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乱弹水浒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而正是这种“良禽择木而栖”的观点,和政府军“忠臣不事二主”的宗旨背道而驰,千百年来,这十六位将军背负着一个极大的骂名。有人就说:“草寇一下跪,你们就投降,要是金国元帅下跪,你们是不是就充当侵宋的先锋队?”又有人说:“这些人枉自为人,政府给你多大的权利和待遇,竟然丝毫不顾,却去投靠一群强盗门下!”一时间大有将这一十六位将军打倒在地,再踏上两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之意。

我不得不为这些将军辩论两句!抛开“天罡星义气相投”这种观点不提,首先,昔日大宋政府军内部也是黑幕重重,高蔡童杨四大奸臣窃居高位,童贯更是国防部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国防部长都是那么一个混蛋,正直忠良的军官能有什么出头之日?林冲杨志便是前车之鉴!所以我们看见,关胜、呼延灼等人都是政府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想起,不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的人物;单延圭、魏定国作为有特殊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只不过是小小团练使,相当于预备役团长级别;宣赞只是因为相貌丑陋,竟然半生郁郁不得志!难道这些就公平么?

最可悲的是轰天雷凌振,作为大宋第一炮手,热兵器的强力专家,火炮一去,山崩地裂,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宋和金国侵略者叫板的绝妙人才!宋江吴用见到他轰炸水泊,惊得小脸绿得像黄瓜一般!书中赞他:

火炮落时城郭碎,烟云散处鬼神愁。

轰天雷起驰风炮,凌振名闻四百州

可惜宋江和大宋政府都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只是让他研究号炮(即斧头帮放的斧头状通信烟花)!凌振昔日职位是东京甲仗库副使!也就是一个仓库保管员,还是副职!这么一个可以名垂青史的人物,最终也在征讨方腊胜利后,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七年后,当斡离不、粘没喝二人将徽钦二宗北掳而去,东京城头,可没有哪怕一门可以抗敌御侮的火炮!

可以说,在当时那种报国无门的情况下,这十六位将军选择曲线救国,未尝不是个好办法。而我们看到,在后续的征战过程中,冲锋陷阵的,基本都是以他们为主力,加上曾经是军官的林冲、花荣、杨志、鲁智深,被骗上山的徐宁、孙立,众将联手,谁与争锋?正是他们的威名和实力,方能使梁山大军剑指天下所向无敌!

中国的传统小说中有一幕很有意思:两军阵前相见,双方主将出马,其中一人必然横刀跃马,大声喝道:“呔!来将通名,宝刀不斩无名之鬼!”而对方竟然也十分配合,有板有眼地回答我是某某某,你就大胆放马过来!

呵呵,你能想象九尾龟陶宗旺挥着大铁锹喝道:“呔!来将通名,铁锹不拍无名之鬼”么?你能想象主管酒筵排位的铁扇子宋清,合作造假文凭的萧让金大坚出马邀战么?别告诉我他们都是技术人才!

我相信,正是由于宋江的诚恳态度、梁山的名声加上大宋政府军的腐败,导致了这些将军的投诚,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人自家的家务事。相反如果是金国侵略者辽国侵略者,作为正气犹存的他们,是必然不会背国叛变的!

退一步讲,即便是对于方腊伪政权,梁山好汉也没有一个是临敌变节的,所以我们看见被生擒后凌迟而死的郝思文,虽然不能保证方腊是否派人招降,但是郝将军牺牲得这么惨烈,恐怕临死前必然千贼万贼地骂个不停,而其余的战死降将,也没有一个说有过再次投降的念头。

宋江征方腊回来后,只剩下四员降将生还:关胜、呼延灼升官了,一个爱兵如子,一个八十高龄捐躯沙场;黄信、凌振却毫无举荐,一个依旧返青州当兵马都监(从此“镇三山”名副其实!可叹可叹!),一个仍然回东京当仓库保管员(摇头叹息!),对于这样的大宋政府,昏庸至极!北宋不亡国,实在是没有天理!

