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战火十四年:越南战争启示录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在劳动党中央内部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是一些前南方抗战领导人(包括黎笋、阮志清、范雄和黎德寿)。南方的”白色恐怖“和革命力量遭受的严重破坏使他们有了新看法。1956年间黎笋在南部区委会议上表示,党在南方的*将来可能不得不由武装斗争来支持,现在必须开始为之作准备。有迹象显示胡志明可能已开始赞同黎笋等人的观点。1957年,他非正式地卸去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让黎笋代理。

到1959年,随着南方局势的急剧恶化,劳动党中央终于对现行路线作了一些正式修改。是年1月,劳动党二届十五中全会召开。据20世纪70年代河内出版的党史称,”南方革命领导人“在会上强调,南方革命不能背离暴力革命的普遍规律。经过激烈的辩论,全会决定:*是主要的斗争方式,但它在”适当程度上“应由武装斗争来补充;在南方建立若干武装单位,用以保护党在那里的生存并辅以*。总之,中央委员会认可了已在南方兴起的武装斗争,同时又试图对其发展加以限制。 就在这次全会上,成立了北方人员和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后勤供应协会。同时,还成立了指挥与控制机构,作为越南*共和国国会再统一委员会的一部分,后来这一机构成为有名的南越中央办公室。在内部大家都清楚这一指挥机构就是559战线(即长山通道部队,亦称559司令部)。在这个战线下,有3个以成立日期命名的”59大队“。他们通过海上、陆上和老挝等各种渠道专门负责后勤供应任务。最重要的是559大队(1959年5月建立的),它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物资;由海军少将陈文江领导的759大队(1959年7月成立)专门负责海上运输,这一大队后来成为海运司令部;接着成立了959大队,专门负责老挝北部巴特寮的运输指挥。越南官方历史是这样记述559战线情况的:”559成了基本的主要后方供给战线。它以最高的效率从北方和友好国家把物质、技术、人员运送到前线,把友好代表团送到战场。559成了主力部队到前线的跳板,它在我国的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就是西方媒体所谓的”胡志明小道“,而越南称之为”中央走廊“,在越南战争期间,人们只知道它是越、老边界和越、柬边界崇山密林中的一条运输线。这条小道的起始、长度以及具体路线外界谁也说不清。战争中,美国人曾花了很大代价寻找这条小道的具体位置,妄图卡住北越对南越的人员、物资供应,但直到他们从越南撤出以失败告终,也未能弄清这条小道的真实面貌和奥秘之处。   559部队把从老挝东部的赛富良山脉(长山山脉)这个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带和难以穿越的密林一线的道路、小道、小溪、河流都充分地利用起来,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通道。起初胡志明小道是由100条道路组成的,每条道路设有一个站,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以时间计算,每行走一天到一个站。后来,这些站合并成了12个,每个站都拥有完善的设备,都设置在较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的丛林里。 。。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7)

559部队辖有交通联络团及警卫、通讯、工兵、运输队,并特别配备了中国援助的”凤凰“和”永久“牌加重自行车、大象、骡马、小推车等运输工具。人员全部着老挝巴特寮部队的军装,部队驻地和单位番号多以XX生产基地或XX工地来命名。这支神秘的部队刚开始只有几百人,后来增加到50;000人。另外还有越南人民军工程兵50;000人和越南人民军步兵及防空兵12;000人保卫小道。据美国人估计,在战争中,大约有100万人从胡志明小道通过,其中13的人都是有去无回、死在战场上。对此,美国人也不由不惊叹:”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早先叫长山路)的作用是人类忍耐力、顽强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感人的范例。“1959年6月10日,北越首次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物资。每个运输人员携带4枝步枪或一个重约20公斤的弹药箱。运输人员翻山越岭进入老挝境内的锅柄地区,穿过热带丛林中的小道,然后又翻山进入南越,把物资送到南方人民武装力量手中。随着越战不断升级,这条举世闻名的小道逐渐成为美越双方争斗的焦点,将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劳动党十五中全会对武装斗争的认可之后,久受束缚的南方革命潮流倾泻而出,一发而不可收。1959年秋冬两季,南方许多地方爆发了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广南起义和槟起义。在广南,南方北部地区党委经长达一年多的准备,于8月底发动农民起义,并迅速将其转变为武装革命。到年底,建立起一个包括近50个村落的牢固的根据地。在槟,女英雄阮氏定领导地方干部和群众,于1960年1月中旬揭竿而起,夺取了10 0多个军事岗哨和据点,然后在政府军大力*的情况下退往沼泽地带进行游击战。

