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68部分(第1页)

第68部分(第1页)

他失去了二十万大军,失去了大臣和侍卫,也失去了随身的所有财产,却保留了一样东西:

大明皇帝的尊严

在这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四散奔逃,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

等待着决定自己命运时刻的来临。

此刻陪伴着朱祁镇的,是一个叫喜宁的太监。

不过,他可不是个好人。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盘膝而坐的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

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坐着的人根本就不理他,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位瓦剌士兵万万想不到,已经一盘散沙,只顾逃命的明军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沉着镇定的人,自己手持利刃,张牙舞爪,这个人手无寸铁,却镇定自若,他顿时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于是他举起了手中的刀,决定杀了这个人。

这一刀如果砍了下去,倒是省事了。

但就在此时,他的哥哥赶到了,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看到此人有如此气度,便阻止了他,说道:“这个人举止特别,不是一般人。”(此非凡人,举动自别)。

他随即请 朱祁镇先生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赛刊王是瓦剌的高级人物,世面也算见得多了,但这位被俘的大明天子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朱祁镇见到赛刊王后,也没有和他说客套话,居然先给他出了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

“子额森(也先)乎? 伯颜帖木尔(也先之弟)乎?赛刊王(猜对了)乎?”

赛刊王大惊失色,俘虏见得多了,但这样的真没有见过。派头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胆量也确实过人,他也拿不定主意了,只好跑去找他的领导——也先。

也先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他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大明的皇帝,于是便让两个见过朱祁镇的部下去看,并最后证实了他的猜想。

一场争论就此展开。

七十多年前,蒙古贵族们被赶出中原,数十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才流落到了茫茫草原大漠。也先虽然不是黄金家族的人,但他已拥立了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大汗,继承了皇室正统,更重要的是,他也是蒙古人。

虽无家恨,却有国仇。

也先首先发言,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对众人说道:“我以前不断向上天祷告,希望大元有朝一日能统一天下,现在果然应验了,明军被我打败,天子也在我手!”

此时,一个名叫乃公的人说道:“上天把仇家赐给我们,杀掉他吧!”

我查了很多史料,也不知此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估计是个无名小卒,他说这句话可能无非是想凑个热闹,拍个马屁而已,可是这个马屁实在拍得不是地方。

要知道,高级贵族谈话,哪有小人物说话的份,就如同电视剧里的黑社会谈判,大哥还没有开口,小弟就先跳出来,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小弟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次也不例外。

听到这句话,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朱祁镇选择题中的第二选择伯颜帖木尔开口了,他大怒,跳出来对也先说:“这人是什么东西,哪里有他说话的份!”

然后他用一个字打发了这位乃公:“滚(去)!”

处理完这位小弟后,伯颜帖木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的话很长,大致意思是,打仗这么乱,大明皇帝居然没有死,这说明上天还没有抛弃他,而且大明皇帝对我们一直都还不错,如果也先大人主动把皇帝送回去,能得个好名声,岂不是更好?

众人纷纷点头,也先同意他的看法,并把朱祁镇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史料记载如此,但我认为,这其中有一大半是胡扯的。

伯颜帖木尔和某些蒙古贵族不愿意杀朱祁镇,自然是历史的真实,但如此描述,就有点问题了,在这场争论中,看不到真正的反对意见,满篇仁义道德,很明显夹杂着后代史官的人生理念和思想。

也先虽然文化不高,但权谋手段还是懂得一些的,他既然与大明开战,就说明双方之间没有什么情分可谈,他又不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所谓的好名声,他又怎么会在乎呢?

在我看来,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也先:现在怎么处理朱祁镇呢?

伯颜帖木尔:杀掉他可能没有什么好处吧,不如留着他。

也先:留着他干什么?

伯颜帖木尔:真笨,皇帝在手里,还怕没有好处吗,可以带着他去要赎金,还可以带着他去命令边关守军开城门,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也先同意他的看法,并把朱祁镇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事实证明,这一推测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后来的数年中,也先玩的也就是这几招。

从此,俘虏朱祁镇就成为了人质,而也先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绑匪集团的头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