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香港娱乐圈大写真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l993年,由她自己填词的作品《执迷不悔》又获得多个奖项。

1993年下半年,随着第六张《十万个为什么》的推出,她也举办了首次个人“万人帮王菲演唱会”,象征着她的实力和知名度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接着陆续推出多张唱片,均大受欢迎,代表作有《执迷不悔》、《流非飞》等等。

1994年,因为没有了签证上的困扰,她终于到了台湾。4月,推出了她的第一张国语专辑《迷》。

总之,1993年至1994年,王菲迅速走红,成为香港乐坛的一线歌手,各种大奖接踵而来,唱片销量更高居香港女歌手的榜首。

除了唱歌,她还拍了广告片和电影《重庆森林》,同样好评如潮。

1994年底,她先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开了七场巡回演唱会,回香港后就在红堪体育馆举行个人演唱会。在“红馆”开“个唱”是香港每个歌手的梦想,也是对歌手综合实力及受欢迎程度的真正考验。

歌迷早早就掀起了买票热潮,主办商看准歌迷的期待心情,选择王菲演唱会为加价演唱会,票价由350港元升至380港元(上一次加价是张学友演唱会),从此也可见他们对王菲的信心以及她当时在歌坛受欢迎的程度。尽管票加了价,歌迷仍热情不减,演唱会原来准备开十场,由于歌迷踊跃,结果加开了八场,打破了香港女歌手首次开个人演唱会的场次纪录。王菲由此登上了歌唱事业的一个高峰。

王菲的造型,一直是香港的热门话题。在香港的舞台上,她穿过短小的上衣,整条透明的裙子,里面一条小运动短裤;也穿过全是洞眼的绿军装,隐私处则用淡色衬底,从视觉而言,显然带有挑逗意味。

她有时会把头发弄成“菠萝头”,有时又梳几条小辫,有时会长发披肩,有时又会剪成短短的“男仔头”,还把黑发染成粉红色……在穿着上,她有时会出人意料地穿上不称身的长袖大毛衣,戴上毛帽在荧屏上亮相,有时又会很大方地穿上毛短裤罩上透明的薄纱上台领奖。大家都赞她的歌,但形象的“出位”却带来截然不同的意见。欣赏者说:“如果香港没有王菲,也许我们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巴黎最前卫的时装,也没法将其在本地普及化。王菲是最能掌握时尚脉搏的女人,她绝没有挑逗的意味,举手投足之间绝无妖媚,给人的倒是一种冷艳、冰凉的感觉。”

反对者则说她古怪,做作,太过分。而多数人则承认,王菲的出现,总会使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面对外界的议论,王菲一概不理,她说每个人的打扮都应有自己的风格,她并不想成为潮流的先驱,只是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罢了。

王菲做事也喜欢我行我素,这一点曾使她的经理人公司及唱片公司伤透了脑筋。

据保守估计,王菲每年最少为她签约的新艺宝唱片公司带来近3000万港元的利润,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1996年10月31日,她与“新艺宝”的合约到期,为了留住她,唱片公司对她百般迁就。比如王菲不喜欢宣传,唱片公司就尽量减少她的宣传活动,除非是一些大型活动,才会配合她的经理人陈家瑛努力说服她参加。1995年,王菲说开完个唱会很疲劳,感到工作压力太大,腰部也旧病复发,申请放假,公司无奈只好同意。王菲回到北京却一休就是几个月,其间只参加了事先已安排好的新加坡和台湾的演唱会。为了使她专心录制新唱片,唱片公司只好把一批人马拉到北京,就着她,为她录制唱片,公司副经理还亲自到北京督阵。

1996年1月,香港乐坛照例举行总结上一年度成绩的颁奖典礼,但王菲提前宣布不参加领奖,她的公司只好代她去领。

在王菲心目中,或许爱情才是第一位的。她的前任男朋友窦唯是北京的歌手,所以她一有机会就飞回北京。据说,当时窦唯一人在北京住一间面积不大的普通平房,房内设施十分简单,连卫生间都没有,得上公厕。而王菲却觉得这是她最温暖的家。

窦唯和王菲的感情很好,王菲在香港开个人演唱会时,窦唯曾专门赴香港为王菲的《誓言》作笛子伴奏。王菲在北京时,有一次窦唯要赶录唱片,王菲就手捧一本小说,静静地坐在录音室外等候。

从1990年到1996年,王菲出了《舞会那天》、《执迷不悔》、《天空》等十多张唱片,加上拍广告、拍电影、开演唱会的收入,大约赚到了7000万港元。

王菲说过,多年来她一直没能融入香港社会,她认为香港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她更喜欢北京。

王菲在感情上也我行我素,在为窦唯生下女儿窦靖童之后,二人公开分手,不久即与歌坛新秀谢霆锋出双入对,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郑秀文郑秀文刚开始露头便被“无线”的华星公司封杀,在经理人帮助下转投“华纳”,趁王菲生孩子淡出歌坛,迅速红到极点。1996年,她曾与彭羚有过一场谁是歌坛“大姐大”之争。

1972年8月19日,郑秀文出生于香港一个不算富裕的商人家庭,爸爸开玩具厂,妈妈是家庭主妇,以相夫教子为己任。郑秀文共有五个兄弟姐妹,一家七口挤在一套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在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的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爸爸的玩具厂生意一落千丈,家中经济拮据起来。不久,郑秀文的爸爸又患了脑疾,入院治疗,家中经济更是捉襟见肘,连惟一的栖身之所都拿去银行作抵押了,一家七口几乎陷入沦落街头的境地。在那些日子里,郑秀文体会到了世间人情冷暖,也使她养成了孤独不合群的性格。

此后不久,郑秀文的爸爸又突然接到一宗很大的生意,足以让一家人摆脱困境,全家人欣喜若狂。由于人手不足,郑秀文兄弟姐妹五人一放学,便丢下书包直奔工厂做帮手,全家都投入这宗改变命运的生意中。一家人天天加夜班,经常干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收工。在家人的齐心合力下,终于完成了这宗大生意,一家人再次抬起头来了。

郑秀文后来说:“经过这件事后,我体会到家人的力量,亲情是具有如此的凝聚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世间的各种面孔。在你落难时,原来亲戚也会投井下石的。”

从小时候起,郑秀文便很少参与群体活动,只爱呆在家里唱歌,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她的朋友屈指可数,来来去去就两三个,跟亲戚更是老死不相往来。慢慢地,她形成了怕与人打交道,也不懂与人相处的内敛性格。别人看到她冷傲的表情,还以为她充满自信,其时她紧张得心如鹿撞,有时故作热情和人说话,装出随和的样子,但还是很不自然。人情世故,是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中学毕业后,16岁的郑秀文参加了新秀歌唱大赛,并获得季军,从而开始了曲折而灿烂的星途。初出道时,郑秀文运气特别好,两年后已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的“最佳新人奖”,随即被华星唱片公司揽为旗下歌手。

当时的“华星”是实力雄厚、歌星阵容强大的唱片公司,培养过不少叱咤乐坛的专业歌星,如“歌坛常青树”张国荣,“百变歌后”梅艳芳,“四大天王”中的黎明、刘德华及“情歌王子”杜德伟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