文明却是实实在在在许多个国度轮转过,从最早发源的地中海,到亚平宁半岛,到基督帝国,到最先突破中世纪的西欧,到海上帝国,再到日耳曼的崛起,历史是在许多个民族、许多块区域间交替上升的。在每一段历史中,天才往往会在同一个时间集中出现在同一个区域,如同地图上点亮一盏灯塔。这样的历史有清晰的脉络,从南到北,从古典到宗教,每个时段有一个城市成为中心。我们想找出的就是这灯塔的路线。一个一个城市走过,一段一段历史就浮现出来。这让旅行的味道变得浓郁。

路上的过程,应该说一点都不容易。因为要省钱,酒店和机票是要提早很多天定下来的,这样才能定到特殊的折扣,但坏处是不退不换。途中发现酒店的位置不好,也只能千里迢迢坐着地铁每天赶回郊外。飞机坐的是廉航,舒适程度倒没什么不足,只是不能带任何大行李,只能带一个小小的登机箱,整整四十天旅途中的一切用品都要塞进去,于是只好减省了所有能减省的物品。每天有定额的预算,完全不够下饭馆,超市买东西路边吃是最经常的方式,隔几天能去吃一顿正经的馆子,吃完之后的心疼程度时常大于胃口的享受。饥饿是贯穿始终的记忆。偶尔省下饭钱,喝杯小酒,是我们最大最奢侈的享受。为了省地铁钱,城市不大就完全靠走,在罗马从城北穿到城南,在巴黎从城东走到城西。有时候一走就走到天黑。

经过这些,我们倒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是对城市的边边角角有了更惊喜的发现,偶尔路过一条小街,买到极便宜、极甜的桃子,滋味极美,两个人坐在夕阳下的路边台阶上吃,心里感觉特别幸福。另一点是减肥,暴走的旅行刚开始两个星期,我们就都掉到了自己体重的最低点。从欧洲回来之后,我们再也找不到那时又黑又瘦的健康体型了。

想去的地方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也很多。只是门票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花销,有时候难免在肚子和眼睛之间权衡,眼睛于是输给肚子。在佛罗伦萨的时候,非常想走上一次百花圣母教堂的穹顶,但是8欧元的价钱让人犹豫了——8欧元可以吃两顿简单的午饭。于是站在教堂里仰望了许久那美丽的穹顶,还是离开了。一路上,这样留下了许多空白。

对这些没能造访的地方,遗憾是有的,但也不算太遗憾。那些梦想中的城市,能到达就已经满意了,能看到那些以前只在书里、在画里见到的地点,心里就激动得不行,进不进去倒是次要。站在一些传奇建筑外,会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我真的在这里吗?我真的看到它了吗?这种感觉足以让心里渴望的坑填满,并不是非要走进其中不可的。古人讲王子猷乘兴而至,兴尽而归,我们在羞涩的口袋和强大的愿望的推动中,也上演了许多次这样的而至而归。

收获真是多得不得了。能写下的远小于眼睛能接收到的。眼见为实,经典的东西是真的经典。在梵蒂冈的一天身体很不舒服,肚子痛得走不动,但眼睛里见到的一切足以让人忘记所有疼痛,在近乎麻木的状态下舍不得走,想要多看一些,再多一些。如果没见过这些杰作,我永远不知道人类的精神世界曾到达过如此的高度。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在巴黎的罗浮宫,最后都有这样的感觉:政治王国的分分合合最终会成为过眼云烟,在历史的交替中,只有这艺术的王国是真正留下来的,是永恒的存在。

最后写成的历史系列,讲这些城市的故事和背景,主要是希望给大家一些旅行的资料。欧洲自由行开放好几年了,签证越来越容易办,旅行社的旅行套装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欧洲造访。在这种时候,很想给大家写一点辅助的材料。它们不是攻略,网上的攻略已经很丰富,细节也很全,什么样的旅程都能查到。它们只是一些背景资料,希望能给游人勾勒最粗略的轮廓线条,画出一座城市在历史中的样子。当我们都能有机会去看,看到什么就变得重要起来。苍老建筑的碎片中,刻写着曾经的刀光剑影,裙角飞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