金圣叹腰斩《水浒》,71回卢俊义做了一个恶梦,108名兄弟被全部砍头。民国的张恨水先生曾接着续写了一部《水浒新传》,从71回开始,重新架构,利用当时的抗日时代背景,隐讳地写了一部梁山好汉和金国侵略者誓死抗争的英雄之旅!在小说中,不仅是全体梁山兄弟,乃至于包括鲁智深的泼皮徒弟张三李四之流,全部投入到抗击金兵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梁山上至金枝玉叶,下至鸡鸣狗盗,没有一个投降的。即便是人品略有缺陷的董平,也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十倍于己的金兵,最终中箭坠墙,蹈火而死。死前他的标志性旗帜“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就换成了“河北双枪将,雄州扫贼军”。而相貌丑陋的宣赞,被汉奸王开人设计擒拿,面对诱降,破口大骂,最终撞柱殉国。这些表现,为梁山降将增添了绚烂光芒!

我承认梁山降将中难免有些人品卑劣之徒,譬如有新欢忘旧爱的秦明,贪图美色的董平,但是人无完人,一点缺点不能掩饰所有的优点,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还是瑕不掩瑜的!更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不足而否定整个团体的成绩。

又说到呼延灼,《水浒传》结尾说他的最终结局是“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于是后来的《说岳全传》,也说呼延灼以八十高龄与金兀术力战而死。当呼延灼以老迈身躯跃马出战金兀术的时候,口称:“金贼听过梁山好汉呼延灼否?”我眼睛再一次湿润了,在老将军最后铿镪遗言里,宣布自己的身份是“梁山好汉”而不是“大宋将军”!可见对于被梁山好汉设计活捉并且坐了一把交椅的历史,老将军是当成一个光荣的回忆,而不是一个耻辱的记录!对于这件事情,他永远不后悔!呼延灼是降将中最杰出的好汉!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去芜存菁,所有为了祖国、人民而牺牲的战士,不管他是属于哪个党派哪个团体,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都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缅怀,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对象!

最值得同情的婚姻:丈青

最值得同情的婚姻:丈青

博得山河同不朽,此身只合战场埋。

最值得同情的婚姻

――梁山夫妻系列之一丈青

《水浒传》这部伟大的文学典籍,不但中国人熟悉,就连很多外国人也非常喜欢。从目前掌握的各种资料来看,翻译《水浒传》的国家已达十五个之多。介绍和翻译《水浒传》最早,译本最多的,首推近邻日本。

而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米兰就出版了《佛牙记》。这本书的译者是意大利著名翻译家安德拉斯。在这本书中,安德拉斯截取了《水浒》中关于鲁智深的故事来编译成书,并标明《佛牙记》是“水浒的故事”。到了1927年,德国柏林出版了西方最早的70回全书译本,名叫《强盗与士兵》,译者是爱因斯坦(不是科学家爱因斯坦)。《强盗与士兵》一书,法文译本为《中国的勇士们》,英译本为《沼泽地》,而节译本则名为《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或《一个中国巨人历险记》。关于林冲的英译本,书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在德文的一些节译本里,关于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关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译名是《卖炊饼武大郎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而智取生辰纲,有的译名竟是《强盗们设计的圈套》或《黄泥岗的袭击》。

但所有这些,都不能算是《水浒》在西欧的全译本。译得最好的要数1933年美国出版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译者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布克夫人自幼随父来到中国,跟中国教师读中文经书,精通中国文字,熟悉中国社会,她还取了个中国名字,叫赛珍珠。她根据金圣叹七十回本翻译的《水浒》,准确、生动、忠于原著,连鲁迅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都赞誉:“近看布克夫人翻译的《水浒》,确实不错。”可见其译本之成功。(《中国旅游报》网络资料)

而国外译名比较统一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名字是《水边的故事》。虽然平淡无华,韵味不足,但总算也贴切实际。国内有好事者,替洋鬼子杜撰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虽然有些恶搞,但令人惊讶莞尔之余却也不得不佩服此君头脑灵活,鬼点子甚多(这人大约是《寡妇村》的忠实拥虿,大做“儿童不宜”文章。)

都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个世界是由男性和女性有机融合的。梁山好汉若个个是堂堂须眉赳赳武夫,气势固然雄壮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梁山强盗股份公司,也需要亮丽的颜色。梁山好汉女性角色虽然不多,却也寥若晨星般有三个。而她们共同的特点有两个:一,丈夫都是公司同事,二,她们都是野蛮女友。

施夫子重男轻女,梁山好汉排座次,丈夫通通比妻子高一位,不多也不少。

我偏偏反其道而写!女子写在前面。先从最年轻漂亮的扈美眉开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