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乱弹水浒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王小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政治口号!这可是封建国家建制一千年以来最了不起的进步!王小波的继任者方腊,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他任命丞相方肥,提出类似的革命纲领“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是农民阶级第一次从政治和经济上提出理想主张,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成熟阶段。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和小说《水浒》中描述的略有不同。小说中介绍方腊的发家史:

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积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以此向人说自家有天子福分。因朱?在吴中征取花石纲,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就清溪县内帮源洞中,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仍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睦州即今时建德,宋改为严州;歙州即今时婺源,宋改为徽州。这方腊直从这里占到润州,今镇江是也。共该八州二十五县。那八州: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那二十五县,都是这八州管下。此时嘉兴、松江、崇德、海宁,皆是县治。方腊自为国王,独霸一方,非同小可。

而事实上,方腊只是浙江淳安一个漆园的农场主,宋徽宗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富者败家贫者卖儿,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方腊借助“摩尼教”的宗教信仰,“吃菜事魔,以相赈恤”,召集大批贫苦农民,打响了宣战的第一枪。而这刺破黑暗的第一枪,激发了数十万受压迫人民的斗志,起义席卷浙江大部、江苏南部、皖赣东部地区,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方腊至此自号“圣公”,建元永乐,正式拉起革命的队伍。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晕了,宋徽宗连忙委派枢密使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罪魁祸首朱?撤职查办。善良的江南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总算出了一口气。哪知道童贯正在这时候,磨刀霍霍,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

童贯等到时机成熟,立刻撕下伪装,扬起屠刀,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义军,初始双方各有胜负,处于战略相持状态,但是随着战斗的旷日持久,起义军由于没有经受系统的正规训练,各部队又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因此损失惨重,胜负的天平逐渐向大宋政府军倾斜。为保持实力,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叛徒,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历史上的方腊,绝对是个项羽式的英雄人物,他很好地利用了宗教信仰的传播效果,提出明确的革命口号,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江南大起义,给予腐朽的大宋政府有力一击。方腊虽然牺牲了,但是六年后,国力衰弱的大宋政府,终于没能抵挡得住女真铁骑的凌辱,徽钦二帝被掳往黑龙江五国城,最终坐井观天郁郁而亡。宋政府的继任者高宗赵构,偏安一隅,国都竟然还是选择了方腊起义的重镇杭州。

然而小说中的方腊,人品就没那么高尚了。方腊辖八州二十五县,雄兵约四十万,最终竟然覆灭在区区六万兵马的宋江手里,可谓失败之极。

小说中的方腊,丝毫没有半点英明果敢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模样,全然就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地方割据小诸侯。他在革命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便着手大肆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等生活设施,不仅在“首都”大兴土木,而且在下辖的睦州、歙州也各有行宫多处。不仅如此,他自己也是一副皇帝派头,模仿大宋政府机制,同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将宝贵的原始资金挪作他用,让人不禁大摇其头。

方腊任人唯亲。我们看到,他不停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苏州市长是三弟方貌,歙州市长是叔叔方?,杭州市长是儿子方天定,清溪防御总指挥是侄儿方杰。而这些皇亲国戚,个个手握军政重权,俨然就是掌管生杀予夺的地方小皇帝,试问如此的裙带关系,又怎能谈到发展壮大?

方腊目光短浅。宋江兵临关隘乌龙岭,方腊国师邓元觉死命戍守,双方一时僵持不下。邓元觉急书方腊乞求增兵,方腊却轻描淡写地说:“各处兵马已都调尽,只有御林军,寡人要防卫大内,如何调配的开?”这种目光短浅的自私自利行为,连左丞相娄敏中都看不下去了,上奏方腊“御林军有三万,可分一万助国师破敌”,但方腊还是动用了他的一票否决权。娄敏中无法可想,只能瞒着方腊从睦州调兵五千助守乌龙岭。可见方腊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都不明白!让人扼腕叹息不止!

方腊的目光短浅,还表现在他识人不明上。

宋江部下柴进,带领燕青依靠马屁功夫,竟然能够顺利打入敌人内部,而且一个成了方腊附马,一个成为云璧奉尉!这方腊,未免托大到幼稚的地步了吧?

李俊、阮小五等水军五杰,施展出拙劣的诈降计,混入方腊大本营清溪县中作内应。按常理说,宋江逐次消灭了方腊军的各个有生力量,方腊伪政权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然而对于这么明显的诈降计,方腊竟然坦然不疑,顺口开下空头支票“待寡人破了宋江,别有赏赐”,遂成为千古笑柄。

如果说检阅外人,方腊大失水准的话,对待自己的下属,方腊也未见得高明:

秀州(嘉兴)市长段恺临敌不战而降;常州市委书记金节里通外敌;宋江破了乌龙岭,大将伍应星率领三千兵马,一哄而散,竟走得不知所踪,从此人间蒸发!这一切,和当年萨达姆的近卫军纷纷投诚如出一辙。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读书首页 | 书库 | 搜书 | 排行榜 | 书业 | 书评 | 书摘 | 原创 | 专题 | 论坛 | 图库 | 网站地图

分类 文学艺术 | 生活娱乐 | 经管励志 | 人文社科 | 视觉阅读 | 两性情色 | 名家名篇 | 纪实文学

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 短信答题送汽车,火速报名中 搜狐原创发布系统隆重登场及注意事项 原创文学站招聘元老会成员    设为首页 频道意见邮箱 最新推荐热区:毛泽东因何对邓小平不满   中国古代真实吃人史   古代文人的妓女情结   妓女与妾的区别   酒鬼和妈妈的乳房   恋人食谱   。。。更多连载 2005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手机免费读书】【加入书架】【加入书签】【打印】【设为首页】 连载 》 人文社科 》 文化 》 乱弹水浒 上一页 回书目 下一页

《乱弹水浒》 二飞黄腾达难:大刀关胜(5)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方腊不仅料敌不明,而且连自己人也侦察不清,他的起义,也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方腊的军事才能,也表现得相当差劲:宋江远道而来,而且只带了区区六万流寇兵马,方腊四十万大军,不去长江前线严阵以待,反而各自拥兵自重互不统属,导致宋江在丹徒分兵、杭州分兵两次重大昏招之下,竟然还能够做到“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创下“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可以说,如果方腊能够审时度势正确指挥,或者在前线给予迎头痛击一举奠定胜局,或者诱敌深入,等宋江大军深入腹地缺乏给养,方腊大军再四面合围,以四十万消灭六万,那是举手之劳易如反掌!

然而方腊一条都没有做到!当他把最后一支御林军防守武装交给“女婿”柴进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可笑的是,到了最后,他相信的人,依旧是自己的“贴心人”!而正是自己的女婿,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