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周星驰外传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在讥评声中,观点可以归结为一点:

电影《逃学威龙Ⅲ龙过鸡年》存在着模仿西片《本能》的痕迹,虽有新意,但这种前卫却是香港观众当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对于前几年电影事业呈现不断上升势头的周星驰来说,这部影片正标志着“周星驰的最后一年”!

面对讥评,周星驰显得异常冷静。

周星驰觉得:批评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拿出一部新影片,去压住西片入侵的势头,那不但挽救了香港电影市场,也证明了自己!

C、与李力持、谷德昭研讨反讽题材新影片

这一天,已经是周星驰与导演李力持的第六次会面。

他们在最近一段时间接连见面的原因,正是为了探讨一部即将开拍的影片。这部电影的定位,较周星驰以往的喜剧电影有所不同,把着眼点放在了“反讽”的中心上。这将是一次独辟蹊径的创作。

周星驰同导演李力持的合作,也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80年代初,李力持在香港亚洲电视台担任助理编导职务,后来转入到香港无线电视台。1986年,李力持找到了周星驰,想请他去拍摄一个放在儿童节目中播出的单元剧《哥哥的女友》,令主持儿童节目却一直找机会演电视剧的周星驰特别高兴。那一次,两人交谈很多,彼此都感觉非常投缘。1989年,李力持执导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台庆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再次请周星驰过去演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配角。其实,这部电视剧并非喜剧,只是周星驰扮演的角色带有喜剧色彩,但事实上周星驰的表演十分抢眼,结果使很多人看过以后都误认为这是部喜剧了。

1991年,当时的周星驰还不属一流演员,但已经有了窜红的势头。曾经提携周星驰出演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的著名电影人李修贤找到了他,希望周星驰能够为他的公司主演一部电影,于是也就有了电影《龙的传人》。周星驰当时向李修贤推荐了李力持执导这部电影。此后,两个人又合作了影片《情圣》,逐渐在合作中形成默契。对于周星驰独具特色的表演,很多传统的电影人并不认可,可以说,周星驰对自己表演风格进行探索那段时间,是很困难的,因为他要做好面对批评的准备。但作为朋友和合作者的李力持却一直十分支持周星驰,他的这种支持没有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过。李力持接受在传媒采访的时候,十分坦白地给予极高的评价:“能够与星仔合作,能够在现场亲眼看到他的表演,是上帝对我的恩宠。周星驰一定会在喜剧电影方面创下前无古人的成绩,而且别人很难去突破,他会在华语电影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如今,周星驰与李力持探讨的反讽题材影片,取名为《唐伯虎点秋香》。

他们都为之心仪的故事蓝本,来源于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两个人探讨的目的,就是要将民间故事改编成为适合他们拍摄的电影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故事的轮廓:

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家有妻妾8人,可妻妾们整日赌博,使唐伯虎豪无幸福可言。一日,唐伯虎遇见华太师府丫鬟秋香,一见倾心,不惜化名进入华府做仆从,以便接近秋香。华夫人昔日与唐伯虎之父有感情瓜葛,痛恨唐家,禁止华府出现唐伯虎的任何东西。秋香爱读唐寅诗集,无意中让华夫人发现,大发雷庭,幸得唐伯虎主动承担责任。宁王欲密谋造反,一直把华太师视为眼中钉,某日亲自带领人马到华府闹事,夺命书生更将华夫人打伤,唐伯虎及时出面化解危险。华夫人发现了唐伯虎的真实身份,将唐伯虎关押起来。夺命书生再次上门寻衅,唐伯虎挺身而出,用家传的霸王回马枪捅死夺命书生,报了杀父之仇。最后,华夫人同意将秋香许配给唐伯虎,但结局却出人意料……

故事轮廓出来以后,周星驰与李力持才开始就细节的设计研讨起来。他们觉得,关于江南四大才子的影视作品已经不占少数,而其中又以唐伯虎的演绎居多,《唐伯虎点秋香》一定要出新才行。周星驰当初选择这个题材,就是想通过它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表演,他决定把自己塑造的“唐伯虎”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这就是“反讽”之下的唐伯虎。其实,具有反讽特征的电影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影坛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反讽的对象并不会是男主人公,而是由配角担任。所谓的“反讽”,就是改变以往影片中通过讽刺别人达到说教的目的,而是自己讽刺自己,说教更为深刻。在这样背景之下的唐伯虎,人物性格要时时突显出与众不同。

有了这些想法,具体的还要落实在电影剧本上。周星驰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当年曾为他主演的《家有喜事》一片担任编剧的谷德昭。谷德昭如约到来之后,周星驰和李力持很快将他们的构思讲给了谷德昭听。谷德昭不愧是一位出色的编剧,在周星驰与李力持还在讨论的时候,已经在一旁有了自己的想法。

谷德昭说:“尽管这部影片里的唐伯虎,将被塑造成一个追求爱情的花花公子,但他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背景却是没有必要改变的。如果在他追求爱情的时候,总是有诗意相伴,那么,不仅可以表现他的才华,而且,还可以使整个影片诙谐风趣,不知两位是否认同呢?”

