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创伤--银行崩溃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这则消息是以快报的形式加以简单报道的。

惦记着这则新闻对市场的影响,芹泽跑下了东京车站的台阶,朝着职场加快了步伐。

一到达交易大厅的写字台,果不其然,这则新闻正随心所欲地引起一片哗然。早晨的寒暄也草草了事,打开写字台上的显示器,找出布卢姆巴克的画面,为的是根据通讯社的报道,先查核上周末伦敦市场或纽约市场的动态。

“喂,康和的事怎么想?”邻桌的同事问道。这则新闻瞬间传遍全球,对市场的影响不小。虽然估计芹泽所负责的短期金融市场没有股票市场那么大的反应,但最好还是事先做点准备。

“可是就披露的消息看,好像还不太清楚呢。”芹泽坦率地表达看法。

“说啦,康和和梅森在业务合作的同时还进行资本合作。单看报纸的消息,几乎就是合并了吧,梅森购并康和的色彩浓一点,可比起对这一方面的强调,合作的内容却语焉不详,不得要领吧。”

他们作出了几种大胆的揣测并充分表达出来。市场将作何反应,还是要先看情形再说,两人的意见取得一致。

不过,东京股票市场开盘后几分钟,看好这条消息的性急的投机人士买多,康和银行的股价大幅飙升。买盘催生买盘,上午股价扬升的速度过快,结果盘中就招致涨停。

错失买入康和银行股票时机的投资者们,将手伸到其它银行股以作补偿。这大概是因为有小道消息称,同样担心经营危机的其它几家银行也追随康和银行,显露出要从美国银行获得资本援助的动向。长期低迷的日本银行股,呈现出一律联袂上涨的罕见景象。

多亏整个股票市场清一色的买盘,结果形成了推动当天日经平均股价暴涨近千日元的强大力量。

午饭时,芹泽刚来到银行的简易食堂,一样手持托盘吃午饭的儿玉实看到芹泽便靠了过来。

“前市像康和银行股那样的暴涨太可怕啦。日本的城市银行被美国的银行救济合并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吗?”儿玉用戏剧性的声音夸张地问道。

“至少在八十年代还不会是首先被考虑的情节呀。”芹泽感慨良深地应道。

“那时候日本和美国银行之间的关系跟现在正好调了个个儿。大藏省以强大的经济和坚挺的日元作武器,坚守护送船队的行政管理准则,迅速地超过了美国的银行。即便是那家康和银行,也一下子就被评为3A等级。它最近已被降至3B减,所以哪,是天壤之别。”

“咦,康和银行从前是3A的吗?好像无法相信是那么有实力的银行哪。”同桌吃饭的两名年轻的女行员,冷不防从旁边加入了芹泽他们的谈话。在事务部门偶然见过,看样子进银行还没多久,连两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对无所顾忌参加谈话的两个人,芹泽有点错愕,但儿玉却似乎毫不介意。

“是啊,八六年的时候,世界前十名的银行中,日本的银行就占了七家。这当中康和也位居前三强之列呢。”儿玉这么答道,她们一听便娇声叫道:

“八六年,我才十岁。”

看着眼前咯咯笑着的两个人,芹泽和儿玉面面相觑。他觉得这深刻地显示出他们自己过去所经历的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大概儿玉也有同感吧。

“相反,当时美国的银行就像现在日本的银行那样,正为不良债权大伤脑筋呢。因为美国股票市场狂跌,体验到所谓黑色星期一的悲剧后,由于个人投资者远离股市,股价持续低迷,而且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对墨西哥、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也表面化啦。融资余额居高不下的美国银行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害。再加上美国国内不动产价格回落,分布在全美各地的储蓄信贷合作社这种类似于日本信用金库的机构接二连三地破产,事态非常严重。”

“简直就跟现在的日本一样啊。”

笑容从她们的脸上消失了。说是有大学时代的朋友在日本的银行工作吧,不能认为事不关己。

“是啊。当时美国政府也注入公共资金,严格执行限制自有资本比例的规制。所以美国的银行就卖掉总部大楼,或者有时也发生为了重建经营而不愿放贷的事。”

“欸,美国也使用公共资金救济金融机构吗,那也跟现在的日本相同啊。”

“但跟日本不同的,就是进行了彻底的改组。”

“净化机构吗?”

“嗯。查明经营破产发生的原因,彻底追究责任。并不只是像日本这样注入公共资金。不留下腐烂的细胞就该用外科手术切除嘛。”

“喏,刚才说在美国也发生不愿放贷的事吗?为什么会发生不愿放贷这种事呢?现在日本这种事也很成问题呀。因为银行不愿贷款,所以景气就越来越恶化了。”

对方的问题很朴实,芹泽开始不厌其烦地解释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