同样从1959年秋天开始,南方革命武装积极进攻西贡政府军。据美国官员报告,7月至9月以前,政府军一般只受数人组成的武装小组的骚扰,而这以后,频繁地遭到排以上部队的攻击。革命武装所表现的自信和大胆被认为是此类行动的一大特征。

9月底,1个营的南方革命武装成功地伏击了政府军两个连,缴获其大部分武器。翌年1月底,另1个营的南方革命武装歼灭了政府军一个团部。7月8日,政府军的主要战略基地之一边和也遭到袭击,美军顾问团有一名美军军官和一名士兵被打死,还有一名军官受伤。这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第一起伤亡事件。

革命武装在游击战中迅速壮大。据美吴方面估计,其在1959年9月不足2;000人,1960年开始增至约3;500人,年底则暴增至约1万人。

1960年9月5日至10日,越南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举行。这次大会是劳动党在南方问题上最终放弃温和路线的标志。大会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将南方解放和北方建设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后者当作压倒一切的任务。决议还为南方斗争确定了革命性的目标:

”南方革命的支接任务是实现全民团结,与侵略性的和好战的美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推翻美帝走狗吴庭艳集团的*统治,在越向南方建立一个民族*联合政府,赢得民族独立和实现祖国的重新统一。“像在20年前建立越盟那样,劳动党决议要求在南方建立一个反对美吴统治的”民族统一阵线“。它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集合所有爱国人士,不分其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和信仰,为解放南方、统一祖国而奋斗。在组织上,大会通过了两个保证前南方抗战领导人在决策中起更大作用的决定。首先,黎笋被认可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其次,设立8人中央书记处,黎笋、阮志清、范雄和黎德寿为其中的南方政治局成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8)

1961年1月,按照三大决议精神,劳动党中央政治局重新确定了*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它指示南方党组织:就全局而言,加强*的同时必须加强武装斗争,使之直接达到与前者同等的水平;就不同地区而言,在丛林和山区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平原地区*与武装斗争并重,在城市以*为主。与1959年1月十五中全会决定相比,劳动党中央朝进行南方战争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归根结底,越南南方的人民革命和北方对南方的支持是对吴庭艳”白色恐怖“和血腥*统治的回应。双方的斗争原本都是越南的内部事务,而且本可以用和平方式——谈判和选举解决,美国却为了维护和加强其世界霸权,将黑手越过太平洋对越南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而且使这种干涉逐步升级,这就拉开了漫长的越南战争的帷幕。

1960年12月20日,按照劳动党三大决议,南方革命者代表在平隆省某地开会,宣告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民解)。民解在成立宣言中提出十点纲领,主要内容为:推翻美吴统治,建立民族*联合政府;实现*政治,赋予人民自由权利,彻底取消吴庭艳政府的政治*和人口强制集中;采取一系列进步的社会和经济措施,包括减租、土改和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驱逐美国军事顾问,取消外国军事基地:实行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越南南北两方关系正常化,通过谈判逐渐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民解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著名律师阮友寿担任,总书记为前西贡记者阮文孝,中央委员大都是与他们类似的南方爱国*人士(包括一些*团体首领、佛教高僧和少数民族部落领袖),其中许多人具有长期的抗法反吴斗争经历。

表面上看,民解是一个与劳动党和北越没有联系的南方组织,保持独立的和非意识形态化的状况。这可以使民解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还有助于争取国际舆论同情南方革命,并且尽可能制约美国以”北越侵略“为借口进行军事干涉。实际上,民解是由劳动党直接领导的。三大结束后,党决定恢复1954年取消的中委南方分支——中央南方局体制,由阮志清和范雄分任正副主席。1962年1月,河内宣布南方*列宁主义者前不久举行了代表会议,决定成立越南人民革命党,作为民解的”坚强骨干“。这个党实际上就是劳动党南方分部,由南方局领导。按照美国人的话说,党是民解的”政府“。

民解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组织——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简称解放武装力量),由南方各支革命武装于1961年2月合并而成,美国人蔑称他们为”越共“。

民解积极学习和吸收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解放武装力量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在本村本区范围作战的民兵、在本省范围作战的地方部队以及野战军性质的主力部队。

解放武装力量的兵员大都来自农民,依靠政治教育、文化学习和技术训练,民解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了坚强的党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严格守纪习惯,并能掌握现代武器装备。政治教育尤其重要,它使后来同解放武装力量作战的美国军官惊叹:”越共“的战士具有十字军和撒克逊人那样的狂热精神——患难与共,士气高昂,为事业赴汤蹈火。

