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93部分(第1页)

第93部分(第1页)

于是干了二十多年文官的杨一清离开了京城,来到了陕西(养马之地),他将在这里的瑟瑟寒风中接受新的锤炼,等待着考验的到来。

此时的三人内阁能谋善断,马文升坐镇吏部,刘大夏统管兵部,一切似乎已经无懈可击,弘治盛世终于到达了顶点。但朱祐镗的身体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告别的时刻终于到了。

年仅三十六岁的朱祐镗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这最后的时刻,面对着跪在地上哭泣的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他回顾了自己几乎毫无缺憾的人生,终于意识到了他此生唯一的遗漏:

“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是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太子是很聪明的,但年纪太小,喜欢玩,希望 诸位先生劝他多读书,做一个贤明的人。”

阁臣们回应了他的担忧:

“誓不辱命!”

看着这三个治世能臣,朱祐镗笑着闭上了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却选择了无私的宽恕,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

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祐镗,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

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

朱祐镗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21)

明武宗朱厚照

现在让我们调整一下呼吸,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位兄弟终于要出场了。

据说清朝的皇子们在读书时如果不专心,师傅就会马上怒斥一句:

“你想学朱厚照吗?!”

被几百年后的人们当作反面典型的朱厚照并不冤枉,单从学习态度上讲,他实在是太过差劲。

朱祐镗这辈子什么都忙到了,什么都惦记到了,就是漏了他的这个宝贝儿子。朱祐镗命不好,只生了两个儿子,还病死了一个,唯一剩下来的就是朱厚照,自然当成命根子来看待,加上他老兄幼年不幸,便唯恐自己的儿子受苦,无论什么事情都依着他,很少责罚,更别提打了。

这大概是世上所有父亲的通病。

朱厚照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天不怕地不怕,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也没有人管他,这很自然,连他爹都不管,谁敢管?

无数的败家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但朱厚照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败家子,据史料记载,他的智商过人,十分聪明,也懂得是非好歹,只是这位大哥有一个终身不改的爱好——玩。

玩,怎么好玩怎么玩,翻过来覆过去,天翻地覆,鬼哭神嚎,也只是为了一个字——玩。

请诸位千万记住这个前提,只有理解了这些,你才能对下面发生的事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朱厚照就这么昏天黑地玩到了十五岁,突然一天宫中哭声震天,他被告知父亲就要不行了,而他朱厚照将成为下一任的皇帝。

朱厚照先生并不十分清楚这句话的含义,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加了个名誉头衔,该怎么活还怎么活,没什么变化。

可是不久之后,麻烦就来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再也看不下去了,便上书希望朱厚照兄不要再玩下去,要好好的做皇帝,并且他还在书中列明了朱厚照的几条罪状,比如不在正殿坐着,却四处闲逛看热闹,擅自骑马划船,随便乱吃东西等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