周星驰和李力持对视了一下,他们无疑都对谷德昭的说法非常认可,周星驰随后问:“那么,具体如何体现呢?你是否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谷德昭从事编剧工作多年,一直在导演高志森的公司中任职,所以接触优秀影片的机会也比较多,当一个好的故事轮廓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让他转化成电影语言并非难事。谷德昭才思泉涌,向周星驰和李力持娓娓道来:“比如说,唐伯虎还没出场的时候,就可以有一段诗,既有了文学色彩,又让观众体味到了唐伯虎的性格。我想了一首名叫《桃花庵歌》的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贫贱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怎么样?是不是我们似乎已经看见了唐伯虎的模样?“

针对“反讽”风格,谷德昭设计了唐伯虎与华夫人会面的情节,他继续说道:“唐伯虎的自我表白是我们体现反讽的最好时机,电影故事中唐伯虎向华夫人做自我介绍藏有《唐寅诗集》的情节,发挥一下就比较合适。那么,唐伯虎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对白:”禀夫人,小人本住在苏州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谁知那唐伯虎,他蛮横不留情。勾结官府目无天,占我大屋夺我田。我爷爷跟他来翻脸,惨被他一棍来打扁。我奶奶骂他欺骗善民,反被他捉进了唐府。强奸了一百遍,一百遍,最后她悬梁自尽遗恨人间。他还将我父子,逐出了家园,流落到江边。我为求养老爹,只有独自行乞在庙前。谁知那唐伯虎,他实在太阴险。知道此情形,竟派人来暗算,把我父子狂殴在市前。小人身壮健,残命得留存,可怜老父他魂归天。为求葬老爹,唯有卖身为奴自作贱。一面勤赚钱,一面读书篇。发誓把功名显,手刃仇人意志坚!从此唐寅诗集在身边,我铭记此仇不共戴天!!!‘“

……

谷德昭文思泉涌,不断提出精彩的构思,令周星驰有些大喜过望的感觉。他知道,就连作为电影人的他都能够被谷德昭编写的情节吸引,那么,观众就更不必说了。作为导演的李力持,也对谷德昭的想法非常认可。他觉得,自己和周星驰想好的故事轮廓,到了谷德昭的手中就能转化成为电影的剧本语言,而且深得精髓,这种默契不是每个合作伙伴都有的,因此,内心已经对谷德昭大加赞赏。

《唐伯虎点秋香》编剧的担子自然落在了谷德昭的身上。当时的谷德昭还在志森电影公司任职,对于私自接下编剧的工作心存顾忌。可是,谷德昭考虑到:一方面,能够与喜剧明星周星驰合作的机会很是难得,而且,《唐伯虎点秋香》的题材也极为新颖;另一方面,公司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紧张。于是,谷德昭欣喜地接受了这次与周星驰和李力持合作的机会。

此刻,周星驰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不久之后银幕上唐伯虎的形象。

E、《唐伯虎点秋香》,力挽狂澜于不败

正当谷德昭紧张创作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本的时候,周星驰和导演李力持并没有丝毫地松懈,而是紧张地进行着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影片主要演员的确定。

首先能够闯入周星驰和导演李力持视野的演员,自然是与周星驰曾经有过合作的人,毕竟他们在与周星驰的合作中已经形成默契。

最先确定下来的人选是陈百祥。陈百祥与周星驰可以称得上是多次合作的老朋友了,对于陈百祥的表演特点和优势所在,周星驰再熟悉不过了。扮演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重任便落在了陈百祥的身上。虽然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祝枝山只是男配角,但角色的作用却很巨大,他不能和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抢戏,但在戏里必须有推波助澜式的精彩表演,这样才会令周星驰的喜剧特色更为明显。选择了由陈百祥扮演祝枝山,周星驰很是放心。

周星驰第二个想到的人选,是他的老同学李建仁。因为在前不久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由于周星驰的推荐,一直在幕后工作的李建仁第一次出现在了镜头前。从拍摄完成的影片中看,尽管是首次演出,但李建仁的表演是可圈可点的。因而李建仁的形象出现在了周星驰脑海里。这是一个身高一米八一、体重198磅的壮汉,满脸胡子茬体现出了十足的男子气。这样的人物应该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塑造怎样的角色呢?“反讽”的主题忽然在周星驰的心里产生了妙想,周星驰想到了女性人物。对,让李建仁扮演一个以丑为美的“美女”形象,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那么究竟由谁扮演角色吃重的女一号呢?

这是一直缠绕在周星驰心头的问题。因为,谁与他配戏将对整个影片的基调、效果、发行等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周星驰忽然跳开了港台影星的圈子,想到了祖国内地的一位知名女影星,她就是巩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