民解进行的战争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性质最突出地表现在全民参战之上。某省党委给基层组织的一份指示最能体现这一方针:

”怎样进行起义?……(召集农民)开会讲解当前形势。立即发动民众进行破坏和支援活动,并袭击奸细。整夜挖掘深沟、制作尖钉,以便改造作战地形。各家各户无论老少,皆应被鼓动参加。这是激励民众、振备精神的最好办法。干部和民众一起宣誓坚守在稻田附近,保卫自己的村庄和全力夺回对全地区的控制。第二天早晨派老人、妇女和小孩去区镇,向敌人报告革命军队已占领本村……年轻健壮的农民留下建造工事,改造地形,站岗放哨和战斗,这是为了限制脱逃者和减少伤亡。大力鼓动敌军士兵家属进行斗争,使其丈夫或子女弃暗投明。“在越南劳动党领导下,民解进行的人民战争在南越以星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起来。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1)

年轻的肯尼迪和他的”智力超群“的新班子上任之后在外交上屡屡碰壁,只好把挽回面子的希望寄托在越南。他痴迷于组建”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气势汹汹地要在南越打一场”反叛乱“和”反游击战“。”斯特利—泰勒计划“的制定,将美国拖入了一场不宣而战的”特种战争“。南方军民奋起捣毁”战略村“,在北村之战中将美国顾问指挥的西贡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对佛教徒的血腥*激起公愤,中情局推动南越军方发动政变,吴庭艳兄弟众叛亲离,死于非命。

肯尼迪的”特种战争“1961年1月20日,在凛冽的寒风中,年轻的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

在当天的就职典礼上,聚集在白宫前草坪的人群冻得发抖,他们聆听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我们准备付出任何代价,挑起任何重担,对付任何困难,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在和胜利。“”让我们的朋友和敌人都能听到我此时此地发出的讯息。“新总统精心准备的那些激动人心的语句很快俘获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成为20世纪最为经典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之一。然而,刻意雕琢的华丽辞藻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正是这位拥有超高人气的年轻总统,莽撞地把美国带进了一场久拖不下的战争之中。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约翰·肯尼迪在当选总统前的经历都堪称完美——他出身于马萨诸塞州著名的政治世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指挥鱼雷艇与日本海军作战受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29岁竞选众议员获胜,连任3届(1947~1953)。1953年成为参议员,1956 年写成《勇敢者传略》一书出版,获得该年的普利策奖。1960年,43岁的肯尼迪作为*党的候选人,在美国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选战中以微弱优势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时任副总统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经选举产生的最年轻的总统。

杜鲁门喜欢将军,艾森豪威尔喜欢企业巨头,肯尼迪则喜欢学者。年轻的肯尼迪一上台就给保守陈旧的美国政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在他的顾问中,以国务卿为首,有15位罗兹奖学金获得者,四位历史学家。国防部长、国内收入署署长、文官委员会主席,以及驻印度、日本和南斯拉夫的大使,多数是出身于”常春藤“名牌大学(指美国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宾夕法尼亚等八所以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著称的名校),特别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或教授。其中,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出自加州柏克莱大学及哈佛大学,从小就有电脑奇才的美誉,曾担任过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哈佛大学高材生麦克乔治·邦迪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尔特·罗斯托教授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他们都被报界吹捧为:”最聪明和最优秀的人“,一时间,白宫似乎囊获了当时美国最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新内阁走马上任后,每一个成员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中,一天工作12小时,好像都得了肯尼迪狂躁症。不过,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有话为证,他在回顾新政府最初情况时曾哭笑不得地说:”那时,因为总是听说人们怎样刻苦工作,我们还以为正一步步走向胜利呢。“正是这帮”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最后成功地”帮助“肯尼迪作出了导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决策。。 最好的txt下载网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2)

让许多美国人大失所望的是,上台后的最初几个月,肯尼迪和他的”智力超群“的新班子就在对外政策方面栽了一连串跟头。第一个挫折便是猪湾入侵。1961年4月17日,一批古巴籍*流亡者在中央情报局的策划和直接援助下,在猪湾登陆入侵古巴,结果被”哈瓦那的大胡子“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部队打得一败涂地。在老挝,肯尼迪不愿直接派美军与老挝左翼力量领导的寮国战斗部队(巴特寮)作战,反而同意在老挝成立一个由中立派组织的联合政府解决这个国家自己的问题。在欧洲,尼基塔·赫鲁晓夫指使*德国一夜之间在分裂柏林的东西分界线上修起了一道墙,并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